1.一场乒乓球比赛每个队员有权叫【 】暂停。
A.1次 B.2次
C.3次 D.4次
2.篮球突破时,左脚向前方跨出半步,做出向左突破的假动作。当对手重心向右移动时,左脚前脚掌内侧迅速踏地,向对手左侧跨出一大步,同时上体右转探肩,贴近对手,球移至右手,左脚交叉步前跨抢位,同时向左脚左斜前方推放球,右脚用力蹬地跨步,加速超越对手。这一技术动作是【 】
A.同侧步持球突破 B.体前变向运球突破
C.前转身运球突破 D.交叉步持球突破
3.学校体育工作的核心是指【 】
A.体育教学 B.课外活动
C.课外训练 D.课外竞赛
4.【 】是人类的高级活动功能,它是人体对外界信息的反应能力,包括感觉、知觉、注意、表象、记忆、思维、语言等重要组成部分。
A.记忆功能 B.感知功能
C.思维功能 D.认知功能
5.马拉松赛跑过程中,脂肪氧化供能起着节省【 】的作用。
A.糖和维生素 B.糖和蛋白质
C.维生素和蛋白质 D.糖和无机盐
6.足球比赛中,裁判员认为场上队员有【 】情况时,将判给对方踢间接任意球。
A.阻挡对方队员 B.冲撞对方队员
C.推对方队员 D.拉扯对方队员
7.奥运会五环标志中的蓝色代表的是哪个地区?【 】
A.亚洲 B.欧洲
C.非洲 D.美洲
8.长时间剧烈运动会导致体内pH值下降,人体是通过下列哪一选项维持其相对恒定?【 】
A.血液缓冲、呼吸、肾脏的排泄和重吸收的调节
B.肾脏的排泄和重吸收、碱性食物的摄入和淋巴调节
C.血液缓冲、酶活性和神经调节
D.血液缓冲、酶活性和内分泌调节
9.水平三5、6年级学习目标,要求学生了解食品安全与健康的关系,如购买包装食品时注意查看生产日期、【 】期、包装有无胀包或破损。
A.冷冻 B.库存
C.加工 D.保质
10.在体操平衡觉动作教学中,为了降低动作难度,易于学生完成,教师可采用的方法是【 】
A.降低重心,增大支撑面 B.提高重心,减小支撑面
C.降低重心,减小支撑面 D.提高重心,增大支撑面
1.体育教师最基本的业务能力是【 】
A.创新能力 B.科研能力
C.教学能力 D.管理能力
2.体育教学主要在体育场馆进行,教学环境开放,教学空间较大,需要实施控制的因素较多,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情况采用不同的方法教学主要体现了【 】
A.体育教学组织更加复杂
B.教学经常在相对自由的集体活动中展开
C.体育教学具有锻炼学生身体的目的性
D.教学活动主要在身体活动中进行
3.跆拳道比赛中的处罚分为警告和扣分两种,下列属于判罚警告的犯规行为是【 】
A.抱摔对手 B.越过边界线
C.用掌或拳击打对手面部 D.故意拖延比赛时间
4.新陈代谢是生物体自我更新的最基本的生命活动过程。新陈代谢包括【 】两个过程。
A.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 B.同质作用和异质作用
C.功能作用和同质作用 D.功能作用和异质作用
5.新课程评价强调,应建立促进学生【 】的评价体系。
A.全优发展 B.健康发展
C.全面发展 D.自由发展
6.短距离弯道跑时,为了产生一定的向心力,整个身体应【 】倾斜。
A.向前 B.向内
C.向外 D.向后
7.推铅球技术可以分为【 】两大类。
A.侧向滑步推铅球技术和背向滑步推铅球技术
B.侧向滑步推铅球技术和旋转推铅球技术
C.滑步推铅球技术和旋转推铅球技术
D.背向滑步推铅球技术和旋转推铅球技术
8.长时间剧烈运动后,学生应适时补充【 】
A.可乐 B.糖水
C.淡盐水 D.牛奶
9.耐力运动的能量供应绝大部分是由【 】
A.有氧代谢供给 B.无氧代谢供给
C.脂肪代谢供给 D.基础代谢供给
10.以下不属于武术运动特点的是【 】
A.广泛的适应性 B.内外合一、形神兼备的民族风格
C.广泛的群众基础 D.寓技击于体育之中
章节题库,历年真题,模拟试卷,名师题库,试题解析
1.乒乓球正手(右手为例)发左侧下旋球的动作要点之一:拍面【 】
A.稍后仰 B.后仰
C.稍前倾 D.垂直
2.【 】是跳起在空中将高于球网上沿的球有力地击入对方场区的一种排球击球方法。
A.发球 B.垫球
C.传球 D.扣球
3.在科学的训练条件下,高原的低氧环境给运动员带来的好处不包括【 】
A.提高血液携氧能力 B.增强机体的有氧和无氧运动能力
C.刺激血液中血红蛋白含量增加 D.提高耐寒力
4.国际奥委会成立之初,国际奥委会主席由奥运会举办国的委员担任,【 】一轮换。
A.1年 B.2年
C.3年 D.4年
5.被称为“运动之母”的运动是【 】
A.田径 B.游泳
C.足球 D.棒球
6.学生在达到【 】学习水平后,能够通过体育活动进行积极性休息,感受多种体育活动和比赛的乐趣。
A.水平一 B.水平二
C.水平三 D.水平四
7.武术教学中,为了体现“一寸长一寸强”,【 】总是要求掌握“拧腰、顺肩”。
A.冲拳、推掌 B.立手、架掌
C.立拳、挑掌 D.抱拳、穿掌
8.足球比赛中,【 】既是本队防守的组织者、协调者,又是进攻的始发者。
A.中锋 B.边前卫
C.边后卫 D.守门员
9.运动生理学是在实验基础上研究人体对急性运动的反应和长期运动训练的适应所引起的机体结构和技能变化规律的科学,是人体生理学的一门【 】学科。
A.应用分支 B.生化分支
C.技能分支 D.运动分支
10.下列骨骼肌,不属于运动上肢主要肌群的是【 】
A.斜方肌 B.胸肌
C.三角肌 D.前锯肌
1.在一节体育课中,学生生理功能变化规律是【 】
A.持续上升 B.先下降后上升
C.一直上升最后达到一个稳定状态 D.先上升再稳定最后下降
2.体育教学中的条件一般包括【 】三类。
A.物质条件、身体条件、心理条件
B.个人条件、学校条件、社会条件
C.环境条件、信息条件、情景条件
D.认知条件、行为条件、综合条件
3.下列不属于熟悉水性教学主要内容的是【 】
A.水中行走 B.水中漂浮
C.水中滑行 D.水中潜泳
4.前臂大拇指所在的一侧为【 】
A.胫侧 B.腓侧
C.尺侧 D.桡侧
5.击球点高于球网顶部,前臂快速内旋,以球拍与地面小于90°的夹角压击球,这描述的是羽毛球的【 】动作。
A.搓网前小球 B.挑球
C.推球 D.扑球
6.【 】不是体育锻炼中常见的开放性软组织损伤。
A.擦伤 B.刺伤
C.拉伤 D.裂伤
7.投掷练习中,当投掷力量不变时,控制【 】可提高投掷成绩。
A.初速度 B.出手角度
C.出手高度 D.用力时间
8.人体或人体某一部分快速应答的能力是【 】
A.反应速度 B.位移速度
C.力量速度 D.动作速度
9.扶墙压肩可以发展【 】的伸展性。
A.三角肌 B.背阔肌
C.斜方肌 D.前锯肌
10.排球比赛中一方同时参与合法拦网的运动员最多为【 】
A.1人 B.2人
C.3人 D.4人
1.常用的球类比赛的编排有【】
A.淘汰制、循环制、累进制 B.单淘汰制、双淘汰制、循环制
C.淘汰制、单循环、双循环和分组循环 D.淘汰制和循环制
2.【】是学生是否主动和积极参加体育学习和锻炼的前提。
A.年龄特点 B.运动基础
C.运动项目 D.体验运动乐趣和成功
3.掷标枪的扇形区内角度约为【】
A.35° B.45°
C.29° D.34°
4.对于15岁的青少年,他的最高运动心率应该为每分钟【】次。
A.205 B.203
C.204 D.195
5.下列选项中,不属于110米跨栏跑全程技术的是【】
A.起跑至第一栏技术 B.栏间跑技术
C.途中跑技术 D.终点冲刺跑技术
6.学生动作速度发展最快的年龄是【】
A.7~9岁 B.6~8岁
C.11~12岁 D.10~11岁
7.在体操术语中,将队列的左右两端称为【】
A.列 B.基准
C.翼 D.满伍
8.【】是指机体总的生理激活的不同状态或不同程度,是由感觉兴奋性水平、腺体和激素水平以及肌肉的准备性所决定的一种生理和心理活动的准备状态。
A.唤醒 B.焦虑
C.应激 D.兴奋
9.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具有较强的“开放性”、独特的“好奇心”和超常的“【】”能力。
A.学习 B.动手
C.模仿 D.练习
10.按照标准的篮球架高度,小学生很难将球投进篮筐,无法体验得分的乐趣。为了让学生充分体验投篮和扣篮的乐趣,下列最有效的教学手段是【】
A.减轻篮球重量 B.缩小篮球场
C.降低篮球架高度 D.学生反复练习
1.拉伤是运动中常见的一种运动损伤,体育课上一旦发生肌肉轻微拉伤,不能立即【 】
A.按摩 B.冷敷
C.抬高肢体 D.加压包扎
2.为达到全面身体锻炼的效果,进行的运动应包括【 】
A.有氧耐力性运动 B.抗阻力性力量运动
C.伸展柔韧性运动 D.以上都是
3.体育学习中有的学生并不喜欢体育活动,他们来上体育课包括进行课余锻炼只是为了获得体育学分,这种动机属于【 】
A.内部动机 B.远景性动机
C.直接动机 D.间接动机
4.【 】位于肌的两端,连接肌腹与骨之间,主要由平行致密的胶原纤维结缔组织构成,色白坚韧,并有感觉神经末梢分布。
A.筋膜 B.腱鞘
C.肌腱 D.滑膜囊
5.“Z”字形跑有利于提高【 】
A.队员改变跑动方向的能力 B.跑动中调整身体姿势的能力
C.髋关节的灵活性 D.快速转身起动的能力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列是横队的量词 B.路是纵队的量词
C.排尾是纵队最后一名或横队左翼者 D.排头是队伍的基调
7.体育心理学侧重研究【 】过程中的心理现象。
A.体育教学 B.竞技运动和比赛
C.体育锻炼 D.娱乐
8.体育与健康课程关注的核心是满足学生的需要和重视【 】,促进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的成长。
A.学生的运动体验 B.学生的心理体验
C.学生的情感体验 D.学生的健康体验
9.放松游戏的目的是使学生运动后在身心上达到放松,由【 】状态过渡到【 】状态。
A.安静;兴奋 B.激动;低落
C.运动;安静 D.低落;激动
10.在小组或团队中,学生运用互助性学习形式完成了排球垫球教学任务,这种学习方法是【 】
A.自主学习法 B.探究式学习
C.合作学习法 D.发现式学习
1.“口令与指示”属于以下哪种体育教学方法?【 】
A.语言法 B.直观法
C.预防与纠正错误法 D.游戏与竞赛法
2.基础性、广泛性和【 】是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的特点。
A.深入性 B.提高性
C.计划性 D.业余性
3.发展学生个性的教学方法是【 】
A.启发诱导法 B.语言法
C.讲解法 D.示范法
4.仰卧起坐中,上体由仰卧位至垂直位时,腹直肌进行的收缩是【 】
A.等长收缩 B.超等长收缩
C.向心收缩 D.离心收缩
5.以下不是人类健康三大杀手的是【 】
A.糖尿病 B.癌症
C.肥胖 D.心脑血管病
6.下列哪一项不是骨组织的组成成分?【 】
A.骨细胞 B.胶原纤维
C.无机盐 D.弹性纤维
7.接力比赛时,运动员在自己的分道内可以用何物做标志?【 】
A.胶布 B.大会提供的标志物
C.鞋或者其他适当物品 D.粉笔
8.【 】属于体育教学过程的特殊规律。
A.动作技能形成的规律 B.社会制约性规律
C.认识规律 D.教与学辩证统一的规律
9.两脚开立,双手扶膝关节外侧,前屈,屈膝半蹲,双手用力向内侧推压膝部,两膝尽量内侧,然后练习10~15次。此练习可矫正【 】
A.X腿 B.外八字脚
C.内八字脚 D.O型腿
10.手法是武术中上肢运动的方法,【 】不是武术中的手法。
A.拳 B.冲拳
C.架拳 D.推拳
1.以下选项中,不属于根据体操的目的与任务进行分类的是【 】
A.徒手体操 B.基本体操
C.竞技性体操 D.表演体操
2.下列属于行进间队列动作的口令是【 】
A.向左—转 B.向右—转
C.向后—转 D.向左(右)转—走
3.下列不属于队形变换的是【 】
A.分队走 B.合队走
C.并队走 D.交叉走
4.在《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塑造良好体形和身体姿态”课程目标属于【 】
A.运动参与学习方面 B.身体健康学习方面
C.运动机能学习方面 D.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学习方面
5.太极拳运动的特点是【 】
A.刚柔并济、快慢相间、呼吸和意念相配合
B.柔和自然、洒脱灵活
C.体松心静,缓慢柔和,动作、呼吸和意念相配合
D.刚劲有力、快慢相间、洒脱灵活
6.运动负荷一般是指体育课上学生做练习时【 】
A.练习的次数 B.练习的难度
C.身体承受的生理负担 D.身体承受的心理负担
7.运动员受伤后的心理反应大致分为【 】五个阶段。
A.否认阶段、幻想阶段、许愿阶段、抑郁阶段、承认阶段
B.否认阶段、愤怒阶段、许愿阶段、抑郁阶段、承认阶段
C.否认阶段、愤怒阶段、许愿阶段、幻想阶段、承认阶段
D.否认阶段、愤怒阶段、许愿阶段、抑郁阶段、幻想阶段
8.人体从膳食中摄取的除无机盐、维生素、水以外,还有糖类、脂类和蛋白质为主的主要营养物质,它们是难于溶解的高分子化合物,不能直接被机体吸收,必须通过胃肠的【 】消化后变成小分子方可吸收。
A.物理性和化学性 B.物理性
C.化学性 D.蠕动
9.下列体育游戏中,可较好发展力量素质的是【 】
A.抓手指 B.踢毽子
C.推小车 D.滚铁环
10.头手倒立用身体的【 】部位支撑。
A.两手与头 B.两手与前额
C.两手与肩 D.两手、头后部与肩
1.下列骨当中,属于躯干骨的是【 】
A.颅骨 B.颈椎
C.肩胛骨 D.锁骨
2.人体内脂肪在脂肪酶的作用下,大量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大量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合成【 】
A.APT B.ATP
C.ADP D.APD
3.能够有效评价人体有氧耐力训练效果的生理指标是【 】
A.最大心率 B.最大心输出量
C.乳酸阈 D.运动后过量氧耗
4.足球运动员按照规则的规定用双手将球掷入场内预定目标的动作方法叫作【 】
A.球门球 B.任意球
C.掷界外球 D.角球
5.乒乓球比赛中,远台拉弧圈球的发力方法是【 】
A.以上臂带动前臂发力为主 B.以上臂发力为主
C.以前臂发力为主 D.以手腕发力为主
6.【 】是反映负荷量大小的指标,一般包括次数、时间、距离、重量等。
A.负荷量的评价指标 B.平均心率的评价指标
C.练习密度的评价指标 D.练习强度的评价指标
7.无氧阈主要反映了人体的【 】
A.有氧能力 B.无氧能力
C.力量 D.柔韧
8.近年来,中国青少年肥胖问题突出,对肥胖者而言,要想达到标准体重,下列做法科学的是【 】
①每天坚持中等强度锻炼至少持续半小时
②可以通过不吃早餐等节食方法减轻体重
③利用药物减轻体重是目前最科学有效的方法
④食物多样,少食高热量、油炸食物,控制膳食总热量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9.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是属于【 】目标。
A.运动参与 B.运动技能
C.身体健康 D.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
10.成二列横队集合整队时,高矮顺序排列一般是【 】
A.由左到右 B.由右到左
C.由前到后 D.由后到前
1.武术的本质特征是【 】
A.娱乐性 B.技击性
C.观赏性 D.适应性
2.快跑运动中,运动员“坐着”跑是常犯错误,形成原因是【 】
A.概念不清楚 B.腿部力量不足
C.后蹬不充分 D.上下肢配合不协调
3.影响人体生长发育的两大因素是【 】
A.遗传因素和营养元素 B.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
C.锻炼因素和营养元素 D.遗传因素和锻炼因素
4.在进行100米运动项目途中跑时,运动员上体应【 】
A.稍后倾,头部略低 B.稍前倾,头部略低
C.稍后倾,头部正直 D.稍前倾,头部正直
5.在运动训练过程中,加大负荷量度的基本形式为【 】
A.直线式、阶梯式、波浪式和跳跃式
B.直线式、斜线式、阶梯式和跳跃式
C.斜线式、直线式、波浪式和跳跃式
D.斜线式、阶梯式、波浪式和跳跃式
6.足球比赛中,裁判员认为队员受轻伤,则应该【 】
A.立即停止比赛,处理受伤队员 B.继续比赛,直到成死球再处理
C.不予理睬 D.判罚假摔
7.【 】是排球基本技术之一,也是攻击性最强的,最有效的进攻手段和夺取发球权与得分的主要方法。
A.传球 B.垫球
C.扣球 D.拦网
8.下列不属于足球脚背正面踢球的特点是【 】
A.踢球腿摆幅大 B.摆速快
C.出球方向变化较多 D.踢球力量大
9.下列对体育课的时间分配最合理的是【 】
A.准备部分10%、基本部分80%、结束部分10%
B.准备部分20%、基本部分60%、结束部分20%
C.准备部分30%、基本部分40%、结束部分30%
D.准备部分40%、基本部分20%、结束部分40%
10.体育与健康课程对学生学习成绩的评价采用的是多元评定方法,【 】的评定多采用定量评定与定性评定相结合的方法进行。
A.运动技能 B.学习态度
C.情意表现 D.合作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