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比赛中,比赛队失败两次就失去继续参加比赛资格的比赛制度称为【 】
A.单循环制比赛 B.双淘汰制比赛
C.单淘汰制比赛 D.混合制比赛
2.文艺复兴以后第一个倡导“三育”的教育家是【 】
A.卢梭 B.洛克
C.夸美纽斯 D.斯宾塞
3.篮球比赛中,单节全队犯规累计次数达到【 】以后,该队在防守中再发生犯规,便判给对方至少罚球两次。
A.4次 B.5次
C.6次 D.7次
4.人体的行走、跑跳、排泄、循环等都是靠【 】的收缩来实现的。
A.结缔组织 B.神经组织
C.骨组织 D.肌组织
5.在人体的组织器官中,下列哪一个器官属于中空性器官?【 】
A.肝 B.脾
C.肾 D.胃
6.排球正式比赛采用的是【 】
A.三局两胜制 B.五局三胜制
C.七局四胜制 D.计时制
7.头手倒立前的保护与帮助,保护者站在练习者的【 】,双手扶其腿,前移重心。
A.前方 B.后方
C.侧前方 D.侧后方
8.在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中,【 】对教师设置教学目标的影响较小。
A.教学条件 B.学生实际情况
C.三维目标 D.天气情况
9.跑的过程中,单腿运动过程中的动作顺序是【 】
①后蹬②前摆③扒地④折叠
A.①②③④ B.①④②③
C.③④①② D.②③④①
10.刮大风天气,体育老师上课站位的方法应是【 】
A.自己背对着风 B.学生面向着风
C.自己面向着风,学生背对着风 D.学生侧对着风
1.学生运动兴趣的形成与发展,一般要经历哪三个阶段?【 】
A.需要—动机—探索 B.想法—动机—实施
C.倾向—探究—激发 D.有趣—乐趣—志趣
2.在场地器材设备条件充足和班级学生数量较少时,应采用【 】这种形式。
A.分组不轮换 B.三组两次等时轮换
C.两组一次等时轮换 D.四组三次不等时轮换
3.游泳比赛总共有多少种游泳姿势?【 】
A.2 B.4
C.6 D.8
4.【 】是细胞进行代谢的内部环境,其主要成分是水和各种无机盐。
A.糖类 B.脂肪
C.蛋白质 D.体液
5.排球战术中,接扣球及其进攻系统简称【 】
A.“推攻” B.“防反”
C.“一攻” D.“保攻”
6.在百米比赛中,加速度最大且达到最高速度的部分是【 】
A.起跑 B.加速跑
C.途中跑 D.终点跑
7.体育教学的三个基本要素是【 】
A.体育教师、学生、教学方法 B.教学物质条件、教学手段、学生
C.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学生 D.体育教师、学生、体育教材
8.以下选项中,对于运动技能不断提高原则基本要求描述错误的是【 】
A.钻研“学理”和“教法”,提高教学质量
B.适当“蜻蜓点水”或者“低级重复”
C.正确认识运动技能的重大意义
D.要有层次的学习运动技能
9.在篮球课教学中,教师为了能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原地双手胸前投篮的技术动作,特别对掌握投篮的手型这一要领时,教师反复做了几次示范,让学生判断出投篮出手的拨球手型,所采用的教学法是【 】
A.举例教学法 B.示范教学法
C.分层教学法 D.分解教学法
10.血液的成分主要是什么?【 】
A.血细胞和血浆 B.红细胞和白细胞
C.红细胞和血小板 D.红细胞和血清
章节题库,历年真题,模拟试卷,名师题库,试题解析
1.直立提杠铃耸肩练习可以有效发展人体的肌肉是【 】
A.股四头肌 B.斜方肌
C.股后肌群 D.臀大肌
2.肩肘倒立时,保护者应该站在练习者的【 】,抓踝上提,以膝顶背。
A.前方 B.后方
C.侧前方 D.侧方
3.以下属于屈肌反射与腱反射共同点的是【 】
A.感受器相同 B.引起反射的刺激性质相同
C.前者的效应器是屈肌,后者是伸肌 D.都是短暂的反射活动
4.在比赛中,对方篮下攻击能力较强时,一般采用【 】防守。
A.半场缩小人盯人 B.半场扩大人盯人
C.全场紧逼人盯人 D.扩大联防
5.乒乓球具有悠久的历史,是中国传统的优势体育项目。其中,【 】是乒坛史上第10位大满贯选手,同时也是史上首位超级全满贯男子选手。
A.马龙 B.张继科
C.许昕 D.樊振东
6.下列运动项目中,发展腹肌最常用的锻炼方法是【 】
A.引体向上 B.跑步
C.仰卧起坐 D.体前屈
7.在篮球比赛中,因身体接触而发生犯规称之为【 】
A.技术犯规 B.侵人犯规
C.进攻犯规 D.防守犯规
8.篮球战术中,进攻队员背对或侧对球篮接球后,通过多种传球方式与外线队员的空切、绕切相结合,借以摆脱防守、创造各种里应外合进攻机会的配合方法是【 】
A.掩护配合 B.传切配合
C.突分配合 D.策应配合
9.下列不属于软式排球特点的是【 】
A.质地软 B.伤害少
C.难度大 D.娱乐性强
10.决定跳高成绩的主要因素有初速度、腾起角度、【 】
A.助跑和起跳相结合的技术 B.腾起瞬间身体重心高度
C.腾起后空中姿势的控制 D.落地后收腹举腿的技术动作
1.运动过程中,将非糖物质转化为糖的主要器官是【 】
A.心脏 B.肾脏
C.骨骼肌 D.肝脏
2.乒乓球快攻类打法依靠反手推挡和【 】技术,充分发挥快速多变的特点来调动对手。
A.正手攻球 B.搓中变线
C.打拉结合 D.拉吊结合
3.下列哪一项运动可出现“第二次呼吸”?【 】
A.三级跳远 B.短跑
C.跳高 D.中长跑
4.制订单元体育教学计划的主要依据是【 】
A.学生年龄与身心特征 B.气候特征
C.项目性质与学习原理 D.比赛要求
5.【 】反映了人体的代谢供能方式由有氧代谢为主开始向无氧代谢为主过渡的临界点。
A.通气阈 B.乳酸阈
C.最大摄氧量百分率 D.最大摄氧量
6.人的身体中,【 】是心血管内循环流动着的液体。
A.血液 B.血浆
C.血浆蛋白 D.血小板
7.骨骼肌依据其外形可分为长肌、短肌、扁肌和【 】四种。
A.轮匝肌 B.皮肌
C.横纹肌 D.不随意肌
8.儿童少年的田径运动训练工作是一项巨大的人才培养系统工程。训练工作的【 】是决定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
A.系统性 B.科学性
C.全面性 D.创造性
9.中国女子跳水运动员【 】被美国《游泳世界》杂志评为1984年女子跳台跳水世界最佳运动员。
A.郭晶晶 B.伏明霞
C.周继红 D.吴敏霞
10.在跳跃类运动项目中,【 】对跳跃的成绩影响不大。
A.腾起的初速度 B.腾起的角度
C.空中姿势 D.腾起瞬间身体重心高度
1.下列不属于影响动作技能学习的内部因素的是【 】
A.指导与示范 B.智力
C.个性 D.经验与成熟度
2.双杠臂屈伸练习发展【 】的力量。
A.胸大肌、三角肌前束、肱二头肌
B.胸大肌、背阔肌、肱二头肌
C.肩带肌、三角肌前束、肱三头肌
D.胸大肌、三角肌前束、肱三头肌
3.【 】是中小学学校体育课出现较多的类型。
A.新授课 B.复习课
C.考核课 D.综合课
4.在田径比赛中,终点计时员应当在运动员【 】抵达终点线后沿垂直面瞬间停表。
A.躯干的任何部分 B.身体的任何部分
C.上肢的任何部分 D.下肢的任何部分
5.持续训练法主要用于发展运动员的【 】
A.磷酸原供能无氧耐力 B.糖酵解供能无氧耐力
C.有氧耐力 D.爆发力
6.中小学生体育态度的转变包括【 】两个方面。
A.方向和强度 B.方向和目标
C.强度和目标 D.认知和目标
7.在100米比赛中,【 】的技术与速度对最终成绩起主要作用。
A.起跑 B.起跑后的加速跑
C.途中跑 D.终点跑
8.【 】是我国古代的一种健身术,也称“导引”。
A.太极拳 B.八段锦
C.五禽戏 D.气功
9.篮球运动最初是作为一种【 】的。
A.游戏而存在 B.竞技而存在
C.战争而存在 D.表演而存在
10.关节的基本结构有关节面、【 】,又称关节三要素。
A.关节结和关节腔 B.关节结和关节囊
C.关节囊和关节腔 D.关节囊和关节骨
1.属于无氧运动的项目是【 】
A.爬山 B.游泳
C.自行车 D.跳远
2.在铅球比赛中,有效落地区的扇形角度是【 】
A.33.92° B.34.92°
C.40° D.45°
3.以下属于轻器械体操活动的是【 】
A.沙袋操 B.基本部位操
C.角力游戏 D.舞蹈
4.可绕三个基本轴运动的关节是【 】
A.髋关节 B.肘关节
C.膝关节 D.桡腕关节
5.体操运动员优于篮球运动员的基本身体素质是【 】
A.力量素质 B.速度素质
C.耐力素质 D.柔韧素质
6.排球比赛中,后排队员的站位从左至右依次是【 】
A.1、2、3 B.1、5、4
C.5、6、1 D.5、4、3
7.国务院发布实施《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的时间是【 】
A.1988年 B.1990年
C.1992年 D.1994年
8.体能可以分为与健康有关的体能和与动作技巧有关的体能。【 】属于动作技巧的体能。
A.心肺耐力 B.身体成分
C.肌肉力量 D.灵敏性
9.太极拳、气功属于【 】
A.有氧运动 B.力量性运动
C.伸展运动 D.速度性运动
10.儿童少年进行力量练习时,为避免因胸内压突然变化而影响心脏正常发育,应尽量避免【 】
A.大口吸气 B.尽力憋气
C.自然吸气 D.有节奏的呼吸
1.在田径场地上,计算100米跑的距离是从【 】
A.起跑线的前沿至终点线的前沿 B.起跑线的后沿至终点线的后沿
C.起跑线的前沿至终点线的后沿 D.起跑线的后沿至终点线的前沿
2.50米测试是为了测试学生的速度、灵敏素质及【 】灵活性的发展水平。
A.神经系统 B.大脑思考
C.听觉 D.起动
3.下列哪项属于体育发展战略的特征?【 】
A.强制性 B.全局性
C.垂直性 D.具体性
4.从宏观上、整体上综合研究体育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规律的学科是【 】
A.体育概论 B.体育保健学
C.体育与健康 D.体育心理学
5.体育教学中,为了更好地展示方向、路线变化复杂的动作,一般可采用的示范面为【 】
A.正面示范 B.侧面示范
C.背面示范 D.镜面示范
6.下列对短跑起跑后的加速跑,描述错误的一项是【 】
A.从“起跑步”到转入途中跑姿势的一个疾跑段
B.充分利用起跑所获得的初速度继续发挥和保持高速度跑
C.第一步从“起跑步”开始,摆动腿前摆与支撑腿的交角稍大于90°
D.通过持续加速跑,使人体奔跑速度尽快接近或达到自己的最高跑速
7.如果你教的学生能完成多种柔韧性练习(如横叉),这说明该学生达到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身体健康领域规定的哪个学习水平?【 】
A.水平一 B.水平二
C.水平三 D.水平四
8.武德代表了武术的精神和文化,以下选项中不属于武德表现内容的是【 】
A.仁 B.精
C.信 D.勇
9.下列不属于武术单器械的是【 】
A.朴刀 B.长穗剑
C.猴棍 D.峨眉刺
10.葡萄糖进入肌肉细胞后不能进行的代谢是【 】
A.糖异生 B.糖原合成
C.有氧氧化 D.糖酵解
1.下列关于足球间接任意球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间接任意球不能直接射门得分
B.主踢队员不得连踢
C.除守方队员站在本方球门线上外,对方队员必须至少距球9.15米
D.间接任意球可以直接射入对方球门得分
2.【 】是学生对体育学习和锻炼活动所持有的认知评价、情感体验和行为意向的综合表现。
A.体育兴趣 B.体育动机
C.体育行为 D.体育态度
3.体育与健康课程区别于竞技运动的主要特点是【 】
A.教育性与基础性 B.全体性与基础性
C.基础性与选拔性 D.全体性与选拔性
4.新体育课程要求发挥学生的【 】作用。
A.主导 B.主体
C.客体 D.主要
5.从跑的技术原理来讲,跑的速度取决于【 】
A.蹬摆动作的配合 B.步幅和步频
C.腿部力量的大小 D.上下肢的协调配合
6.根据生理学新陈代谢规律提出来的是【 】
A.人体心理规律 B.人体适应规律
C.身体认知规律 D.条件反射规律
7.跳远能增强速度、爆发力和协调性等体能。掌握规范的动作要领是提高运动技能的关键,下列对蹲踞式跳远技术叙述正确的是【 】
A.助跑时保持匀速,身体重心较低
B.起跳时用前脚掌积极快速踏蹬起跳板
C.腾空后展髋下放摆动腿,向起跳腿靠拢,充分伸展身体
D.落地时小腿前伸,使身体重心迅速转移过落点
8.武术个人项目比赛的场地长、宽分别为【 】
A.12米、8米 B.14米、6米
C.14米、8米 D.16米、8米
9.2008年北京奥运会帆船比赛在我国【 】举行。
A.大连 B.连云港
C.青岛 D.北京
10.奥运会中,篮球、排球、足球比赛一方上场人数分别是【 】
A.5、8、11 B.5、6、12
C.6、6、11 D.5、6、11
1.在田径教学中,学生学习动作技能要经历一个由不会到会,由泛化到分化,再到【 】的发展过程。
A.基本掌握 B.熟练掌握
C.巩固提高 D.熟练运用
2.在一场足球比赛中,同一名球员得到第【 】次黄牌警告,会被红牌罚出场。
A.一 B.二
C.三 D.四
3.运动员起跑犯规谁能给予警告?【 】
A.总裁判长 B.发令员
C.终点主裁判 D.技术官员
4.做武术弹踢腿时,小腿绕膝关节转动的轴是【 】
A.矢状轴 B.冠状轴
C.垂直轴 D.水平轴
5.生理学研究成果表明,影响红细胞变形能力的因素主要有三种:即红细胞表面积与容积的比值、红细胞内部黏度和【 】
A.血浆清蛋白的浓度 B.血浆清蛋白的黏度
C.红细胞膜的浓度 D.红细胞膜的弹性
6.肺位于胸腔内,膈的【 】,左右各一,分居于纵隔两侧。
A.上方 B.下方
C.左边 D.右边
7.淋巴结是人体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功能是【 】
A.参与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和调节机体pH
B.预防身体感染、参与体液免疫和滤过淋巴液
C.参与体液免疫、物质代谢和滤过淋巴液
D.参与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和滤过淋巴液
8.在体育课堂教学活动中,合作是增加课堂中人际互动,促进【 】活动的有效手段之一。
A.合作学习 B.小组学习
C.探究学习 D.集体学习
9.田径运动是比【 】的项目。
A.强度、力量、耐力 B.速度、高度、远度
C.素质、技术、意志 D.速度、柔韧、灵敏
10.《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水平二对应的学段是【 】
A.1~2年级 B.3~4年级
C.5~6年级 D.7~9年级
1.下面最能体现学生主体,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教学方法是【 】
A.发现法 B.演示法
C.示范法 D.讲解法
2.为取得优异成绩,运动员最适宜的赛前心理状态是【 】
A.过分激动状态 B.战斗准备状态
C.盲目自信状态 D.冷漠状态
3.篮球运动员在跑动中突然改变方向的一种脚步动作称为【 】
A.变速跑 B.侧身跑
C.变向跑 D.后退跑
4.延迟性肌肉酸痛的处理方法【 】
A.热敷 B.冷敷
C.加压包扎 D.抬高患处
5.乒乓球双打比赛时,两个队员应该【 】
A.连续击球 B.不分顺序击球
C.交错击球 D.随意击球
6.少年儿童提高力量主要不是靠增大肌肉体积,而是【 】
A.耐力素质的有效发展
B.提高中枢神经系统与肌肉的协调能力
C.技术的掌握程度
D.运动素质与技术水平、战术水平的提高
7.体育游戏是一种【 】的体育手段。
A.实践性 B.科学性
C.综合性 D.广泛性
8.【 】是指在不改变动作结构和运动负荷的情况下按照既定要求反复练习,每次练习之间的间歇能使机体得以恢复的一种训练方法。
A.重复训练法 B.持续训练法
C.变换训练法 D.比赛训练法
9.体育产生的内部动因是【 】
A.增强体质的需要 B.娱乐的需要
C.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D.打发余暇的需要
10.以下哪项是学校体育管理的依据?【 】
A.学生身心发展规律 B.国家体育锻炼标准
C.学校体育管理体制 D.学校体育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