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人体的骨骼肌中,快肌纤维与慢肌纤维相比,其生理特征是【 】
A. 收缩力量大,速度慢 B. 收缩力量小,速度慢
C. 收缩力量小,速度快 D. 收缩力量大,速度快
2.排球比赛中,发球是比赛的开始,也是什么的开始?【 】
A. 垫球 B. 防守
C. 得分 D. 进攻
3.体育课教案设计时,教学目标陈述所表达的是【 】
A. 教师的教学行为 B. 学生的学习过程
C. 教学过程 D. 学生的学习行为
4.对跑类项目而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快速力量是灵魂,耐力是核心,速度是基础
B. 速度是灵魂,耐力是核心,快速力量是基础
C. 快速力量是灵魂,速度是核心,耐力是基础
D. 速度是灵魂,快速力量是核心,耐力是基础
5.在足球比赛掷界外球时,哪种行为会被裁判判定为犯规?【 】
A. 掷球前附加助跑 B. 掷球时脚在地上滑动
C. 掷球时动作有明显的停顿 D. 掷球时脚踩线
6.人每日消化腺分泌的消化液总量为【 】
A. 4~5L B. 5~6L
C. 6~8L D. 9~11L
7.【 】是投掷铅球教学的重点。
A. 维持身体平衡 B. 最后用力
C. 滑步 D. 滑步与最后用力
8.在中长跑比赛中,当跑过一段距离后,机体就会有一定的反应,也就是常说的“极点”,“极点”出现后,机体会表现出哪些症状?【 】
A. 运动能力提高 B. 越跑越轻松
C. 机体的氧供给加强 D. 两腿发软,全身乏力,呼吸困难
9.运动技能形成的第二阶段是【 】
A. 泛化阶段 B. 自动化阶段
C. 分化阶段 D. 巩固阶段
10.将新学习的材料和头脑中已有的体育知识、运动技能联系起来,促使大脑对信息的理解的策略属于【 】
A. 练习策略 B. 选择性注意策略
C. 体育学习认知—调控策略 D. 精细加工策略
1.按照标准的篮球架高度,小学生很难将球投进篮筐,无法体验得分的乐趣。为了让学生充分体验投篮和扣篮的乐趣,下列最有效的教学手段是【 】
A. 减轻篮球重量 B. 缩小篮球场
C. 降低篮球架高度 D. 学生反复练习
2.按照各项比赛成绩的评定方法,可将众多竞技项目分为【 】大类。
A. 三 B. 四
C. 五 D. 六
3.无氧阈主要反映了人体的【 】
A. 有氧能力 B. 无氧能力
C. 力量 D. 柔韧
4.对体育活动的未来结果感到需要而产生的兴趣为【 】
A. 精神兴趣 B. 直接兴趣
C. 中心兴趣 D. 间接兴趣
5.下列哪项措施能提高学生身体耐力素质?【 】
A. 坚持每天锻炼1小时 B. 增加体育课时
C. 多吃鸡蛋和牛奶 D. 举行定期体育考试
6.下列不属于体育游戏按进行的形式分类的是【 】
A. 接力游戏 B. 追逐游戏
C. 儿童游戏 D. 角斗游戏
7.足球竞赛制度包括【 】
A. 单循环、双循环、分组制 B. 单循环、混合制、分组制
C. 单循环、淘汰制、混合制 D. 循环制、淘汰制、混合制
8.美国的生理学家库珀博士认为保持人体“全面身心健康”的奥秘是保持人体生理、心理平衡。“全面身心健康”能够提高人的生活质量,【 】是保持全面身心健康最有效、最科学的运动方式。
A. 力量锻炼 B. 耐力锻炼
C. 有氧运动 D. 无氧运动
9.【 】具有传导功能、反射的低级中枢功能、网状结构的功能。
A. 神经系统 B. 条件反射
C. 中枢神经 D. 脑干
10.在篮球技术教学中,依据技术动作形成的一般规律,在组织教学上遵循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的原则的是【 】
A. 直接性原则 B. 实事求是原则
C. 循序渐进原则 D. 巩固提高原则
1.关于鱼跃前滚翻动作,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从半蹲、两臂后举开始 B. 身体在空中含胸稍屈髋、两腿伸直
C. 保护者站在练习者右侧顺势托其臂 D. 低头要及时,滚翻紧团身
2.竞赛时或竞赛前后,运动员对自己的运动行为所抱有的能否取得成功的信念称之为【 】
A. 认知状态焦虑 B. 躯体状态焦虑
C. 心理准备状态 D. 状态自信心
3.【 】是连于相邻两骨之间的致密纤维结缔组织束,可加强关节的稳固性。
A. 关节内软骨 B. 关节唇
C. 韧带 D. 滑膜囊
4.男子110米跨栏跑比赛中,栏高是【 】
A. 0.76m B. 0.84m
C. 0.914m D. 1.067m
5.《学校体育工作条例》规定,可以申请免修体育课的学生是【 】
A. 肥胖学生 B. 病残学生
C. 体弱学生 D. 厌学学生
6.直观教学是通过具体动作的示范、图解、模型等将动作的过程显示出来,使学生了解动作的【 】
A. 结构—节奏—空间特征 B. 结构—时间—速度特征
C. 幅度—时间—空间特征 D. 结构—时间—空间特征
7.跨越式跳高的助跑一般采用【 】
A. 弧线助跑 B. 正面直线助跑
C. 侧面直线助跑 D. 任意助跑
8.体育与健康课程,将根据【 】和体育自身的特点,将课程学习内容划分为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四个学习方面。
A. 三维健康观 B. 学生需要
C. 教学需要 D. 社会需要
9.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具有较强的“开放性”、独特的“好奇心”和超常的“【 】”能力。
A. 学习 B. 动手
C. 模仿 D. 练习
10.肌肉产生痉挛主要是由于【 】
A. 神经兴奋升高 B. 肌肉兴奋升高
C. 血钙高 D. 血钙低
1.下列属于足球守门员有球技术的一组是【 】
A. 扑球、拳击球 B. 接球、假动作
C. 判断、转身 D. 跳跃、选位
2.从宏观上、整体上综合研究体育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规律的学科是【 】
A. 体育概论 B. 体育保健学
C. 体育与健康 D. 体育心理学
3.下列选项中,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与体育课共同构成了学校体育整体的一项是【 】
A. 社区体育 B. 课余体育
C. 大众体育 D. 余暇体育
4.课程强调在学习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的过程中,通过适宜的身体练习,提高体能和运动技能水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体现了体育课的【 】特性。
A. 基础性 B. 实践性
C. 健身性 D. 综合性
5.体育课运动负荷测定的方法有自我感觉法、观察法和【 】
A. 访问法 B. 评比法
C. 生理测定法 D. 调查法
6.做团身前滚翻动作时,身体依次着垫的部位是【 】
A. 后背、腰、臀部 B. 头、腰、后背、臀部
C. 头、后背、臀部 D. 头、后背、腰、臀部
7.每次健身运动的时间,一般控制在【 】
A. 5~15分钟为宜 B. 15~60分钟为宜
C. 60~90分钟为宜 D. 60分钟以上为宜
8.《体育与健康》是一门以【 】为主的课程,学生学习的结果主要体现在学生体能、技能和运动行为方面的改变。
A. 分组学习 B. 自主学习
C. 技能学习 D. 合作学习
9.下列选项中,【 】跳高技术是跳高过杆技术中最早采用的一种。
A. 跨越式 B. 背越式
C. 剪式 D. 俯卧式
10.下列教学内容适合采用正面示范的是【 】
A. 武术的套路教学 B. 做徒手操
C. 跑步中摆臂动作 D. 球类运动
1.体育课堂心理气氛是指师生在体育课堂中占优势的【 】的综合表现。
A. 态度与价值 B. 情感与价值
C. 态度与情感 D. 情绪与态度
2.足球比赛中,判断球是否进门,应根据【 】
A. 球的位置 B. 守门员接球时身体所在的位置
C. 队员触球时身体所在位置 D. 裁判判决结果
3.《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6]27号)》规定,学校综合性运动会或体育节每年至少举办【 】
A. 一次 B. 两次
C. 三次 D. 四次
4.单手肩上投篮时,全身协调用力,用手指拨球,球的旋转方向是【 】
A. 向左 B. 向右
C. 向前 D. 向后
5.在跳远比赛中,出现【 】不应判试跳失败。
A. 从起跳板两端之外起跳
B. 运动员在抵达起跳板之前起跳
C. 起跳后,在第一次接触落地区前接触了落地区外的地面
D. 在起跳过程中,运动员身体的任何部分触及起跳线以前的地面
6.人体运动中的功能物质包括糖、脂肪和【 】
A. 维生素 B. 微量元素
C. 水 D. 蛋白质
7.属于小学生广播体操的一组是【 】
A. 放飞理想与舞动青春 B. 七彩阳光与放飞理想
C. 舞动青春与七彩阳光 D. 七彩阳光与希望风帆
8.体育教学评价中收集评价信息的方法有【 】
A. 观察法、问卷法、测验法 B. 访谈法、问卷法、测验法
C. 观察法、访谈法、测验法 D. 观察法、问卷法、访谈法
9.练习节奏是指完成练习时,动作的各部分所表现出来的力量强弱和【 】
A. 时间间隔的关系 B. 速度之间的关系
C. 力量大小的关系 D. 结构之间的关系
10.下列不属于人体必需营养素的是【 】
A. 蛋白质 B. 脂肪
C. 植物纤维 D. 维生素
1.学生直接从事各种身体练习,进行运动学习是【 】的主要特点。
A. 体育课程 B. 课外体育活动
C. 课余体育竞赛 D. 体育教学
2.在运动情境中,运动员往往将内部归因于自己的【 】
A. 任务难度 B. 运气
C. 运动能力或努力 D. 教练员
3.自2017年实行新课标以来,下面哪些项目是高中学生每年体育健康标准测试的项目?【 】
A. 50m、立定跳远、仰卧起坐(女)、1000m(男)
B. 50m、立定跳远、坐位体前屈、仰卧起坐(女)、引体向上(男)、800m(女)、1000m(男)
C. 100m、立定跳远、坐位体前屈、800m、1000m
D. 100m、三级蛙跳、仰卧起坐(女)、1000米(男)
4.下列选项全部运用了医学生物学恢复方法的是【 】
A. 补液、理疗、吸氧 B. 水疗、理疗、吸氧
C. 药物、补液、补充碱性物质 D. 水疗、针灸、补充碱性物质
5.体育教学设计中,学情分析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其核心内容是【 】
A. 班级的人数构成 B. 学生的学习起点
C. 学生的兴趣爱好 D. 学生的身高体重
6.以下哪种训练方式属于超等长训练?【 】
A. 跳深练习 B. 侧踢腿练习
C. 游泳练习 D. 马步站桩练习
7.国际奥委会成立之初,国际奥委会主席由奥运会举办国的委员担任,【 】一轮换。
A. 1年 B. 2年
C. 3年 D. 4年
8.华佗编制的医学体操被称为【 】
A. “八段锦” B. “五禽戏”
C. “太极拳” D. “气功”
9.【 】是实现我国学校体育教学目标的重要组织形式。
A. 体育课 B. 课外运动训练
C. 体育竞赛 D. 课外体育活动
10.主题教学法是设定教学主题,围绕主题进行【 】,归纳主题特性。
A. 教学 B. 拓展
C. 升华 D. 延伸
1.体育游戏是实施小学体育课程的主要内容和实现课程目标的【 】
A. 辅助内容 B. 主要途径
C. 有效手段 D. 参考方法
2.完成足球脚内侧踢球动作的主动肌是【 】
A. 大腿外展肌群 B. 大腿后部肌群
C. 大腿内收肌群 D. 大腿前部肌群
3.篮球突破时,左脚向前方跨出半步,做出向左突破的假动作。当对手重心向右移动时,左脚前脚掌内侧迅速踏地,向对手左侧跨出一大步,同时上体右转探肩,贴近对手,球移至右手,左脚交叉步前跨抢位,同时向左脚左斜前方推放球,右脚用力蹬地跨步,加速超越对手。这一技术动作是【 】
A. 同侧步持球突破 B. 体前变向运球突破
C. 前转身运球突破 D. 交叉步持球突破
4.根据肌束排列方向,可以把肌肉分为【 】
A. 长肌、短肌、扁肌、轮匝肌
B. 二头肌、三头肌、四头肌、多头肌
C. 梭形肌、多羽状肌、羽状肌、半羽状肌
D. 二头肌、多头肌、长肌、短肌
5.身体健康学习方面,小学阶段要注意引导学生懂得【 】、行为习惯和疾病预防对身体发育和健康的影响。
A. 睡眠 B. 锻炼
C. 保健 D. 营养
6.体育教师特殊的专业能力是精力充沛、体魄健壮和【 】
A. 教学组织管理能力 B. 课余运动训练能力
C. 课题科研创新能力 D. 教育设计实施能力
7.在进行100米运动项目途中跑时,运动员上体应【 】
A. 稍后倾,头部略低 B. 稍前倾,头部略低
C. 稍后倾,头部正直 D. 稍前倾,头部正直
8.以下哪项是造成运动伤害的原因?【 】
A. 运动时身体不佳 B. 运动技术不正确
C. 运动时过度紧张 D. 以上都是
9.正规排球比赛中,球网高度为2.43米的组别是【 】
A. 少年男子 B. 成年男子
C. 少年女子 D. 成年女子
10.奥运五环中,黑色代表【 】
A. 亚洲 B. 非洲
C. 美洲 D. 欧洲
1.对于15岁的青少年,他的最高运动心率应该为每分钟【 】次。
A. 205 B. 203
C. 204 D. 195
2.核心力量训练原则中,所谓“核心”就是指人体的中间环节。即【 】以下,【 】以上,包括盆骨内在的区域,是由腰、骨盆、髋关节形成的一个整体,包括许多块骨骼肌。
A. 肩关节;踝关节 B. 踝关节;髋关节
C. 肘关节;髋关节 D. 肩关节;髋关节
3.学生毕业时,评定体质健康的成绩和等级,按毕业当年学年总分和其他学年总分的平均得分,两者各占【 】
A. 30%、70% B. 60%、40%
C. 50%、50% D. 40%、60%
4.健身健美操属于【 】
A. 有氧运动 B. 无氧运动
C. 健身运动 D. 耐力运动
5.对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最为有利的项目是【 】
A. 个人项目 B. 集体项目
C. 技能项目 D. 体能项目
6.以下哪种训练方法是发展快速力量最常用方法?【 】
A. 大重量的极限力量练习 B. 小重量多重复次数的练习
C. 长距离的跳跃练习 D. 中小重量的快速练习
7.在体育教学实践中,学生在教师的教授、指导和引导下所表现出独立和创造的积极态度,体现了体育教学的哪一特性?【 】
A. 条件性 B. 客观性
C. 目标性 D. 主体性
8.最能体现学生个体差异和进步幅度的评价方法是【 】
A. 相对评价与绝对评价相结合 B. 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相结合
C. 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相结合 D. 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
9.体育教学内容中,既有新授内容,又有复习内容的体育实践课类型为【 】
A. 新授课 B. 复习课
C. 综合课 D. 考核课
10.中国武术的基本步型分为马步、弓步、仆步、虚步和【 】
A. 连接步 B. 虎形步
C. 鹤立步 D. 歇步
1.篮球运动在【 】年列入奥运会表演项目,在【 】年【 】奥运会列入正式项目。
A. 1904;1936;柏林 B. 1908;1932;伦敦
C. 1908;1936;柏林 D. 1908;1926;伦敦
2.某教师在“排球:正面双手垫球”的教学目标中提出,学生在垫球练习中注意与同伴之间的合作交流,体验合作带来的喜悦感。这体现了《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四个课程目标中的【 】
A. 运动参与 B. 运动技能
C. 身体健康 D. 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
3.下列关于游泳时机选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饱食后不宜游泳 B. 极度饥饿时不宜游泳
C. 饮酒后不宜游泳 D. 短时慢跑后不宜游泳
4.“体操王子”李宁,在【 】第六届世界杯体操比赛中获得全能冠军。
A. 1980年 B. 1982年
C. 1984年 D. 1986年
5.体育课程标准要求从实际出发,以【 】需要为中心来选择和设计教学内容。
A. 运动项目 B. 教师
C. 学生的发展 D. 学校
6.耐久跑的途中跑技术与快速跑的途中跑技术相比【 】
A. 上体前倾小,摆臂摆腿幅度小 B. 上体前倾小,摆臂摆腿幅度大
C. 上体前倾大,摆臂摆腿幅度小 D. 上体前倾大,摆臂摆腿幅度大
7.足球基本技术中,脚背正面踢定位球,应采用【 】
A. 直线助跑 B. 斜线助跑
C. 弧线助跑 D. 不助跑
8.《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课程的四个学习方面是【 】
A. 运动动机、运动技能、运动成绩、运动评价
B. 体育知识、运动技能、竞赛技巧、锻炼规范
C. 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
D. 体育人文、运动技能、人体科学、民族体育
9.人体长时间进行肌肉活动克服疲劳的能力是指【 】
A. 力量 B. 速度
C. 耐力 D. 灵敏
10.技术动作较轻松自如、有节奏感、稳定,能比较顺利和连贯地完成完整动作技术。但是遇到一些新异刺激时,多余动作和错误动作可能重新出现。此动作特征属于运动技能形成规律的【 】
A. 巩固过程 B. 泛化阶段
C. 动作自动化阶段 D. 分化阶段
1.排球的“中一二”进攻战术是指【 】
A. 2号传球给3号和4号 B. 3号传球给2号和4号
C. 1号传球给2号和3号 D. 2号传球给1号和4号
2.细胞内氧化、储能和供能的场所是【 】
A. 中心体 B. 高尔基复合体
C. 线粒体 D. 溶酶体
3.学校体育的主要手段,是【 】、运动技能的学习及参与运动的行为。
A. 体能的练习 B. 体育活动
C. 体育教学 D. 个性培养
4.1900年第二届现代奥运会正式设立了足球比赛项目,该项目起源于【 】
A. 英国 B. 法国
C. 美国 D. 意大利
5.乒乓球技术中,【 】的要点是以上臂带动前臂发力,向右前方挥击,腰部配合用力,在高点期击球中上部。
A. 放高球 B. 正手滑拍
C. 反手拉球 D. 反手扣杀
6.体育教学中,为突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纠正错误动作时可采用【 】
A. 分解法 B. 快速示范
C. 常速示范 D. 正误对比示范
7.队列队形术语中,学生或成队彼此之间前后的间隙称为【 】
A. 间隔 B. 基准
C. 满伍 D. 距离
8.不规则骨主要分布在【 】
A. 手腕和脚踝 B. 肩胛
C. 躯干骨 D. 肋骨
9.参加短时间重复训练的运动员体内以【 】系统为主供能。
A. 磷酸原代谢 B. 乳酸
C. 蛋白质 D. 脂肪
10.人体内脂肪在脂肪酶的作用下,大量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大量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合成【 】
A. APT B. ATP
C. ADP D. AP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