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不属于队形变换的是【 】
A. 分队走
B. 合队走
C. 并队走
D. 交叉走
2.在做分腿腾越完整练习时,保护人应该站在【 】
A. 跳箱正后方
B. 跳箱正前方
C. 跳箱两侧前方
D. 跳箱两侧后方
3.血液在心脏和全部血管所组成的管道系统中的循环叫作【 】
A. 双循环
B. 血液循环
C. 体循环
D. 肺循环
4.骨的发生是指从胚胎时期开始到出生后骨发育完成为止。骨的发生方式有【 】两种。
A. 骨内膜和膜内成骨
B. 膜内成骨和软骨内成骨
C. 骨外膜和软骨内成骨
D. 骨外膜和膜内成骨
5.在小组或团队中,学生运用互助性学习形式完成了排球垫球教学任务,这种学习方法是【 】
A. 自主学习法
B. 探究式学习
C. 合作学习法
D. 发现式学习
6.下面能够反映人体机能水平的指标是【 】
A. 耐力
B. 胸围
C. 脉搏
D. 速度
7.冲拳的力点应在【 】
A. 拳背
B. 拳眼
C. 拳面
D. 拳心
8.柔韧性训练的基本方法是【 】
A. 变换训练法
B. 拉伸法
C. 间歇训练法
D. 重复训练法
9.在高中体育课程学习中,每位学生在三年应修满【 】学分方可达到体育课的毕业要求。
A. 11
B. 10
C. 13
D. 12
10.足球基本技术中,脚背正面踢定位球,应采用【 】
A. 直线助跑
B. 斜线助跑
C. 弧线助跑
D. 不助跑
11.一般来说,超量恢复常常出现在运动后【 】
A. 1~2天
B. 2~3天
C. 3~4天
D. 一周
12.体育教学过程要素由体育教学主体对象、体育教学内容、体育教学目标、【 】、体育教学策略构成,它们是构成现代体育教学设计的五大要素。
A. 体育教学手段
B. 体育教学方法
C. 学生
D. 体育教学评价
13.两足并拢时双膝不能靠拢,且相距超过1.5厘米以上是【 】腿。
A. “X”型
B. “O”型
C. 正常
D. “S”型
14.以下行为最有可能导致艾滋病传播的是【 】
A. 共同进餐
B. 拥抱握手
C. 共用剃须刀
D. 共用卫生间
15.肌肉在收缩产生张力的同时被拉长的收缩被称为【 】
A. 向心收缩
B. 离心收缩
C. 等张收缩
D. 等动收缩
16.以下不属于武术运动特点的是【 】
A. 广泛的适应性
B. 内外合一、形神兼备的民族风格
C. 广泛的群众基础
D. 寓技击于体育之中
17.以下不属于基本体操内容的是【 】
A. 支撑跳跃
B. 队列队形
C. 徒手体操
D. 轻器械体操
18.体育教学设计的核心和重点是【 】
A. 教学目标
B. 教学策略
C. 教学过程
D. 学生分析
19.人体需要的营养素有【 】种。
A. 9
B. 6
C. 7
D. 8
20.正规排球比赛中,球网高度为2.43米的组别是【 】
A. 少年男子
B. 成年男子
C. 少年女子
D. 成年女子
1.太极拳的基本动作不包括【 】
A. 云手
B. 仆步砸拳
C. 揽雀尾
D. 野马分鬃
2.下列适用于逆进分解训练法的是【 】
A. 少年拳
B. 广播操
C. 蹲踞式跳远
D. 侧向滑步推铅球
3.三级跳远第一跳是【 】,须用【 】落地;第二跳是【 】,须用【 】落地。
A. 单足跳、摆动腿、跳跃、起跳腿
B. 跨步跳、摆动腿、单足跳、起跳腿
C. 跳跃、起跳腿、跨步跳、摆动腿
D. 单足跳、起跳腿、跨步跳、摆动腿
4.提高跑的速度取决于【 】
A. 提高反应速度、增加步频、增大步幅
B. 起跑、步频、步幅
C. 起跑快、大步频、小步幅
D. 起跑快、小步频、大步幅
5.在徒手操动作教学中,教师常用的动作示范方式为【 】
A. 正面示范
B. 背面示范
C. 镜面示范
D. 侧面示范
6.下列不属于闭合性软组织损伤的是【 】
A. 撕裂伤
B. 挫伤
C. 拉伤
D. 肌腱腱鞘炎
7.通常认为能培养身体正确姿态,增强臂力,扩展胸廓的运动项目是【 】
A. 武术
B. 举重
C. 体操
D. 短跑
8.一天中人们锻炼的最佳时间为【 】
A. 上午7:00-9:00
B. 中午12:00-1:00
C. 下午4:00-6:00
D. 晚上7:00-9:00
9.【 】是指运球队员利用腿部、上体、头部虚晃或眼神的变化,佯装传球或射门以迷惑对手,使其产生错误的判断,从而趁机越过对手的动作方法。
A. 假动作突破
B. 变速运球突破
C. 人球分过突破
D. 快速拉、扣、拨球突破
10.儿童少年运动系统的特点是【 】
A. 骨骼中有机物多、无机盐少、不易骨折、不易变形
B. 骨骼中有机物多、无机盐少、易骨折、易变形
C. 肌肉中有机物多、水分多、不易疲劳、不易恢复
D. 关节的灵活性好、稳固性差
11.2008年第【 】届奥运会在北京举办。
A. 27
B. 28
C. 29
D. 30
12.下列哪一项不属于体育锻炼的目的?【 】
A. 增强体质
B. 增进健康
C. 提高抗病能力
D. 提高运动成绩
13.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将【 】作为学生学习成绩评定的内容之一。
A. 效果
B. 考核
C. 体能
D. 方法
14.铁人三项是指【 】
A. 游泳、射击、自行车
B. 游泳、自行车、长跑
C. 自行车、射击、马拉松
D. 游泳、自行车、障碍跑
15.各项目训练中不仅要通过身体训练发展体能,也要通过【 】训练不断提高完善运动技能。
A. 技术
B. 战术
C. 心理
D. 智能
16.篮球比赛中,发动快攻的首要条件是【 】
A. 队员的配合
B. 强烈的快攻意识
C. 良好的体力
D. 熟练的技术
17.下列腿法中,不是屈伸性腿法的是【 】
A. 侧踹腿
B. 弹腿
C. 侧踢腿
D. 蹬腿
18.体育课间的练习时间为【 】
A. 调动队形时间
B. 教师讲解时间
C. 学生活动时间
D. 学生分组讨论时间
19.下列属于国际男子羽毛球团体锦标赛的是【 】
A. 尤伯杯赛
B. 苏迪曼杯赛
C. 汤姆斯杯赛
D. 世界锦标赛
20.血浆渗透压主要来自【 】
A. 血蛋白
B. 球蛋白
C. 电解质
D. 代谢产物
1.背越式跳高技术,最终决定跳跃成败的环节是【 】
A. 助跑
B. 助跑与起跳
C. 起跳
D. 过杆
2.个人混合泳比赛中,四种泳姿的顺序为【 】
A. 蝶泳、仰泳、蛙泳、自由泳
B. 蛙泳、仰泳、蝶泳、自由泳
C. 仰泳、蛙泳、蝶泳、自由泳
D. 蛙泳、蝶泳、仰泳、自由泳
3.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小学、初中、高中不同学习阶段的德育工作有相应的侧重点,其中,小学阶段的德育重点主要是【 】
A. 基本道德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B. 日常行为习惯的培养与指导
C. 道德理想信念的培养与指导
D. 人生观价值观的选择与确立
4.体育运动中的特殊体验有高峰体验、流畅体验、【 】
A. 愉悦体验
B. 成功体验
C. 居上体验
D. 跑步者高潮
5.直观教学是通过具体动作的示范、图解、模型等将动作的过程显示出来,使学生了解动作的【 】
A. 结构—节奏—空间特征
B. 结构—时间—速度特征
C. 幅度—时间—空间特征
D. 结构—时间—空间特征
6.扶墙压肩可以发展【 】的伸展性。
A. 三角肌
B. 背阔肌
C. 斜方肌
D. 前锯肌
7.奥运会吉祥物是一届奥运会的独特标志和最有代表意义的纪念品,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的吉祥物是【 】
A. “冬梦”
B. “雪容融”
C. “飞跃”
D. “冰墩墩”
8.通过练习【 】可以发展心肺耐力。
A. 仰卧起坐
B. 50米往返跑
C. 俯卧撑
D. 举哑铃
9.长期耐力训练可使机体安静时心率减慢,其机制是【 】
A. 迷走神经紧张性增强
B. 交感神经紧张性增强
C. 自主神经紧张性增强
D. 感觉神经紧张性增强
10.新陈代谢是靠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两个【 】统一的过程进行的。
A. 对立
B. 绝对
C. 相对
D. 完全
11.国际足球比赛的比赛时间为【 】
A. 45分钟
B. 90分钟
C. 60分钟
D. 75分钟
12.用短时间重复训练法发展速度素质时,强度应在【 】
A. 60%以上
B. 70%以上
C. 80%以上
D. 90%以上
13.在田径比赛中,当运动员到达终点时,计时员应以主要目光盯住【 】
A. 运动员
B. 终点线前沿垂直面,用余光观察运动员
C. 终点线后沿垂直面,用余光观察运动员
D. 终点裁判员
14.下列关于抢篮板技术教学,顺序正确的是【 】
A. 抢球—判断起跳—抢占位置—移动
B. 抢占位置—判断起跳—移动—抢球
C. 移动—抢占位置—判断起跳—抢球
D. 判断起跳—抢占位置—抢球—移动
15.体育舞蹈的前身又称交谊舞、交际舞和【 】
A. 社交舞
B. 现代舞
C. 摩登舞
D. 街舞
16.单杠支撑后回环的动作难点是【 】
A. 倒肩压臂腹贴杠
B. 倒肩压臂腹离杠
C. 倒肩压臂抬头支撑
D. 心理压力
17.体育产生的内部动因是【 】
A. 增强体质的需要
B. 娱乐的需要
C. 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D. 打发余暇的需要
18.导致贫血的原因是【 】
A. 白细胞数减少
B. 血小板减少
C. 血浆量减少
D. 血红蛋白含量减少
19.有氧训练的方式是【 】
A. 高强度,短时间
B. 高强度,长时间
C. 低强度,短时间
D. 低强度,长时间
20.排球运动中,下列哪项属于无球技术?【 】
A. 准备姿势和移动动作
B. 传球
C. 垫球
D. 拦网
1.体育实践课通常可分为【 】
A. 新授课、复习课、考核课
B. 新授课、复习课、综合课、考核课
C. 新授课、复习课、综合课
D. 新授课、综合课、考核课
2.下列体育游戏中,可较好发展力量素质的是【 】
A. 抓手指
B. 踢毽子
C. 推小车
D. 滚铁环
3.体育最基本、最基础的功能是【 】
A. 健身功能
B. 教育功能
C. 娱乐功能
D. 政治功能
4.服用含铁的贫血药物时应同时服用【 】
A. 维生素A
B. 维生素B
C. 维生素C
D. 维生素D
5.下面所列的四个动作阶段中,【 】是投掷技术动作中最重要的环节。
A. 准备阶段
B. 预加速阶段
C. 结束阶段
D. 最后用力阶段
6.体质健康标准中,小学一、二年级测试项目包含【 】
A. 身高、胸围、坐位体前屈、立定跳远
B. 体重、身高、坐位体前屈、1分钟跳绳
C. 体重、身高、坐位体前屈、立定跳远
D. 体重、身高、仰卧起坐、立定跳远
7.使学生明确掌握和继续提高田径运动能力的原则分别是【 】
A. 持续训练原则和间歇训练原则
B. 分化训练原则和重复训练原则
C. 泛化训练原则和间歇训练原则
D. 超负荷训练原则和重复训练原则
8.肌肉痉挛处理方法不包括【 】
A. 牵拉屈曲肌肉使其伸展
B. 局部按摩冷敷
C. 离开冷环境
D. 喝盐开水
9.队列练习,口令“立正”的要领是:足跟并拢,足尖外分,两足成【 】度,挺胸收腹,头正,颈拔,肩平,目正视,五指并拢,中指贴于裤缝。
A. 30
B. 45
C. 60
D. 90
10.体育教学内容排列方式中,简教类教学内容属于【 】
A. 充实螺旋式
B. 单薄直线式
C. 充实直线式
D. 单薄螺旋式
11.体育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可分为【 】和特殊教学规律两类。
A. 普通教学规律
B. 传统教学规律
C. 一般教学规律
D. 基本教学规律
12.下列不属于课外体育活动的是【 】
A. 早操、课间操
B. 运动队训练
C. 运动会
D. 体育课篮球比赛
13.【 】是人们对于体育的现象、事实及其规律的认识,是人们在长期实践中积累起来的经验的概括和总结。
A. 体育知识
B. 体育实践
C. 体育教学
D. 运动技能
14.完成田径技术动作能够发挥人体最大运动能力,从而产生最大作用并获得最佳的运动效果,此为田径运动技术的【 】
A. 实效性
B. 最佳性
C. 经济性
D. 竞技性
15.骨是人体运动的杠杆,具有多重功能,而储备【 】就是其重要功能之一。
A. 钙和铁
B. 镁和碘
C. 钙和磷
D. 碘和硒
16.下列占据了体育课的大部分时间的是【 】
A. 准备部分
B. 开始部分
C. 基本部分
D. 结束部分
17.《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是我国第一部体育法则,于【 】年10月1日起实施。
A. 1949
B. 1978
C. 1995
D. 1998
18.1984年,【 】获得了奥运金牌,实现了我国在奥运史上金牌“零”的突破。
A. 郎平
B. 李宁
C. 许海峰
D. 黄志红
19.从运动生理来说,多长时间是全身耐力运动所需的最短时间?【 】
A. 5min
B. 10min
C. 15min
D. 30min
20.“踏上式”“跨步式”过障碍的区别是【 】
A. 有停顿,起伏大;动作连贯,起伏小
B. 有停顿,起伏小;动作连贯,起伏小
C. 有停顿,起伏大;动作连贯,起伏大
D. 有停顿,起伏小;动作连贯,起伏大
1.体育教学工作的基本规范与要求属于哪一范畴?【 】
A. 体育教学方法
B. 体育教学内容
C. 体育教学目标
D. 体育教学原则
2.发展足球运动员的力量,要在发展全身力量的基础上,重点发展【 】
A. 腿部和背部
B. 背部和腰部
C. 腰部和头部
D. 腿部和腰部
3.两人按照一定的规则使用踢、打、摔等方法致胜对方的搏斗竞技项目称为【 】
A. 对打拳
B. 推手
C. 散打
D. 短兵
4.美国学者托马斯·伍德等人于20世纪初提出的“新体育”学说认为:体育是通过身体进行的一种教育活动。体育包括机体教育、神经肌肉活动教育、【 】四个方面。
A. 品德教育和智力教育
B. 品德教育和科学教育
C. 智力教育和科学教育
D. 人文教育和智力教育
5.针对较复杂的运动技能中的某个技术环节进行的练习叫作【 】
A. 反复练习
B. 完整练习
C. 分解练习
D. 间歇练习
6.单手肩上投篮时,最用力的拨球指应是【 】
A. 拇指、无名指
B. 中指、食指
C. 食指、小指
D. 拇指、食指
7.学校体育的本质功能是育人,主要包括【 】
A. 教育功能、健身功能、娱乐功能
B. 教育功能、健身功能、评价功能
C. 教育功能、娱乐功能、评价功能
D. 健身功能、娱乐功能、评价功能
8.羽毛球比赛中,【 】运动员不用交换场地。
A. 第一局结束
B. 第二局中
C. 第三局开始
D. 第三局中或只进行一局的比赛至一方达到11分时
9.主张按关节活动的难易程度安排体育活动教学顺序的是【 】
A. 裴斯泰洛齐
B. 古茨穆茨
C. 杜威
D. 伍德
10.投篮技术由哪几个环节组成?【 】
A. 瞄准方法、抛物线、球的旋转
B. 技术动作、瞄准方法、抛物线、球的旋转
C. 技术动作、出手动作、抛物线、瞄准方法
D. 持球方法、瞄准点、出手动作、球的旋转、抛物线
11.最早提出体育教学法的是【 】
A. 德国教育家拉特克
B.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
C. 美国教育家杜威
D. 瑞典体育教师W·斯卡斯特罗姆
12.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以【 】为主要手段的一门必修课程。
A. 技能学习
B. 身体练习
C. 综合练习
D. 基础练习
13.青少年速度发展的敏感期是【 】
A. 8~9岁
B. 10~13岁
C. 14~15岁
D. 16~17岁
14.跳远的腾起角一般为【 】
A. 18°~24°
B. 30°~35°
C. 38°~42°
D. 45°
15.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强度和时间安排应以【 】为主要标志。
A. 体温升高
B. 血压升高
C. 兴奋性提高
D. 呼吸平稳
16.【 】进攻战术形式是排球进攻战术中最简单、最基本的战术形式。
A. “中一二”
B. “边一二”
C. 后排插上
D. 交叉换位
17.【 】是人体的标准解剖学姿势之一。
A. 双眼平视
B. 前臂外侧
C. 小腿外侧
D. 手掌向后
18.下列属于武术拳术的是【 】
A. 轻功
B. 棍
C. 推手
D. 太极拳
19.备课是指上课前的一系列准备工作。其中,【 】是上好体育课的物质保证。
A. 备教材和教法
B. 备教案
C. 备体育骨干
D. 备场地和器材
20.下列运动项目中最能体现运动员有氧耐力水平的是【 】
A. 5000米跑
B. 花样游泳
C. 100米跑
D. 三级跳远
1.我们体检时,测量胸围是以【 】
A. 肩胛上角为骨性标志
B. 第3肋骨为骨性标志
C. 肩峰为骨性标志
D. 肩胛下角为骨性标志
2.运动技能形成有三个阶段,第二个阶段是【 】
A. 练习形成
B. 动作的联结
C. 泛化
D. 自动化
3.间歇训练法中,不完全休息期间的慢跑方式,对于改善【 】系统的机能具有重要意义。
A. 神经
B. 心血管
C. 呼吸循环
D. 内分泌
4.教师要顺利地进行教学,就必须明确教学活动中应遵循的一系列体育教学原则,上好体育课首先遵循【 】
A. 准备性原则
B. 学生主体性原则
C. 身心全面发展原则
D. 兴趣性原则
5.人体运动的杠杆、运动的支点、运动的动力分别为【 】
A. 关节、骨、骨骼肌
B. 骨、关节、骨骼肌
C. 骨、骨骼肌、关节
D. 关节、骨骼肌、骨
6.体育教学中,安排趣味性项目有助于培养学生的【 】
A. 直接兴趣
B. 间接兴趣
C. 物质兴趣
D. 精神兴趣
7.1965年,法国教育家保罗·朗格朗提出了【 】的概念。
A. 终身体育
B. 终身教育
C. 学校体育
D. 学校教育
8.根据足球规则,防守方队员在本方罚球区内有意拉扯对方队员将被【 】
A. 罚球点球
B. 罚直接任意球
C. 罚间接任意球
D. 罚角球
9.在篮球比赛中,运动员在跑动中未接稳球,掉在脚上弹出去3米,此时该名运动员拿起球并开始运球进行比赛,该名运动员的动作属于【 】
A. 脚踢球违例
B. 带球走违例
C. 合法
D. 非法运球违例
10.【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开始设立体育处,创办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所体育学院——华东体育学院,1956年改为上海体育学院。
A. 1951
B. 1952
C. 1953
D. 1954
11.有8名选手参加乒乓球单打比赛,若采用单循环方法进行编排,决出名次所需场数是【 】
A. 45
B. 36
C. 28
D. 21
12.在体育教学中,以探究活动为主的体育教学方法有【 】
A. 发现法、竞赛法
B. 发现法、游戏法
C. 发现法、小群体教学法
D. 游戏法、小群体教学法
13.在体操术语中,将队列的左右两端称为【 】
A. 列
B. 基准
C. 翼
D. 满伍
14.运动技术评价的两大基本标准是经济性和【 】
A. 计划性
B. 系统性
C. 实效性
D. 科学性
15.学校体育科学研究常用的方法有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和【 】
A. 文献资料研究法
B. 文学艺术研究法
C. 文科格式研究法
D. 体育文化研究法
16.体育课中,学生练习的总时间与上课的总时间的比例,称为体育课的【 】
A. 综合密度
B. 专项密度
C. 练习密度
D. 一般密度
17.引发学生对某项运动产生兴趣的初级水平是【 】
A. 有趣
B. 乐趣
C. 志趣
D. 无趣
18.在掷铁饼的技术握法中,铁饼的重心在【 】之间。
A. 大拇指和食指
B. 食指和中指
C. 中指和无名指
D. 无名指和小拇指
19.在中学弯道跑动作技术教学时,常采用的示范法是【 】
A. 镜面示范
B. 正面示范
C. 侧面示范
D. 背面示范
20.下列哪项素质不能体现运动员的体能水平?【 】
A. 力量素质
B. 心理素质
C. 速度素质
D. 耐力素质
1.人体的行走、跑跳、排泄、循环等都是靠【 】的收缩来实现的。
A. 结缔组织
B. 神经组织
C. 骨组织
D. 肌组织
2.人体最复杂的关节是【 】
A. 肩关节
B. 肘关节
C. 髋关节
D. 膝关节
3.一个标准田径场,跑道全长应为【 】,弯道最内圈半径为【 】
A. 400m;36m
B. 300m;34m
C. 400m;34m
D. 300m;36m
4.系统脱敏疗法又称交互抑制法,是一种以渐进方式克服神经症焦虑习惯的技术。其训练程序包括【 】
A. 身心健康训练、建立害怕事件层次、实施
B. 肌肉放松训练、建立害怕事件层次、实施
C. 身心健康训练、建立害怕事件层次、过程
D. 肌肉放松训练、建立害怕事件层次、过程
5.在运动技能形成的分化阶段,教学中应特别注重【 】
A. 纠正错误动作
B. 运用辅助练习
C. 建立动作概念
D. 强化主要环节
6.中学生的篮球质量为【 】
A. 420~480克
B. 400~420克
C. 440~560克
D. 567~650克
7.世界杯足球赛32支参赛队伍在第一阶段将分成8个小组分别进行单循环,第二阶段每组2个出线队伍分别进行淘汰赛,最后决出前三名的场数一共是【 】
A. 64
B. 63
C. 56
D. 48
8.太极拳运动的特点是【 】
A. 刚柔并济、快慢相间、呼吸和意念相配合
B. 柔和自然、洒脱灵活
C. 体松心静,缓慢柔和,动作、呼吸和意念相配合
D. 刚劲有力、快慢相间、洒脱灵活
9.足球运动员按照规则的规定用双手将球掷入场内预定目标的动作方法叫作【 】
A. 球门球
B. 任意球
C. 掷界外球
D. 角球
10.下列不是直线助跑的运动项目是【 】
A. 蹲踞式跳远
B. 背越式跳高
C. 跨越式跳高
D. 三级跳远
11.学生学会了羽毛球基本技能后再学习网球,不利于网球基本技能的学习,这是属于【 】
A. 正迁移
B. 负迁移
C. 垂直迁移
D. 水平迁移
12.用于帮助练习者稳定重心,维持身体平衡的手法为【 】
A. 送
B. 挡
C. 托
D. 扶
13.学校体育在解决与之有关的各项任务中,应以下列哪项任务为中心?【 】
A. 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
B. 提高体育意识
C. 增强体质
D. 传授体育知识和技能
14.下列不属于体育教学方法中直观法的是【 】
A. 动作示范
B. 指令和口令
C. 教具与模型演示
D. 定向直观标志
15.学生投篮的手臂侧靠墙,徒手做投篮动作是为了纠正【 】
A. 接球手型不正确
B. 肘关节外展
C. 手臂过早前伸
D. 抬时伸臂不充分
16.体育与健康课程三维课程目标指的是知识与技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A. 过程与考核
B. 体验与技能
C. 过程与方法
D. 计划与实施
17.快速跑由下列四个部分组成,其中决定跑的速度最主要的部分是【 】
A. 起跑
B. 疾跑
C. 途中跑
D. 终点冲刺
18.【 】是细胞进行代谢的内部环境,其主要成分是水和各种无机盐。
A. 糖类
B. 脂肪
C. 蛋白质
D. 体液
19.以下哪个不属于跳高运动环节?【 】
A. 前蹬
B. 起跳
C. 助跑
D. 落地
20.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内在动力是【 】
A. 运动动机
B. 运动习惯
C. 运动项目
D. 运动行为
1.下列物质中,因剧烈运动导致在身体积累的代谢产物是【 】
A. 苏氨酸
B. 色氨酸
C. 乳酸
D. 亮氨酸
2.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指出,水平三学生运动参与的学习目标是【 】
A. 积极参加各种体育活动
B. 初步掌握多种体育的锻炼方法
C. 学会通过体育活动进行积极性休息
D. 初步形成体育锻炼习惯
3.体质测试中,下列不适合用来测试柔韧性的是【 】
A. 转肩
B. 引体向上
C. 转体
D. 坐位体前屈
4.对跑类项目而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快速力量是灵魂,耐力是核心,速度是基础
B. 速度是灵魂,耐力是核心,快速力量是基础
C. 快速力量是灵魂,速度是核心,耐力是基础
D. 速度是灵魂,快速力量是核心,耐力是基础
5.国际羽毛球团体锦标赛又称【 】
A. 苏迪曼杯赛
B. 汤姆斯杯赛
C. 戴维斯杯赛
D. 尤伯杯赛
6.在出汗较多的情况下,特别是在夏季从事剧烈运动时,为保持体温相对稳定,应适当地喝一些【 】
A. 白开水
B. 淡盐水
C. 糖水
D. 冰水
7.对于所学过的教材内容进行练习、改进和巩固提高的课是【 】
A. 新授课
B. 复习课
C. 综合课
D. 考核课
8.羽毛球的握拍技术有正手握拍和【 】
A. 反手握拍
B. 拳握拍
C. 食指型握拍
D. 斜手型握拍
9.测定体育课的密度时,要求学生跑步捡回器材的时间应作为【 】
A. 组织措施
B. 休息时间
C. 练习时间
D. 教导时间
10.【 】是羽毛球比赛的最基本的战术。
A. 打四方球
B. 快拉快吊
C. 发球抢攻
D. 守中反攻
11.练习者在极限强度运动时,肌肉中的ATP和CP在【 】秒内就几乎耗竭。
A. 5
B. 10
C. 15
D. 20
12.下列不属于青少年健康的三大杀手的是【 】
A. 近视
B. 肥胖
C. 龋齿
D. 低血压
13.武术基本功练习中,一般正踢腿要求“三直一勾”,“一勾”是指【 】
A. 勾手
B. 勾脚
C. 支撑腿脚尖勾起
D. 摆动腿脚尖勾起
14.标准半圆式田径场的直道长度不得少于【 】
A. 120米
B. 130米
C. 140米
D. 150米
15.在人体必需的六种营养素中,糖、脂肪、蛋白质能够为机体提供能量。膳食中的糖、脂肪、蛋白质供给热能的比例要适当,依次为【 】
①15%~25% ②60%~70% ③5%~10% ④10%~15%
A. ②①④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
16.心血管系统是由心脏、动脉、【 】和静脉组成。
A. 体循环
B. 毛细血管
C. 心房
D. 动力泵
17.人体长时间进行肌肉活动克服疲劳的能力是指【 】
A. 力量
B. 速度
C. 耐力
D. 灵敏
18.为了帮助学生掌握较难动作而采取的技术结构与所学身体练习相似的简单技术动作的练习是【 】练习。
A. 综合性
B. 专门性
C. 辅助性
D. 一般性
19.在锻炼过程中,小王需要测定心率以调控运动强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通过触压手腕的桡动脉计数脉搏来测定心率
B. 为了准确测定运动时的心率,须在运动结束5分钟后测量
C. 在运动过程中,心率与运动强度成反比
D. 靶心率提供了无氧运动时安全有效的心率范围
20.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体循环静脉的是【 】
A. 上腔静脉
B. 下腔静脉
C. 肺静脉
D. 心静脉
1.短跑技术主要包括【 】技术。
A. 起跑、起跑后的冲刺跑、途中跑、终点跑
B. 加速跑、途中跑、终点跑、冲刺跑
C. 起跑、起跑后的加速跑、途中跑、终点跑
D. 起跑、途中跑、途中跑的加速跑、冲刺跑
2.下列属于男子十项全能第一天比赛项目的是【 】
A. 铅球
B. 标枪
C. 110米跨栏跑
D. 撑竿跳高
3.运动动机的强化功能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运动行为,还能够促进运动行为具有【 】
A. 稳定的内容
B. 合理的内容
C. 准确的内容
D. 动态的内容
4.跨越式跳高助跑倒数三步的比例是【 】
A. 小、大、中
B. 大、中、小
C. 小、中、大
D. 小、小、大
5.【 】的颁布标志着中国体育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使体育完全纳入法治轨道。
A. 《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
B. 《社会体育指导员等级制度》
C. 《运动员等级制度》
D. 《裁判员等级制度》
6.适用于治疗急性闭合性软组织损伤早期的疗法有【 】
A. 热敷法
B. 冷敷法
C. 石蜡疗法
D. 红外线疗法
7.大强度力量训练对肌纤维横断面积的影响表现为【 】
A. 可使两类肌纤维都出现肥大
B. 对肌纤维横断面积无影响
C. 快肌纤维出现选择性肥大
D. 慢肌纤维出现选择性肥大
8.适宜的锻炼强度应该在50%~80%,对应的脉搏频率应在【 】
A. 90~130次/分
B. 110~150次/分
C. 110~160次/分
D. 120~180次/分
9.走和跑的区别在于【 】
A. 跑的速度快,走的速度慢
B. 跑时身体重心起伏大,走时身体重心起伏小
C. 跑的步幅大,走的步幅小
D. 跑时身体有腾空,走时身体没有腾空
10.身体内缺【 】,会造成甲状腺肥大(就是俗称的大脖子病)。
A. 氟
B. 氯
C. 溴
D. 碘
11.【 】主要取决于感受器的敏感程度(兴奋阈值的高低)、中枢延搁时间的长短和效应器(肌组织)的兴奋性。
A. 动作速度
B. 位移速度
C. 练习速度
D. 反应速度
12.情景教学法最适宜使用的学段是【 】
A. 小学低年级
B. 小学高年级
C. 初中阶段
D. 高中阶段
13.学生肌肉拉伤后【 】小时,视病情换药、做按摩、理疗和热敷。
A. 12
B. 48
C. 24
D. 36
14.原地双手低手传、接球适用于在【 】战术配合下运用。
A. 进攻
B. 防守
C. 掩护
D. 突分
15.在不同竞技项目的比赛中,运动员竞技表现受对手竞技表现影响的大小是不同的,以下哪个项目运动员自身的竞技表现受对手影响最大?【 】
A. 跳远
B. 体操
C. 举重
D. 篮球
16.下列不属于足球脚背正面踢球的特点是【 】
A. 踢球腿摆幅大
B. 摆速快
C. 出球方向变化较多
D. 踢球力量大
17.在运动生理学中,【 】又称合成代谢,是指生物体不断地把体外环境中获取的营养物质转变成自身的组成物质,并且储存的变化过程。
A. 代谢作用
B. 分解作用
C. 异化作用
D. 同化作用
18.三维体育观又称人文体育观,重点强调的是社会价值,它的三个维度是【 】
A. 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
B. 生理健康、心理健康、体育文化
C. 竞技体育、娱乐体育、体育健康
D. 健康教育、社会适应、生理健康
19.太极拳、气功属于【 】
A. 有氧运动
B. 力量性运动
C. 伸展运动
D. 速度性运动
20.下列关于接力跑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第一棒采用蹲踞式起跑,接力棒不得触及起跑线和起跑线前的地面
B. 上挑式传接棒方法的优点是接棒人手臂动作自然,容易掌握
C. 传棒人手持接力棒若在接力区掉落,可由接棒人重新拾起
D. 第四棒应为全队实力最强者
1.广播操教学时,最宜采用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
A. 全班集体教学
B. 分组轮换
C. 分组不轮换
D. 班内个别指导
2.体育教学主要在体育场馆进行,教学环境开放,教学空间较大,需要实施控制的因素较多,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情况采用不同的方法教学主要体现了【 】
A. 体育教学组织更加复杂
B. 教学经常在相对自由的集体活动中展开
C. 体育教学具有锻炼学生身体的目的性
D. 教学活动主要在身体活动中进行
3.体育教学的最终目的是【 】
A. 提高竞技能力
B. 创造优异运动成绩
C. 提高健康水平
D. 学习运动技术
4.影响跳远成绩的主要因素是【 】
A. 踏跳与助跑的结合
B. 腾起的高度
C. 腾空姿势
D. 助跑速度
5.下列最适合采用分解教学方法的是【 】
A. 简单且不能合理分解的动作
B. 简单且能合理分解的动作
C. 复杂且不能合理分解的动作
D. 复杂且能合理分解的动作
6.间歇重复练习法的特点是对【 】予以适当控制。
A. 运动负荷
B. 练习形式
C. 练习后的休息
D. 完成动作的方法
7.【 】是以氨基酸为基本单位构成的生物高分子,是组成人体一切细胞、组织的重要成分。
A. 纤维素
B. 蛋白质
C. 糖类
D. 脂类
8.学校组织篮球赛,共九个队。先采用分两组单循环比赛,取小组前两名,再打交叉赛,最后同名次决赛,决定前四名名次,一共要打【 】场比赛。
A. 16
B. 20
C. 22
D. 18
9.骨髓存在于骨髓腔和骨松质的网眼内,分为【 】
A. 红骨髓和蓝骨髓
B. 红骨髓和绿骨髓
C. 蓝骨髓和黄骨髓
D. 红骨髓和黄骨髓
10.下列选项中,属于选编体育教学内容的原则之一的是【 】
A. 一致性与机动性相结合的原则
B. 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
C. 理论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
D. 统一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的原则
11.按照标准的篮球架高度,小学生很难将球投进篮筐,无法体验得分的乐趣。为了让学生充分体验投篮和扣篮的乐趣,下列最有效的教学手段是【 】
A. 减轻篮球重量
B. 缩小篮球场
C. 降低篮球架高度
D. 学生反复练习
12.【 】是学生对体育学习和锻炼活动所持有的认知评价、情感体验和行为意向的综合表现。
A. 体育兴趣
B. 体育动机
C. 体育行为
D. 体育态度
13.在体育课教学开始阶段,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各种表现进行评价,属于【 】
A. 诊断性评价
B. 形成性评价
C. 激励性评价
D. 水平性评价
14.下列选项中,属于肌肉动力性工作的是【 】
A. 向心工作
B. 支持工作
C. 加固工作
D. 固定工作
15.小学阶段篮球的教学以基本动作和基本技术为主,而原地双手胸前投篮是最基本的投篮方法,下列关于该投篮方法相关动作要点说法有误的是【 】
A. 双手持球于胸前,肘关节自然下垂
B. 两脚前后或左右开立,两膝微屈,重心落在两脚之间
C. 投篮时,两脚蹬地两臂向前上方伸岀,同时两腕外旋,拇指、食指用力拨球
D. 球出手后,身体随投篮出手方向自然伸展
16.运动员竞技能力构成因素决定了田径训练的主要内容,即【 】训练。
A. 身体、技术、战术、综合
B. 身体、技术、心理、综合
C. 身体、技术、战术、心理
D. 技术、战术、心理、综合
17.跳远录取前8人参加后三次决赛,其决赛顺序应【 】
A. 按原顺序进行比赛
B. 成绩差的在先
C. 重新抽签进行比赛
D. 成绩好的在先
18.《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学习评价的方法是【 】
A. 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
B. 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
C. 相对性评价与绝对性评价相结合
D. 以上都正确
19.奥林匹克运动的格言【 】,充分表达奥林匹克运动不断进取、永不满足的奋斗精神和不畏艰险、敢攀高峰的拼搏精神。
A. “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
B. “相互了解、友谊、团结和公平竞争”
C. “团结、友谊、进步”
D. “重要的不是第一名,而是参与其中”
20.女子篮球在1976年第21届【 】奥运会上成为正式比赛项目。
A. 柏林
B. 伦敦
C. 蒙特利尔
D. 罗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