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太极拳是一种柔和、缓慢、轻灵的拳术,以下不属于太极十三势的是【 】
A. 捋 B. 靠
C. 蹬 D. 按
2.根据游戏的教育作用和特点将游戏分为两大类,分别是创造性游戏、【 】
A. 传统游戏 B. 体育游戏
C. 有规则游戏 D. 民间游戏
3.终点冲刺跑是临近终点的一段【 】
A. 耐久跑 B. 途中跑
C. 加速跑 D. 快速跑
4.人体安静时,最主要的供能物质是【 】
A. CP B. 脂肪
C. 糖 D. 蛋白质
5.撑竿跳高属于【 】动作系统。
A. 周期性 B. 非周期性
C. 混合性 D. 不固定
6.排球比赛中,当处于准备姿势时,身体重心应【 】
A. 升高并落于全脚掌 B. 升高并落于前脚掌
C. 降低并落于全脚掌 D. 降低并落于前脚掌
7.排球防守战术中,6号位队员跟进防吊球及前区球的防守阵型为【 】
A. 边跟进 B. 心跟进
C. 内撤 D. 双卡
8.生长激素是由哪个腺体分泌的?【 】
A. 甲状腺 B. 肾上腺
C. 性腺 D. 垂体
9.下列属于短跑的比赛项目是【 】
A. 400米 B. 800米
C. 1000米 D. 1500米
10.篮球的运球(以右手运球为例)先向对手左侧快速运球,当对手左移时,右手拍击球的右侧上方,使球落在左脚前方,同时右脚蹬地并侧身跨向防守者的右侧,左手顺势拍按球前行,此为【 】
A. 同侧步运球 B. 体前换手变向运球
C. 突破运球 D. 转身运球过人
1.下列哪项不是贯彻动机激励原则的训练要点?【 】
A. 加强训练的正确价值观教育和目的性教育
B. 满足运动员的合理需求
C. 正确的运动动机
D. 注意负荷内容的合理结构
2.下列哪一项不是骨组织的组成成分?【 】
A. 骨细胞 B. 胶原纤维
C. 无机盐 D. 弹性纤维
3.下列不属于篮球防守技术基础配合的是【 】
A. 策应配合 B. 交换配合
C. 挤过配合 D. 夹击配合
4.吸烟对人体健康造成较大伤害,以下关于吸烟的危害与体育运动的关系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结合,造成血液携氧能力下降,心肺能力下降
B. 尼古丁使吸烟者成瘾
C. 烟焦油沉积于肺,诱发癌变
D. 吸烟使身体兴奋,提高运动能力
5.有一位体育教师品行不良,在自己情绪不好时常侮辱学生,影响恶劣,一次课中将学生踢伤。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应【 】
A. 给予行政处分 B. 解聘
C. 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D. 承担民事责任
6.在热的环境中运动会造成正的热平衡,而使体温升高,从事体育运动的最佳体温是【 】,骨骼肌的温度是【 】
A. 38.5℃;36.5℃ B. 39.5℃;38.5℃
C. 38.0℃;37.2℃ D. 37.2℃;38.0℃
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路:学生前后重叠成一行叫路
B. 翼:指队伍的两端
C. 列:学生左右并列成一排叫列
D. 基准学生:每一排的排头称为基准学生
8.运动系统由骨、骨连结和骨骼肌组成,约占成人体重的【 】,无论是简单的手足动作还是复杂的全身动作,都是以骨为杠杆、关节为枢纽、骨骼肌收缩为动力来实现的。
A. 40%~50% B. 50%~60%
C. 60%~70% D. 70%~80%
9.学生直接从事各种身体练习,进行运动学习是【 】的主要特点。
A. 体育课程 B. 课外体育活动
C. 课余体育竞赛 D. 体育教学
10.运动处方健身锻炼主要是采用【 】
A. 有氧运动 B. 无氧运动
C. 有氧与无氧相结合的运动 D. 身体训练
1.田径运动中,运动员应该按【 】方向跑进。
A. 顺风 B. 逆风
C. 顺时针 D. 逆时针
2.义务教育阶段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目标中,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的目标包括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学会调控情绪的方法、形成合作意识与能力、【 】
A. 关注体育的安全问题 B. 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
C. 了解健康的生活方式 D. 具有良好的体育道德
3.直观教学法是指在体育教学中【 】
A. 运用各种语言,指导学生掌握学习内容进行练习的一种教学方法
B. 借助视觉、听觉、肌肉本体感觉等感官感知动作的一种教学方法
C. 指从动作开始到结束,不分部分和段落完整进行教学的方法
D. 是指根据教学任务,有目的地反复做某一动作的教学方法
4.体育教学目标的功能有【 】
A. 激励功能、定向功能、评价功能 B. 激励功能、基本功能、评定功能
C. 辅助功能、定向功能、评价功能 D. 辅助功能、基本功能、评定功能
5.新课程标准要求水平二的3、4年级学生要了解体能的构成,如知道心肺耐力、力量、柔韧性、【 】、速度、灵敏性是体能的组成部分。
A. 平衡 B. 协调
C. BMI D. 身体成分
6.我国学校体育课生理负荷的平均心率标准是【 】
A. 100~120次/分 B. 120~140次/分
C. 140~160次/分 D. 160~180次/分
7.可绕三个基本轴运动的关节是【 】
A. 髋关节 B. 肘关节
C. 膝关节 D. 桡腕关节
8.人在单位时间内流经肺毛细血管的血量为【 】
A. 肺通气量 B. 肺血流量
C. 肺泡通气量 D. 最大吸氧量
9.体育与健康课程确定教学内容时数比例的原则是实践性原则、灵活性原则、【 】原则。
A. 差异性 B. 全面性
C. 知识性 D. 综合性
10.葡萄糖进入肌肉细胞后不能进行的代谢是【 】
A. 糖异生 B. 糖原合成
C. 有氧氧化 D. 糖酵解
1.在运动技能学习过程中,迁移表现最强的是【 】
A. 右手—左手的迁移 B. 右手—左脚的迁移
C. 左手—右脚的迁移 D. 右脚—右手的迁移
2.体育教学中的“主导”指的是【 】
A. 教材 B. 教师
C. 教学手段 D. 学生
3.下列肌肉中可通过正压腿练习发展其伸展性的是【 】
A. 股四头肌 B. 腹直肌
C. 股二头肌 D. 胸大肌
4.短跑教学中,教师在距起点十米处设置了一条低于学生身高的橡皮筋,其目的是提高【 】
A. 起跑技术 B. 加速跑技术
C. 途中跑技术 D. 冲刺跑技术
5.下列属于健美操低冲击力步伐的是【 】
A. 迈步类 B. 交替起跳类
C. 单腿起跳类 D. 半蹲类
6.足球运动员按照规则的规定用双手将球掷入场内预定目标的动作方法叫作【 】
A. 球门球 B. 任意球
C. 掷界外球 D. 角球
7.足球脚背内侧踢定位球时,应击球的【 】
A. 侧中部 B. 侧下部
C. 后中部 D. 后下部
8.某学生因溺水被救,两名施救者及时施救,在对其做胸外心脏按压时,每做【 】次胸外心脏按压,做2次口对口人工呼吸。
A. 20 B. 30
C. 15 D. 40
9.排球的“中一二”进攻战术是指【 】
A. 2号传球给3号和4号 B. 3号传球给2号和4号
C. 1号传球给2号和3号 D. 2号传球给1号和4号
10.各项目训练中不仅要通过身体训练发展体能,也要通过【 】训练不断提高完善运动技能。
A. 技术 B. 战术
C. 心理 D. 智能
1.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效果主要体现在学生对【 】知识的掌握、运动技能的习得、体能的增强和学校行为的变化等方面。
A. 体育竞赛 B. 运动安全
C. 运动技术 D. 体育与健康
2.下列哪项规律是体育教学的特殊规律?【 】
A. 认知规律 B. 社会制约性规律
C. 人体机能适应性规律 D. 学生身心发展规律
3.爬泳练习时,手臂划水动作属于【 】
A. 等动收缩 B. 等长收缩
C. 向心收缩 D. 离心收缩
4.承担生理负荷的极限性是【 】的特点之一。
A. 学校体育 B. 群众体育
C. 运动训练 D. 社会体育
5.在重大国际体育赛事中,获取经济效益最多的是【 】
A. 门票 B. 赞助
C. 电视转播权 D. 广告
6.后滚翻时,身体依次着垫的部位是【 】
A. 臀部、腰、后背 B. 臀部、腰、后背、头
C. 臀部、后背、头 D. 腰、后背、头
7.篮球比赛中,当犯规【 】后,会被罚下场。
A. 两次 B. 三次
C. 四次 D. 五次
8.在田径教学中,学生学习动作技能要经历一个由不会到会,由泛化到分化,再到【 】的发展过程。
A. 基本掌握 B. 熟练掌握
C. 巩固提高 D. 熟练运用
9.接力跑的技术重点是传接棒技术和【 】的衔接。
A. 速度 B. 弧度
C. 同伴 D. 时机
10.下面最能体现学生主体,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教学方法是【 】
A. 发现法 B. 演示法
C. 示范法 D. 讲解法
1.篮球战术中,进攻队员背对或侧对球篮接球后,通过多种传球方式与外线队员的空切、绕切相结合,借以摆脱防守、创造各种里应外合进攻机会的配合方法是【 】
A. 掩护配合 B. 传切配合
C. 突分配合 D. 策应配合
2.武术五种步型的组合练习简称“五步拳”,动作组合顺序是弓步冲拳—弹腿冲拳—马步架打—【 】
A. 歇步盖打—提膝仆步穿掌—虚步挑掌 B. 提膝仆步穿掌—歇步盖打—虚步挑掌
C. 虚步挑掌—提膝仆步穿掌—歇步盖打 D. 歇步盖打—虚步挑掌—提膝仆步穿掌
3.儿童少年运动系统的特点是【 】
A. 骨骼中有机物多、无机盐少、不易骨折、不易变形
B. 骨骼中有机物多、无机盐少、易骨折、易变形
C. 肌肉中有机物多、水分多、不易疲劳、不易恢复
D. 关节的灵活性好、稳固性差
4.低于标准体重的10%~19%,在胖瘦评定中被称为【 】
A. 正常范围 B. Ⅰ度肥胖
C. Ⅱ度消瘦 D. Ⅰ度消瘦
5.成年人全身有206块骨,按其所在部位可分为【 】两部分。
A. 中轴骨和长骨 B. 中轴骨和颅骨
C. 中轴骨和附肢骨 D. 中轴骨和躯干骨
6.肺活量体重指数=【 】
A. 肺活量/体重 B. 肺活量+体重/2
C. 体重×肺活量 D. 体重/肺活量
7.足球脚背正面踢球时,当摆动腿以髋关节为轴,大腿带动小腿由后向前摆时,小腿的加速前摆时间是【 】
A. 膝盖接近球的垂直上方时
B. 摆动腿后摆时膝盖超过球的垂直上方时
C. 膝盖摆到球的内侧垂直上方时
D. 膝盖接近球的斜上方时
8.100米预赛成绩第5、6名的运动员,在复赛时抽签排定道次为【 】
A. 1、2 B. 3、4
C. 5、6 D. 7、8
9.创编徒手体操和轻器械体操有多种要素。下列不属于创编要素的是【 】
A. 时间要素 B. 动作要素
C. 音乐要素 D. 审美要素
10.运动负荷又叫运动量,包括负荷量和【 】
A. 练习密度 B. 练习强度
C. 负荷强度 D. 教学容量
1.根据公式推算,年龄为14岁的初二学生最大心率为【 】
A. 205次/分 B. 206次/分
C. 215次/分 D. 216次/分
2.在羽毛球技术中,【 】技术具有球速快、擦网过、飞行弧线平的特点。
A. 推球 B. 挡球
C. 挑球 D. 抽球
3.运动技能形成的第二阶段是【 】
A. 运动技能稳定阶段 B. 运动技能获得阶段
C. 运动技能自动化阶段 D. 运动技能改正阶段
4.《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修订版)》小学阶段各年级必测项目为【 】
A. 50米跑、坐位体前屈、50×8往返跑
B. 50米跑、一分钟跳绳、一分钟仰卧起坐
C. 坐位体前屈、一分钟跳绳、一分钟仰卧起坐
D. 50米跑、坐位体前屈、一分钟跳绳
5.运动系统中骨的分类,按形态可分为【 】四类。
A. 长骨、短骨、肱骨和不规则骨 B. 长骨、肱骨、扁骨和不规则骨
C. 长骨、短骨、扁骨和不规则骨 D. 长骨、短骨、扁骨和肱骨
6.确立健康生活方式的正确模式为【 】
A. “塑造、强化、验证”模式 B. “归纳、溯因、演绎”模式
C. “学习、信念、行为”模式 D. “计划、监控、调节”模式
7.50米跑测试中,学生在单位时间内移动的距离称为【 】
A. 动作速度 B. 反应速度
C. 位移速度 D. 力量速度
8.篮球比赛中,不是因身体接触而发生的犯规是【 】
A. 侵人犯规 B. 技术犯规
C. 违反体育道德犯规 D. 防守犯规
9.下列不属于体育游戏按进行的形式分类的是【 】
A. 接力游戏 B. 追逐游戏
C. 儿童游戏 D. 角斗游戏
10.足球脚内侧踢球的击球部位为【 】
A. 后部 B. 后中部
C. 后外侧 D. 中部
1.在排球比赛中,后排队员在哪一位置起跳扣球才符合规则要求?【 】
A. 在三米线内起跳 B. 在三米线外起跳,起跳时可以踩线
C. 在比赛场上任何地方起跳 D. 在三米线外起跳,起跳时不能踩线
2.正式网球比赛,男子采用【 】制,女子采用【 】制。
A. 三盘两胜;三盘两胜 B. 三盘两胜;五盘三胜
C. 五盘三胜;三盘两胜 D. 五盘三胜;五盘三胜
3.以下哪种竞赛体制适合参赛队不多,而竞赛时间较长时采用?【 】
A. 单循环制 B. 单淘汰制
C. 混合制 D. 双淘汰制
4.武术套路运动主要内容包括:拳术、器械、对练和集体演练,其中集体演练是【 】人以上的徒手或器械集体演练。
A. 五 B. 六
C. 七 D. 八
5.标准篮球架的篮筐离地高度为【 】米。
A. 2.90 B. 2.95
C. 3.05 D. 3.15
6.体育教学设计中,学情分析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其核心内容是【 】
A. 班级的人数构成 B. 学生的学习起点
C. 学生的兴趣爱好 D. 学生的身高体重
7.健美操队形设计最基本且首要的要求是【 】
A. 变化流畅 B. 对比鲜明
C. 构图清晰 D. 结合新颖
8.人体身高一天内有1~2厘米左右的波动,身高最高的时间段是【 】
A. 早晨起床 B. 中午12点
C. 下午16点 D. 晚上睡前
9.下列关于接力跑的关键技术环节,叙述错误的是【 】
A. 接力跑根据传接棒的方式不同分为上挑式和下压式
B. 上挑式的优势是接棒人向后伸手动作比较自然,易掌握
C. 下压式的缺陷为需要调整手握接力棒的位置,影响速度
D. 若为4×100米接力赛,第四棒宜选择短跑成绩最好、冲刺能力最强的队员
10.【 】一般是指一节课教与学内容的合理顺序,各练习之间的有机联系及时间分配。
A. 体育课密度 B. 体育课结构
C. 体育课组织形式 D. 体育课负荷
1.《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具有良好的体育道德”属于以下哪个领域目标?【 】
A. 运动参与 B. 运动技能
C. 身体健康 D. 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
2.在篮球运动中,为提高命中率,篮球单手肩上投篮出手时,手指应拨球,使球产生【 】
A. 前旋 B. 后旋
C. 左旋 D. 右旋
3.在不同竞技项目的比赛中,运动员竞技表现受对手竞技表现影响的大小是不同的,以下哪个项目运动员自身的竞技表现受对手影响最大?【 】
A. 跳远 B. 体操
C. 举重 D. 篮球
4.肌肉在收缩产生张力的同时被拉长的收缩被称为【 】
A. 向心收缩 B. 离心收缩
C. 等张收缩 D. 等动收缩
5.骨质是骨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由【 】和骨密质构成。
A. 骨膜 B. 神经
C. 骨髓 D. 骨松质
6.【 】是为了实现体育教学目标而计划、实施的,使学生掌握体育知识与运动技能,并接受各种体育道德和行为教育的教学程序。
A. 体育教学内容 B. 体育教学过程
C. 体育教学方法 D. 体育教学设计
7.以直观感知为主的体育教学方法是【 】
A. 游戏法、讲解法、情景法 B. 讲解法、问答法、讨论法
C. 分解练习法、完整练习法、循环练习法 D. 示范法、演示法、保护与帮助法
8.在短距离跑技术中,“预备”环节应【 】
A. 吸口气,从容抬臀部略高于肩,肩部略过起跑线
B. 全身自然放松,踏上起跑器,目视前下方
C. 两手迅速推离地面,积极蹬摆
D. 两脚前后开立,上体直立,屈膝下沉
9.膝跳反射是简单的反射,其反射弧需要几个神经元?【 】
A. 多个 B. 3个
C. 2个 D. 1个
10.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提出了【 】的教学原则,被誉为“近代学校体育之父”。
A. 适应规律 B. 适应自然
C. 适应环境 D. 适应身心
1.按示范的速度,可以把示范分为慢速示范和【 】
A. 高位示范 B. 低位示范
C. 侧面示范 D. 常速示范
2.细胞内氧化、储能和供能的场所是【 】
A. 中心体 B. 高尔基复合体
C. 线粒体 D. 溶酶体
3.练习轨迹是指进行练习时【 】
A. 身体或身体某部分移动的路线 B. 练习的形式
C. 身体姿势 D. 器械运动的路线
4.体育与健康知识与技能学习成绩的评定内容不包括【 】
A. 对体育与健康的认识 B. 体育与健康知识和方法的掌握与运用
C. 专项运动技能的掌握与运用情况 D. 学生在体育课上的出勤与表现
5.运动密度(又称为练习密度)是【 】
A. 指各项活动运用的时间与上课时间的比例
B. 指各项活动合理运用的时间与上课时间的比例
C. 指某一项目的练习时间与上课时间的比例
D. 指练习时间与实际上课的总时间的比例
6.根据《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各年级学生测试的基本指标不包括【 】
A. 坐位体前屈 B. 50m跑
C. 肺活量 D. 1分钟跳绳
7.下列各项均为呼吸道传染病的是【 】
A. 流行性感冒和腮腺炎 B. 霍乱和细菌性痢疾
C. 沙眼和疟疾 D. 乙型肝炎和肺结核
8.学校体育工作的核心是指【 】
A. 体育教学 B. 课外活动
C. 课外训练 D. 课外竞赛
9.影响骨生长的内因是【 】
A. 食物 B. 机械力
C. 激素 D. 体育锻炼
10.运动解剖学规定人体有【 】个互相垂直的基本轴,描述人体或环节运动时一般都以绕这【 】个轴进行转动。
A. 二;二 B. 三;三
C. 四;四 D. 五;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