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羽毛球决胜局比赛中,当一方首先到达【 】时,双方必须交换场区。
A.7分
B.8分
C.11分
D.15分
2.运动技能学习方面要求,在小学阶段要注意【 】游戏学习,发展学生的基本运动能力。
A.娱乐
B.情境
C.体育
D.比赛
3.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所指的体能的评定与以往体育课中的【 】的考核是既有联系又有明显差别的。
A.身体素质与身体条件
B.身体条件与运动能力
C.身体素质与运动能力
D.身体素质与运动成绩
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心肺耐力测试项目的是【 】
A.12分钟耐力跑测试
B.仰卧起坐测试
C.1分钟台阶测试
D.1英里步行测试
5.运动中腹痛发生率较高的运动项目是【 】
A.100米跑
B.三级跳远
C.跳高
D.1500米跑
6.水平一1、2年级学习目标,要求学生能够在新的合作环境中愉快地进行体育活动和体育【 】,与同学友好相处。
A.分享
B.游戏
C.健身
D.探究
7.徒手体操教学显示前后动作时,应采用的示范面是【 】
A.镜面示范
B.正面示范
C.侧面示范
D.背面示范
8.运动解剖学规定人体有【 】个互相垂直的基本轴,描述人体或环节运动时一般都以绕这【 】个轴进行转动。
A.二;二
B.三;三
C.四;四
D.五;五
9.起跑后的加速跑的主要任务是【 】
A.尽快达到最高速度
B.保持最高速度
C.摆脱静止状态
D.为冲过终点做准备
10.第一届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是【 】年在希腊举行的。
A.1890
B.1894
C.1896
D.1900
11.在卧推动作中,肩关节绕冠状轴进行的是【 】
A.旋内、旋外运动
B.外展、内收运动
C.屈、伸运动
D.环转运动
12.体育课教案设计时,教学目标陈述所表达的是【 】
A.教师的教学行为
B.学生的学习过程
C.教学过程
D.学生的学习行为
13.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在小学阶段,要注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使学生在【 】中体验到乐趣。
A.身体锻炼
B.体育学习
C.游戏活动
D.技术教学
14.铁人三项是指【 】
A.游泳、射击、自行车
B.游泳、自行车、长跑
C.自行车、射击、马拉松
D.游泳、自行车、障碍跑
15.测定体育课的密度时,要求学生跑步捡回器材的时间应作为【 】
A.组织措施
B.休息时间
C.练习时间
D.教导时间
16.发球时,乒乓球拍后仰向前正方向发力所击出的球具有【 】性能。
A.下旋
B.飘球
C.上旋
D.侧旋
17.根据动作的技术结构,可把体操中的技巧动作分为平衡动作和【 】
A.用力动作
B.摆动动作
C.翻腾动作
D.抛接动作
18.【 】是指将完整的技术动作或战术配合过程合理地分成若干个环节或部分,然后按环节或部分分别进行训练的方法。
A.间歇训练法
B.重复训练法
C.循环训练法
D.分解训练法
19.【 】有很大的实用性价值,多为武装泅渡、军事侦察、救护溺水者或水中拖运物品时采用。
A.仰泳
B.自由泳
C.蛙泳
D.侧泳
20.体育教学中,依据学校的物质条件,教师能力及学术实际情况等来选择教学内容,所遵循的原则是【 】
A.科学性原则
B.统一性原则
C.可行性原则
D.趣味性原则
1.余弦丈量法只要有一个丈量的基准点,就可以计算和向外丈量各条分道上所需要的位置,也称【 】
A.直接丈量法
B.经纬仪丈量法
C.正弦丈量法
D.放射丈量法
2.《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修订版)》小学阶段各年级必测项目为【 】
A.50米跑、坐位体前屈、50米×8往返跑
B.50米跑、一分钟跳绳、一分钟仰卧起坐
C.坐位体前屈、一分钟跳绳、一分钟仰卧起坐
D.50米跑、坐位体前屈、一分钟跳绳
3.在足球比赛掷界外球时,哪种行为会被裁判判定为犯规?【 】
A.掷球前附加助跑
B.掷球时脚在地上滑动
C.掷球时动作有明显的停顿
D.掷球时脚踩线
4.4×100米接力跑比赛中反应速度快且善于跑弯道的运动员更适合跑【 】
A.第一棒
B.第二棒
C.第三棒
D.第四棒
5.某体育教师上游泳课,也正在向学生讲解爬泳的手臂动作,爬泳手臂入水的顺序为【 】
A.上臂→肘→前臂→手
B.肘→前臂→上臂→手
C.前臂→肘→手→上臂
D.手→前臂→肘→上臂
6.下列不属于骨杠杆类别的是【 】
A.费力杠杆
B.平衡杠杆
C.省力杠杆
D.速度杠杆
7.新课程标准要求水平二的3、4年级学生要了解体能的构成,如知道心肺耐力、力量、柔韧性、【 】、速度、灵敏性是体能的组成部分。
A.平衡
B.协调
C.BMI
D.身体成分
8.在乒乓球比赛中,提高击球质量的方法不包括【 】
A.把球打慢
B.把球打准
C.把球打狠
D.把球打转
9.体育教师应具备的特殊能力是指【 】
A.运动能力
B.思维能力
C.记忆能力
D.观察能力
10.青少年运动性猝死最常见的病因是【 】
A.中暑
B.脱水
C.心源性猝死
D.脑源性猝死
11.肌糖原储量增多时,更有利于提高哪一项目的运动成绩?【 】
A.跳远
B.中长跑
C.举重
D.推铅球
12.标准篮球场地的长、宽是多少?【 】
A.26米、14米
B.28米、15米
C.28米、16米
D.28米、17米
13.体育教学目标的功能有【 】
A.激励功能、定向功能、评价功能
B.激励功能、基本功能、评定功能
C.辅助功能、定向功能、评价功能
D.辅助功能、基本功能、评定功能
14.实施体育教学最基本的要求,是保持体育教学性质的最基本要素,是判断体育教学质量的基本标准的是【 】
A.体育教学原则
B.体育教学目标
C.体育教学方法
D.体育教学要素
15.拉伤是运动中常见的一种运动损伤,体育课上一旦发生肌肉轻微拉伤,不能立即【 】
A.按摩
B.冷敷
C.抬高肢体
D.加压包扎
16.排球在发飘球时击球的用力【 】
A.短促突然
B.一直送出去
C.持续用力
D.慢而缓
17.助跑是跳远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关于跳远技术中的助跑,说法错误的是【 】
A.助跑速度要快
B.要准确地跑上跳板
C.步长和步频要稳定,不随意变化
D.保持曲线跑进
18.五禽戏模仿的五种动物是【 】
A.虎、鹿、熊、猿、鸟
B.虎、鹿、熊、鸟、猴
C.鹿、熊、猿、虎、鹤
D.虎、鹿、熊、猴、鹤
19.夏季奥运会和冬季奥运会都是每四年一届,2016夏季奥运会和2022年冬季奥运会分别在哪个国家举行?【 】
A.俄罗斯、中国
B.巴西、韩国
C.英国、中国
D.巴西、中国
20.在足球比赛中,当裁判员以两臂斜下伸,掌心向前,做连续前摆动作时,判罚是【 】
A.角球
B.越位
C.继续比赛
D.警告或罚令出场
章节题库,历年真题,模拟试卷,名师题库,试题解析
1.学生进行投掷练习时,有效、安全的措施包括【 】
①充分的准备活动②统一指令投出③对面投掷的组织形式④统一拾捡器材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2.体育课程资源的特点是多样性、潜在性和【 】
A.合理性
B.灵活性
C.多质性
D.隐蔽性
3.前庭蜗器俗称耳,其中外耳包括【 】三个部分。
A.耳郭、听小骨和鼓膜
B.耳道、听小骨和鼓膜
C.耳鼓、鼓室和鼓膜
D.耳郭、外耳道和鼓膜
4.在一场足球比赛中,同一名球员得到第【 】次黄牌警告,会被红牌罚出场。
A.一
B.二
C.三
D.四
5.下列多用于肘、膝、踝关节处的绷带包扎法是【 】
A.环形包扎法
B.螺旋形包扎法
C.转折形包扎法
D.“8”字形包扎法
6.人体腾空后,人体的运动轨迹在没有外力作用的情况下【 】
A.不能改变
B.可以改变
C.随时改变
D.视情况而定
7.篮球体前变向换手运球时,右手按拍球的【 】
A.左侧
B.右侧
C.右后上方
D.前方
8.中华人民共和国获得第一个乒乓球男子世界冠军的是【 】
A.容国团
B.庄则栋
C.蔡振华
D.徐寅生
9.下列不属于队形变换的是【 】
A.分队走
B.合队走
C.并队走
D.交叉走
10.游泳救护中,胸外心脏按压定位在剑突以上哪个部位?【 】
A.1指
B.2指
C.3指
D.5指
11.排球比赛,发球队员发球过网时,球接触球网并落入对方场地中,此时应判为【 】
A.发球失误
B.发球无效
C.重新发球
D.发球得分
12.体育科学的学科属性是【 】
A.自然科学
B.人文科学
C.社会科学
D.综合科学
13.核心力量训练原则中,所谓“核心”就是指人体的中间环节。即【 】以下,【 】以上,包括盆骨内在的区域,是由腰、骨盆、髋关节形成的一个整体,包括许多块骨骼肌。
A.肩关节;踝关节
B.踝关节;髋关节
C.肘关节;髋关节
D.肩关节;髋关节
14.篮球比赛中,持球队员突破对手后,遇到对方补防或协防时,及时将球传给进攻位置最佳的同伴进行攻击的配合方法称为【 】
A.掩护配合
B.传切配合
C.突分配合
D.策应配合
15.以下哪种训练方式属于超等长训练?【 】
A.跳深练习
B.侧踢腿练习
C.游泳练习
D.马步站桩练习
16.在正规的田径比赛中,田赛中的跳跃项目有【 】个。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17.蹦床时翻转保持的平衡属于【 】
A.对称平衡
B.静态平衡
C.动态平衡
D.以上都不是
18.青少年速度发展的敏感期是【 】
A.8~9岁
B.10~13岁
C.14~15岁
D.16~17岁
19.遇到有人落水,需要救助时,在施救时,首先要选择【 】
A.大声呼救寻求更多人的帮助
B.脱掉鞋子下水救人
C.脱掉衣服下水救人
D.以物救人
20.ATP-CP系统是指【 】
A.乳酸能系统
B.有氧氧化系统
C.磷酸原系统
D.供能系统
1.羽毛球比赛时,下列情况中,不属于违例的是【 】
A.发球时,在击球的瞬间,整个球高于发球员的腰部
B.发球时,球没有落在规定的接发球区内
C.球触及球场、身体或衣服
D.发球员在接发球员未做好准备时发球
2.足球脚背正面踢球时,当摆动腿以髋关节为轴,大腿带动小腿由后向前摆时,小腿的加速前摆时间是【 】
A.膝盖接近球的垂直上方时
B.摆动腿后摆时膝盖超过球的垂直上方时
C.膝盖摆到球的内侧垂直上方时
D.膝盖接近球的斜上方时
3.体育教学中,为了更好地展示方向、路线变化复杂的动作,一般可采用的示范面为【 】
A.正面示范
B.侧面示范
C.背面示范
D.镜面示范
4.体育态度是学生对体育学习和身体锻炼活动所持有的【 】的综合表现。
A.认知评价、体育兴趣和行为意向
B.认知评价、体育兴趣和情感体验
C.体育兴趣、情感体验和行为意识
D.认知评价、情感体验和行为意向
5.近代跳远运动是在19世纪中叶形成的,第一次较正规的跳远比赛是【 】年在英国牛津大学举行的。
A.1896
B.1865
C.1860
D.1868
6.“身体偏离垂直面又不失去平衡的一种姿势”描述的是哪个体操动作?【 】
A.撑
B.桥
C.立
D.倾
7.关于《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等级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优秀:总分90分以上
B.良好:总分80~89.9分
C.一般:总分60~79.9分
D.不及格:总分59分以下
8.最合理的跳高过杆技术是【 】
A.剪式
B.跨越式
C.背越式
D.俯卧式
9.五年级第二学期中,教师需要制订的学习目标包括【 】
①水平目标 ②学期目标 ③单元目标 ④课时目标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10.运动技能的获得阶段被称为在形成运动技能三个过程中的【 】
A.泛化过程
B.分化过程
C.巩固过程
D.反馈过程
11.下列不属于击剑运动武器的是【 】
A.重剑
B.花剑
C.佩剑
D.实剑
12.【 】主要取决于感受器的敏感程度(兴奋阈值的高低)、中枢延搁时间的长短和效应器(肌组织)的兴奋性。
A.动作速度
B.位移速度
C.练习速度
D.反应速度
13.《体育与健康》是一门以【 】为主的课程,学生学习的结果主要体现在学生体能、技能和运动行为方面的改变。
A.分组学习
B.自主学习
C.技能学习
D.合作学习
14.面向全体学生的学校体育活动有【 】
①体育与健康课程 ②课外体育活动 ③课余体育训练 ④课余体育竞赛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5.初中生每天需要睡眠【 】
A.6小时
B.7小时
C.8小时
D.9小时
16.人体重要的钙、磷的储存库属于【 】
A.上皮组织
B.骨组织
C.肌组织
D.神经组织
17.有一位体育教师品行不良,在自己情绪不好时常侮辱学生,影响恶劣,一次课中将学生踢伤。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应【 】
A.给予行政处分
B.解聘
C.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D.承担民事责任
18.体育教学中,为突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纠正错误动作时可采用【 】
A.分解法
B.快速示范
C.常速示范
D.正误对比示范
19.《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是我国第一部体育法则,于【 】年10月1日起实施。
A.1949
B.1978
C.1995
D.1998
20.人体最复杂的关节是【 】
A.肩关节
B.肘关节
C.髋关节
D.膝关节
1.投掷练习中,当投掷力量不变时,控制【 】可提高投掷成绩。
A.初速度
B.出手角度
C.出手高度
D.用力时间
2.学校体育科学研究常用的方法有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和【 】
A.文献资料研究法
B.文学艺术研究法
C.文科格式研究法
D.体育文化研究法
3.各项目训练中不仅要通过身体训练发展体能,也要通过【 】训练不断提高完善运动技能。
A.技术
B.战术
C.心理
D.智能
4.以下对肌组织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由心肌纤维组成
B.都有明暗相同的模块
C.可分为骨骼肌、心肌、平滑肌三类
D.以上都不对
5.在体育课堂教学的构成要素中,起主体作用的是【 】
A.学生
B.教师
C.教材
D.课程标准
6.运动动机的强化功能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运动行为,还能够促进运动行为具有【 】
A.稳定的内容
B.合理的内容
C.准确的内容
D.动态的内容
7.学校体育的本质功能是育人,学校体育的其他功能包括【 】
A.文化功能、辐射功能、健身功能
B.文化功能、辐射功能、经济功能
C.文化功能、健身功能、经济功能
D.文化功能、娱乐功能、经济功能
8.下列关于接力跑的关键技术环节,叙述错误的是【 】
A.接力跑根据传接棒的方式不同分为上挑式和下压式
B.上挑式的优势是接棒人向后伸手动作比较自然,易掌握
C.下压式的缺陷为需要调整手握接力棒的位置,影响速度
D.若为4×100米接力赛,第四棒宜选择短跑成绩最好、冲刺能力最强的队员
9.技巧运动在大型比赛中,只进行【 】比赛。
A.自选动作
B.规定动作
C.单人
D.团体
10.跳高比赛中,试跳成功裁判员举【 】
A.白旗
B.红旗
C.黄旗
D.不举旗
11.【 】是武术教学中最常用的手段。
A.背面示范
B.侧面示范
C.正面示范
D.镜面示范
12.脑位于颅腔内,通常把中脑、脑桥、延髓称为【 】
A.小脑
B.脑干
C.端脑
D.间脑
13.下列关于运动处方的表述哪个是不正确的?【 】
A.运动处方是有医生开出的指导锻炼的处方
B.用处方的形式规定适当的运动种类、时间及频率,并指出运动中的注意事项
C.运动处方需因人而异
D.运动处方需根据医学检查资料结合生活环境条件和运动爱好制订
14.【 】能促进小肠黏膜对钙的吸收,促进骨组织钙化。
A.维生素A
B.叶酸
C.维生素D
D.膳食纤维
15.在国际足联、各洲际联合会或各国足球协会的管辖下,所举办的任何正式比赛,每一队最多可替换【 】球员。
A.3名
B.4名
C.5名
D.6名
16.运动创伤的愈合主要是【 】的功能。
A.结缔组织的再生能力
B.神经组织的再生能力
C.肌肉组织的再生能力
D.上皮组织的再生能力
17.大强度力量训练对肌纤维横断面积的影响表现为【 】
A.可使两类肌纤维都出现肥大
B.对肌纤维横断面积无影响
C.快肌纤维出现选择性肥大
D.慢肌纤维出现选择性肥大
18.体育运动中,常见的闭合性软组织损伤是【 】
A.擦伤
B.切割伤
C.刺伤
D.挫伤
19.中小学生体育态度的转变包括【 】两个方面。
A.方向和强度
B.方向和目标
C.强度和目标
D.认知和目标
20.《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课程的四个学习方面是【 】
A.运动动机、运动技能、运动成绩、运动评价
B.体育知识、运动技能、竞赛技巧、锻炼规范
C.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
D.体育人文、运动技能、人体科学、民族体育
1.晕车、晕船等现象是由于【 】
A.人体的前庭积极性差
B.人体的本体感觉较差
C.人体的脊髓反射较差
D.人体的姿势反射较差
2.脉搏为体表可触摸到的动脉搏动,平时脉搏的正常变动范围为每分钟【 】
A.40~60次
B.60~80次
C.60~100次
D.80~120次
3.单手肩上投篮时,最用力的拨球指应是【 】
A.拇指、无名指
B.中指、食指
C.食指、小指
D.拇指、食指
4.田径运动的4×100米接力比赛中,每个接力区的有效距离是【 】
A.10米
B.15米
C.20米
D.30米
5.肌肉痉挛处理方法不包括【 】
A.牵拉屈曲肌肉使其伸展
B.局部按摩冷敷
C.离开冷环境
D.喝盐开水
6.跳远沙坑的宽度最小为【 】米。
A.2.65
B.2.75
C.2.85
D.3
7.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具有较强的“开放性”、独特的“好奇心”和超常的“【 】”能力。
A.学习
B.动手
C.模仿
D.练习
8.在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中,游戏与竞赛活动多采用【 】分组。
A.合作型
B.友伴型
C.同质
D.异质
9.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在田径比赛中,凡不超过400米的径赛项目,均采用蹲踞式起跑
B.篮球比赛中持球队员身体部位触接端线或边缘均判出界
C.排球比赛中后排队员不得参与进攻
D.跳高比赛中,任何高度上只要连续3次试跳失败,即失去比赛资格
10.水是人体内含量最多的组成部分,人体若丢失水分多少以上,生命活动将无法维持?【 】
A.20%
B.25%
C.30%
D.35%
11.一天中人们锻炼的最佳时间为【 】
A.上午7:00-9:00
B.中午12:00-1:00
C.下午4:00-6:00
D.晚上7:00-9:00
12.径赛项目起跑后加速跑阶段的任务是【 】
A.使身体迅速摆脱静止状态
B.在最短时间内发挥出较高的跑速,迅速过渡到途中跑
C.运用合理的技术动作继续提高跑速
D.合理分配体力、最大限度地减少耗时
13.【 】是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有计划地指导学生学习,为达成体育教学目标和适应学生体育学习需要所采取的教学程序谋划和措施。
A.体育学习策略
B.体育教学评价
C.体育教学设计
D.体育教学策略
14.跨越式跳高技术由助跑、起跳、过杆与落地组成,其中助跑的任务是使人体获得向前运动的【 】
A.水平速度
B.角度
C.加速度
D.高度
15.排球比赛每个回合中,本方最多可以击球【 】次,就要将球击入对方场地(拦网触球也计算在内)。
A.2
B.3
C.4
D.5
16.下列肌肉中可通过正压腿练习发展其伸展性的是【 】
A.股四头肌
B.腹直肌
C.股二头肌
D.胸大肌
17.下列关于篮球防守战术夹击配合,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夹击配合是一种攻击性和破坏性极强的防守配合
B.夹击配合会给持球者造成巨大压力
C.夹击配合是两名防守队员靠拢协同防守突破的配合方法
D.夹击配合能有效地控制持球队员的活动,制造对方失误
18.运动过程中,将非糖物质转化为糖的主要器官是【 】
A.心脏
B.肾脏
C.骨骼肌
D.肝脏
19.体育教师的特殊语言是【 】
A.口令
B.专业术语
C.艺术语言
D.指挥语言
20.在足球比赛中,无论直接任意球还是间接任意球,在球未踢出之前,被罚队员必须离球【 】
A.11米
B.7.55米
C.9.36米
D.9.15米
1.课程目标体系三个层次的递进关系为课程目标、【 】、水平目标。
A.教学目标
B.领域目标
C.课时目标
D.内容目标
2.五指卷拢紧握为拳,其中【 】是手心的一面,也是五指弯的一面。
A.拳心
B.拳背
C.拳面
D.拳眼
3.身体练习在贯彻渐进性原则时,要遵循【 】
A.认识事物的规律
B.人体生理机能活动能力变化规律
C.动作技能形成规律
D.学习规律
4.在对方发球攻击性弱,发球威力不大,或是将球处理过网时宜采用的软式排球进攻打法是【 】
A.近网强攻
B.两次攻
C.远网调整攻
D.快攻
5.中国古代华佗创编的保健体操叫【 】
A.五禽戏
B.八段锦
C.艺术体操
D.易筋经
6.青少年肥胖除病理性之外,多数是由于过食而又缺乏运动所致。按标准体重计算,凡超过标准体重的【 】为肥胖。
A.30%
B.40%
C.45%
D.50%
7.下列体育活动中,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社会需要的是【 】
A.中长跑
B.五步拳
C.自行车
D.集体舞
8.武术“四击”技术中,技巧性最强的是【 】
A.手法
B.腿法
C.擒拿
D.跌摔
9.《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具有良好的体育道德”属于以下哪个领域目标?【 】
A.运动参与
B.运动技能
C.身体健康
D.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
10.广播操教学时,最宜采用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
A.全班集体教学
B.分组轮换
C.分组不轮换
D.班内个别指导
11.运动过程中,运动负荷常用的测定方法是【 】
A.手测脉搏
B.测肺活量
C.测血糖
D.测尿液
12.对体育过程结构的认识,经历了由运动教学的单一结构观到体育过程的三阶段结构观的过程,即【 】三阶段。
A.体育教学、运动实践、学习评价
B.体育教学、运动后恢复、学习评价
C.运动实践、运动后恢复、学习评价
D.体育教学、运动实践、运动后恢复
13.女生的胸廓、胸围、呼吸差均小于男生,呼吸肌弱,呼吸频率快,肺活量为男生的【 】
A.50%
B.60%
C.70%
D.80%
14.下列选项中,属于下呼吸道的一项是【 】
A.气管
B.鼻
C.咽
D.喉
15.一般情况下,细胞间的兴奋传递有【 】种情况。
A.一
B.两
C.三
D.四
16.人体有氧耐力水平的提高可通过“中央机制”和“外周机制”来实现。其中,“中央机制”是指【 】
A.心脏泵血功能
B.肌细胞的摄氧能力
C.中枢神经
D.肌细胞的耐乳酸能力
17.体育竞技与体育健身都需要坚持锻炼,两种锻炼的主要区别是【 】
A.运动时间
B.有氧或无氧
C.负荷强度大小
D.运动场地
18.体育课程教学中,场地器材布置要求有利于练习轮换的队伍调动和【 】
A.符合锻炼的卫生安全要求
B.方便教师易取易收
C.利于学生练习方便
D.利于个人教学方便
19.跑是基础性最强的运动项目,决定跑速的主要因素是【 】
A.起跑方式、加速度
B.起跑方式、步长
C.步频、步长
D.加速度、步长
20.为了赢得比赛胜利,篮球运动员应掌握的最重要进攻技术是【 】
A.运球
B.传接球
C.投篮
D.持球突破
1.通过练习【 】可以发展心肺耐力。
A.仰卧起坐
B.50米往返跑
C.俯卧撑
D.举哑铃
2.外部诱因是指能激起参与体育活动的【 】,它是引起体育活动、满足个体需要的外在刺激。
A.外部原因
B.外部因素
C.外部环境
D.外部条件
3.在双杠的支撑摆动动作中,应以【 】为轴摆动。
A.手
B.肩
C.髋
D.腰
4.在游泳比赛中,发令员应站在游泳池的侧面、离出发池端几米以内处发令?【 】
A.8米
B.2米
C.3米
D.5米
5.新课标选择教材内容的基本要求是教育性、科学性、【 】、可读性、发展性、差异性。
A.实用性
B.基础性
C.联系性
D.持续性
6.下面常用的体质测量指标中,属于身体素质指标的是【 】
A.身高
B.肺活量
C.臂展长度
D.柔韧度
7.篮球运动竞赛编排中设置种子队的目的是避免【 】
A.比赛竞技性过低
B.强队相遇过早
C.观赏性较差
D.比赛时间长
8.后滚翻练习中,两手用力推垫撑起翻转成蹲撑前,身体着垫的部位是【 】
A.头部
B.背部
C.腰部
D.臀部
9.在体育教学中使用言语指导时,要想实现更有效的指导,就必须要重视【 】、指导和线索利用两个问题。
A.指导和关心
B.指导和诱导
C.指导和注意
D.指导和示范
10.在男子100米决赛中,凡顺风时平均风速超过【 】米/秒者,所创纪录不予承认。
A.1
B.2
C.3
D.4
11.足球比赛中,队员【 】将被裁判员出示黄牌警告。
A.阻挡对方队员
B.动作具有危险性
C.推对方队员
D.连续违反比赛规则
12.下列属于上肢骨的是【 】
A.股骨
B.胫骨
C.腓骨
D.桡骨
13.人的动脉血压是心脏在开始收缩后所遇到的负荷,相当于心室肌的【 】。
A.小负荷
B.大负荷
C.后负荷
D.前负荷
14.下列属于股四头肌力量的练习方法是【 】
A.杠铃卧推
B.引体向上
C.哑铃卧推
D.深蹲
15.在完成武术“提膝亮掌”动作时,正确的呼吸方法是【 】
A.提
B.聚
C.托
D.沉
16.篮球宣判违例时的程序是【 】
①鸣哨停表 ②指出新的进攻方向
③用手势表明违例性质 ④指出掷界外球地点,并递交球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②①③④
D.①③④②
17.某小学为了保持每天下午课外活动时间,组织足球比赛,13个班级代表队之间将进行单循环赛,共【 】场比赛。
A.155
B.52
C.78
D.28
18.前滚翻依次着垫的顺序是【 】
A.前额—背部—腰部—臀部
B.前额—腰部—背部—臀部
C.后脑—背部—腰部—臀部
D.后脑—腰部—背部—臀部
19.冲拳的力点应在【 】
A.拳背
B.拳眼
C.拳面
D.拳心
20.某人进行100米比赛时,假设平均步长2米,平均步频4步/秒,则用了【 】跑完全程。
A.12秒40
B.12秒45
C.12秒50
D.13秒
1.下列队列口令中,动令落在左脚的是【 】
A.向右转走
B.立定
C.向后转走
D.向左转走
2.文艺复兴以后第一个倡导“三育”的教育家是【 】
A.卢梭
B.洛克
C.夸美纽斯
D.斯宾塞
3.不属于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依据的是【 】
A.体育教学目标的需求
B.教学评价的多元性
C.人具有生物性和社会性,是一个完整的有机体
D.体育教学多功能的体现
4.跑的过程中,单腿运动过程中的动作顺序是【 】
①后蹬②前摆③扒地④折叠
A.①②③④
B.①④②③
C.③④①②
D.②③④①
5.排球比赛规则规定,限制后排队员【 】
A.传球
B.垫球
C.拦网
D.扣球
6.武术中,练腰的技术动作分别是俯腰、甩腰、【 】和下腰。
A.耗腰
B.涮腰
C.荡腰
D.担腰
7.运动技能形成的第二阶段是【 】
A.运动技能稳定阶段
B.运动技能获得阶段
C.运动技能自动化阶段
D.运动技能改正阶段
8.造成儿童佝偻病是因为缺少【 】
A.维生素B
B.维生素C
C.维生素D
D.维生素E
9.排球竞赛规则规定,自由防守队员在场上只能运用下列哪种技术?【 】
A.发球
B.扣球
C.拦网
D.传球
10.兴奋在神经-肌肉接点处的传递属于化学性传递,其参与的递质是【 】
A.多巴胺
B.5-羟色胺
C.谷氨酸
D.乙酰胆碱
11.体育课堂教学设计的基础六要素包括【 】
①教学任务;②教学对象;③教学目标;④教学策略;⑤教学过程;⑥教学评价;⑦教学方法;⑧教学场地;⑨教学器材;⑩教学信息
A.②③④⑤⑥⑦
B.④⑤⑥⑦⑧⑩
C.①②③④⑤⑥
D.③④⑤⑥⑦⑨
12.世界杯足球赛32支参赛队伍在第一阶段将分成8个小组分别进行单循环,第二阶段每组2个出线队伍分别进行淘汰赛,最后决出前三名的场数一共是【 】
A.64
B.63
C.56
D.48
13.单杠支撑后回环的动作难点是【 】
A.倒肩压臂腹贴杠
B.倒肩压臂腹离杠
C.倒肩压臂抬头支撑
D.心理压力
14.运动中由于某种原因造成踝关节外侧韧带损伤,其常用的检查方法是【 】
A.捏小腿三头肌试验
B.研磨试验
C.踝关节强迫内翻试验
D.鸭步试验
15.依据《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学习攀、爬、钻、跑、接等基本身体活动方法为学习目标的是【 】
A.水平一
B.水平二
C.水平三
D.水平四
16.有15个排球队参加比赛,若采用单淘汰赛制决出冠军共需要的场数为【 】场。
A.12
B.13
C.14
D.15
17.身体的一部分或者还有另一部分悬挂在器械上的姿势称为【 】
A.支撑
B.悬垂
C.摆动
D.倒立
18.田径项目中,人体从前水平运动转为抛射运动前的技术动作称为【 】
A.助跑
B.起跳
C.腾空
D.落地
19.有时根据教学的需要,教师可以组织部分学生直接对其他学生进行帮助,这种分组教学形式属于【 】
A.随机分组
B.同质分组
C.异质分组
D.帮教型分组
20.躯干骨是构成中轴骨的重要组成部分,由【 】组成。
A.椎骨、肋骨和肱骨
B.椎骨、肋骨和胸骨
C.椎骨、胸骨和肱骨
D.胸骨、肋骨和肱骨
1.排球运动中,扣快球的手法特点是【 】
A.拉臂较大,挥臂较快
B.展腹拉臂,收腹压臂
C.拉臂不太大,快压小臂,手腕击球
D.拉臂不太大,小臂放松,利用振胸带臂和加速甩腕击球
2.篮球运动最初是作为一种【 】的。
A.游戏而存在
B.竞技而存在
C.战争而存在
D.表演而存在
3.标准田径径赛场地的规格为【 】
A.分道宽为1.20米,分道线宽为5厘米
B.分道宽为1.22米,分道线宽为6厘米
C.分道宽为1.20米,分道线宽为6厘米
D.分道宽为1.22米,分道线宽为5厘米
4.低单杠一足蹬地翻身上教学中,帮助者站在【 】
A.杠前练习者体侧
B.杠后练习者体侧
C.杠前练习者体前
D.杠后练习者体后
5.属于武术功法运动的是【 】
A.马步
B.太极拳
C.推手
D.轻功
6.引领奥林匹克运动不断前进的三大组织体系是国际奥委会、国家奥委会和【 】
A.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
B.国际足联
C.国际业余田径联合会
D.国家单项体育协会
7.完成“双杠支撑后摆挺身下”动作的关键环节是【 】
A.前摆送髋
B.支撑后摆
C.双手推杠
D.挺身跳下
8.“要深入细致地研究和了解学生,要正确看待和引导学生客观对待个体上的差异”属于【 】原则的基本要求。
A.体验乐趣
B.因材施教
C.提高认知
D.关注差异
9.奥运会中,篮球、排球、足球比赛一方上场人数分别是【 】
A.5、8、11
B.5、6、12
C.6、6、11
D.5、6、11
10.体育教学中,在学生人数不多,新授教材比较难,复习教材也比较复杂的情况下可采用【 】
A.两组一次等时轮换
B.三组两次等时轮换
C.先合后分
D.先分后合
11.脑震荡的诊断要点是【 】
A.意识丧失
B.逆行性遗忘
C.头疼和头晕
D.恶心和呕吐
12.在健美操的基本方向术语中,“左前”的反方向为【 】
A.右后
B.右前
C.左后
D.左上
13.下列竞技状态及其调节顺序正确的是【 】
A.赛前状态、进入工作状态、稳定状态、疲劳和恢复
B.赛前状态、进入工作状态、恢复和疲劳、稳定状态
C.赛前状态、进入工作状态、稳定状态、恢复和疲劳
D.稳定状态、赛前状态、进入工作状态、疲劳和恢复
14.心输出量维持在较高水平的最佳心率范围是【 】
A.100~120次/分
B.120~180次/分
C.160~180次/分
D.180~220次/分
15.两足并拢时双膝不能靠拢,且相距超过1.5厘米以上是【 】腿。
A.“X”型
B.“O”型
C.正常
D.“S”型
16.运动性腹痛的特点是【 】
A.运动前疼痛
B.运动中疼痛
C.运动后疼痛
D.停止运动后疼痛加重
17.项群训练理论依运动员竞技能力主导因素分类,800米跑属于【 】项目。
A.体能主导类
B.技能主导类
C.技心能主导类
D.技战能主导类
18.“运动员血液”作为一个专有名词而出现,它的概念应是指经过良好训练的运动员由于运动训练使血液的性状发生了【 】改变,这种改变在运动训练停止后是可逆的。
A.系统性
B.适应性
C.强化性
D.抵抗性
19.创造性游戏主要包括角色游戏、【 】和表演游戏。
A.趣味性游戏
B.结构性游戏
C.虚构性游戏
D.社会性游戏
20.原地投掷沙包练习时,教师要求学生将沙包投过三米高的横杆,其主要目的是【 】
A.改善出手速度
B.提升投掷远度
C.改善出手角度
D.提升投掷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