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耐久跑训练,对磨练学生的【 】,树立永不言败的精神,培养坚韧不拔的作风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A.情绪 B.情感
C.意志 D.能力
2.临床上常用于测量血压的动脉是【 】
A.肱动脉 B.主动脉
C.桡动脉 D.股动脉
3.教师在体育教学中通过展示各种实物、直观教具,让学生通过观察获得感性运动认识的教学方法为【 】
A.演示法 B.领会教学法
C.情景教学法 D.发现法
4.体育游戏主要是以发展学生的【 】为主的游戏。
A.兴趣 B.体力
C.技能 D.智力
5.相比较而言,下列更加重视身体训练的项目是【 】
A.排球 B.羽毛球
C.田径 D.射击
6.中国古代华佗创编的保健体操叫【 】
A.五禽戏 B.八段锦
C.艺术体操 D.易筋经
7.下列属于国际男子羽毛球团体锦标赛的是【 】
A.尤伯杯赛 B.苏迪曼杯赛
C.汤姆斯杯赛 D.世界锦标赛
8.篮球比赛5秒违例是指【 】
A.某队的前场控制活球时,进攻球员在限制区暂停超过5秒
B.当一名队员被严密防守或夹击时,5秒内没有进行传、投、运球
C.当一名队员在他的后场获得控制活球时,他的队伍必须在5秒内使球进入该队前场
D.以上都对
9.运动技能形成的第二阶段是【 】
A.泛化阶段 B.自动化阶段
C.分化阶段 D.巩固阶段
10.人类健康的三大杀手:心脑血管病、【 】和癌症。
A.冠心病 B.脂肪肝
C.高血压 D.糖尿病
1.合作学习的分组方法宜采用【 】
A.随机分组 B.水平分组
C.学生自愿分组 D.异质分组
2.蹲踞式跳远的教学难点是【 】
A.起跳技术 B.起跳后空中姿势的控制
C.落地缓冲 D.助跑与起跳相结合
3.【 】的颁布标志着中国体育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使体育完全纳入法治轨道。
A.《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 B.《社会体育指导员等级制度》
C.《运动员等级制度》 D.《裁判员等级制度》
4.在体操术语中,将队列的左右两端称为【 】
A.列 B.基准
C.翼 D.满伍
5.蛋白质是生命的【 】,是提供机体生长、组成和修补人体组织的材料。
A.保障 B.基础
C.源泉 D.条件
6.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为实现体育教学目标和完成体育教学任务而有计划地采用的、可以产生教与学相互作用的、具有技术性的教学活动的总称是【 】
A.教学目标 B.教学方法
C.教学原则 D.教学要素
7.在体育教学中,【 】教师更需要注意利用学生的本能兴趣来引起运动行为的发生。
A.小学 B.初中
C.高中 D.大学
8.男子竞技体操项目是【 】
A.四大项 B.五大项
C.六大项 D.七大项
9.每个人在不同阶段,不同季节的营养需求都是不同的,为增进健康,学生要及时调整饮食,以适应身体的需求,在高中长身体阶段、发展体能阶段、体育锻炼后,这三个的关键时期需求以下哪些营养物质占比多些?其排列顺序是【 】
①大量的鸡肉、鸭肉、猪肉、鱼和牛奶等动物性食品
②瘦肉、鸡蛋、猪肝、牛肉、鱼、豆制品、米面食品
③豆制品、蔬菜水果等碱性食品
A.①②③ B.③②①
C.②①③ D.①③②
10.体育学困生的心理致因有:缺乏正确的学习动机、意志力薄弱、过分关注同伴对自己的评价和【 】
A.自我中心 B.自信心不足
C.自信心饱满 D.他人中心
章节题库,历年真题,模拟试卷,名师题库,试题解析
1.关于《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等级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优秀:总分90分以上 B.良好:总分80~89.9分
C.一般:总分60~79.9分 D.不及格:总分59分以下
2.体育运动损伤以【 】最为常见。
A.韧带扭伤 B.肌肉挫伤
C.肌腱拉伤 D.骨伤脱臼
3.不属于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依据的是【 】
A.体育教学目标的需求
B.教学评价的多元性
C.人具有生物性和社会性,是一个完整的有机体
D.体育教学多功能的体现
4.跳远录取前8人参加后三次决赛,其决赛顺序应【 】
A.按原顺序进行比赛 B.成绩差的在先
C.重新抽签进行比赛 D.成绩好的在先
5.脑干由中脑、脑桥和【 】组成。
A.小脑 B.延髓
C.大脑 D.脑神经
6.双杠支撑摆动时,易犯错误不包括【 】
A.摆动节奏不好,肩紧张或塌肩
B.摆动以肩为轴,直臂顶肩,身体基本伸直
C.前倒后仰,后摆没有顶肩,前摆兜腿晩
D.前摆时肩下掉,兜腿太早,两臂太吃力
7.羽毛球基本站位的目的是随时向【 】
A.左右两侧移动 B.前方两侧移动
C.后方两侧移动 D.任意两侧移动
8.运动解剖学这门学科研究的是【 】
A.运动疾病 B.人体生理变化
C.人体生化机制 D.人体形态结构及运动规律
9.在体育学习中,学生以学习和掌握【 】为主。
A.直接经验 B.间接经验
C.传统经验 D.亲身经验
10.下列占据了体育课的大部分时间的是【 】
A.准备部分 B.开始部分
C.基本部分 D.结束部分
1.足球运动员犯规时,判罚的原地踢球称为【 】
A.踢角球 B.罚任意球
C.门球 D.争球
2.人的智力发展过程,一般是【 】
A.先快后慢 B.先慢后快
C.等速 D.不确定
3.完成单一动作的时间长短称为【 】
A.动作速度 B.反应速度
C.位移速度 D.力量速度
4.足球比赛中,【 】既是本队防守的组织者、协调者,又是进攻的始发者。
A.中锋 B.边前卫
C.边后卫 D.守门员
5.稍息时,左脚顺脚尖方向伸出约全脚的【 】
A.三分之一 B.四分之一
C.四分之二 D.三分之二
6.在投掷中,最后用力的工作距离和时间与出手初速度的关系是【 】
A.增加工作距离,缩短用力时间,能增大出手初速度
B.缩短工作距离,用力时间不变,能增大出手初速度
C.工作距离不变,增加用力时间,能增大出手初速度
D.增加工作距离,增加用力时间,能增大出手初速度
7.篮球教学方法是教师为完成篮球教学任务而采用的具体【 】
A.步骤 B.手段
C.计划 D.原则
8.体育教学工作的基本规范与要求属于哪一范畴?【 】
A.体育教学方法 B.体育教学内容
C.体育教学目标 D.体育教学原则
9.教学评价是体育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和有机组成部分,在体育教学评价时,必须采用统一的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这体现了体育教学评价的【 】
A.发展性原则 B.一致性原则
C.全面性原则 D.可行性原则
10.下列关于三级跳远的动作结构,表述正确的顺序是【 】
A.单腿跳、跨步跳、跳跃 B.跨步跳、单腿跳、跳跃
C.跳跃、跨步跳、单腿跳 D.跳跃、单腿跳、跨步跳
1.第31届奥运会举办城市是【 】
A.北京 B.伦敦
C.里约热内卢 D.东京
2.排球比赛,发球队员发球过网时,球接触球网并落入对方场地中,此时应判为【 】
A.发球失误 B.发球无效
C.重新发球 D.发球得分
3.既能用于培养小学生身体姿态和韵律感,又能表达小学生的思想情感,发展其想象力的是【 】
A.篮球比赛 B.竞技体操
C.武术 D.韵律体操
4.乒乓球正手(右手为例)发左侧下旋球的动作要点之一:拍面【 】
A.稍后仰 B.后仰
C.稍前倾 D.垂直
5.由软骨基质、纤维和软骨细胞组成的是【 】
A.骨组织 B.软骨组织
C.脂肪组织 D.骨网状组织
6.跑是基础性最强的运动项目,决定跑速的主要因素是【 】
A.起跑方式、加速度 B.起跑方式、步长
C.步频、步长 D.加速度、步长
7.根据儿童少年氧运输系统的特点,体育教学与训练时宜采用【 】
A.长时间耐力性练习 B.力量性练习
C.短时间速度性练习 D.静力性练习
8.卧推杠铃主要发展哪两块肌肉的力量?【 】
A.斜方肌、三角肌 B.腹直肌、腰大肌
C.菱形肌、髂腰肌 D.胸大肌、肱三头肌
9.体育课上老师在整队时,排头高的学生应站在老师【 】
A.右手 B.左手
C.前方 D.后方
10.下列不属于跳高的过杆姿势的是【 】
A.跨越式 B.背越式
C.俯卧式 D.站立式
1.【 】是体育教学设计的重点,为实现体育教学目标服务,并随着教学情境的变化而有所调整。
A.体育教学对象 B.体育教学内容
C.体育教学策略 D.体育教学评价
2.运动时肌肉工作的直接能源是【 】
A.ATP B.肌糖原
C.脂肪 D.蛋白质
3.下列训练方法中,最有利于运动员建立和巩固动力定型的是【 】
A.循环训练法 B.重复训练法
C.竞赛训练法 D.变换训练法
4.下列体育游戏中,可较好发展力量素质的是【 】
A.抓手指 B.踢毽子
C.推小车 D.滚铁环
5.体育课练习密度的计算方法是【 】
A.各项活动合理的时间之和/课的总时间×100%
B.某种活动合理运用的时间/课的总时间×100%
C.学生做练习的总时间/课的总时间×100%
D.学生基本部分总时间/课的总时间×100%
6.体育与健康学习评价标准应为【 】
A.由单一评价标准向多元评价标准转变 B.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
C.终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 D.绝对性评价与相对评价相结合
7.下列选项中,属于减负荷练习的是【 】
A.上坡跑 B.迎风跑
C.下坡跑 D.负重跑
8.下列不属于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标准学习领域的目标的是【 】
A.运动参与目标 B.人际交往目标
C.身体健康目标 D.心理健康目标
9.下列不属于影响动作技能学习的内部因素的是【 】
A.指导与示范 B.智力
C.个性 D.经验与成熟度
10.运动员运动时,踝关节扭伤后应【 】
A.立即热敷按摩 B.立即冷敷按摩
C.立即冷敷,24小时后热敷 D.电疗热敷
1.血液是由【 】和血细胞组成的液体组织,存在于心血管系统中。
A.血浆 B.红细胞
C.白细胞 D.血小板
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行进间投篮动作结构的一项是【 】
A.跨步接球起跳 B.找准出球角度
C.腾空举球出手 D.落地
3.人体心血管系统对运动训练具有适应性,运动心脏的主要形态特征是心肌增厚,表现为心室、心房均增厚,其中【 】
A.以左心室增厚为主 B.以左心房增厚为主
C.以右心室增厚为主 D.以右心房增厚为主
4.练习节奏是指完成练习时,动作的各部分所表现出来的力量强弱和【 】
A.时间间隔的关系 B.速度之间的关系
C.力量大小的关系 D.结构之间的关系
5.体育课中,学生跑完100米后,体育老师让学生不要立即停下,要求其继续慢跑,主要原因是【 】
A.防止低血糖的发生 B.有利于心功能的恢复
C.防止重力性休克的发生 D.有利于氧债的偿还
6.公元前300多年前,古希腊伟大的思想家亚里士多德提出【 】的名言。
A.运动是一切生命的源泉 B.健康运动
C.生命在于运动 D.活动是生命的基础
7.人体需要的营养素有【 】种。
A.9 B.6
C.7 D.8
8.下列属于高策略性动作技能的运动项目是【 】
A.举重 B.游泳
C.足球 D.田径
9.在体育课堂教学活动中,合作是增加课堂中人际互动,促进【 】活动的有效手段之一。
A.合作学习 B.小组学习
C.探究学习 D.集体学习
10.在进行100米运动项目途中跑时,运动员上体应【 】
A.稍后倾,头部略低 B.稍前倾,头部略低
C.稍后倾,头部正直 D.稍前倾,头部正直
1.田径女子七项全能含有100米栏、跳高、推铅球、200米和【 】七个项目。
A.三级跳远、掷铁饼、1500米 B.三级跳远、掷标枪、1500米
C.跳远、掷标枪、800米 D.跳远、掷铁饼、800米
2.下列哪项规律是体育教学的特殊规律?【 】
A.认知规律 B.社会制约性规律
C.人体机能适应性规律 D.学生身心发展规律
3.队列队形中,下列术语描述正确的是【 】
A.按路排成的队形称为横队,其纵深小于宽度
B.按列排成的队形称为纵队,其纵深小于宽度
C.按列排成的队形称为横队,其宽度大于纵深
D.按路排成的队形称为纵队,其纵深小于宽度
4.学生慢跑时的动脉血压较安静时【 】
A.下降 B.上升
C.不变 D.上下波动
5.课程内容资源开发与利用包括【 】的改造、新兴运动项目的开发与利用和民族民间传统体育活动项目的开发与利用。
A.现有运动项目 B.传统运动项目
C.竞技项目 D.趣味运动项目
6.学校体育的本质功能是育人,主要包括【 】
A.教育功能、健身功能、娱乐功能 B.教育功能、健身功能、评价功能
C.教育功能、娱乐功能、评价功能 D.健身功能、娱乐功能、评价功能
7.中国女子足球队世界杯的最好成绩是第【 】名。
A.1 B.2
C.3 D.4
8.下列踢球技术是身体向前移动时将球传给处于身后队员的踢球方法的是【 】
A.脚尖传球 B.脚跟传球
C.脚背内侧踢球 D.脚背外侧踢球
9.下列口令中没有预令的是【 】
A.稍息 B.向右看齐
C.向后转 D.齐步走
10.运动密度(又称为练习密度)是【 】
A.指各项活动运用的时间与上课时间的比例
B.指各项活动合理运用的时间与上课时间的比例
C.指某一项目的练习时间与上课时间的比例
D.指练习时间与实际上课的总时间的比例
1.在篮球运动中,当对方采用“人盯人防守”或“区域联防”时,运用【 】可打乱对方的整体防守部署、压缩防区,给同伴创造最佳的外围投篮或篮下进攻的机会。
A.传切配合 B.突分配合
C.掩护配合 D.策应配合
2.体育教师应根据学生情况、教材特点、教学环境等选择【 】
A.教学功能 B.教学管理
C.教学理念 D.教学方法
3.课程标准中的三维健康观是指身体、心理、【 】的健康。
A.社会适应 B.智力
C.肢体 D.思想
4.健康的四大基石不包括下列哪项?【 】
A.合理膳食 B.适量运动
C.心理平衡 D.良好环境
5.女性运动能力优于男性的是【 】
A.力量 B.耐力
C.速度 D.平衡
6.下列田径运动项目中,哪一项不属于田赛?【 】
A.跳高 B.跳远
C.铅球 D.接力跑
7.人在单位时间内流经肺毛细血管的血量为【 】
A.肺通气量 B.肺血流量
C.肺泡通气量 D.最大吸氧量
8.体育教学中,选用分组不轮换教学形式的条件主要是【 】
A.学生身体素质较好 B.场地器材比较充足
C.学生对所学内容比较熟悉 D.小组长能较好地管理好组内练习
9.在动作的方向、路线较为复杂时采用【 】有利于教师领做和学生模仿。
A.背面示范 B.正面示范
C.镜面示范 D.侧面示范
10.篮球战术分为【 】
A.进攻战术、传球技术、防守战术 B.进攻战术、攻守转换、防守战术
C.防守战术、攻守转换、传球技术 D.防守战术、进攻战术、配合战术
1.在一节45分钟的体育课中,基本部分的时长为【 】
A.8~12分钟 B.30分钟左右
C.20~25分钟 D.3~5分钟
2.影响柔韧素质的主要因素是【 】
A.力量 B.年龄
C.关节的活动范围 D.性别
3.由耐力项目的训练(有氧运动)引起的过度训练,运动员会表现出的症状是【 】
A.兴奋、烦躁 B.疲乏、淡漠
C.多梦、易醒 D.体重下降
4.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效果主要体现在学生对【 】知识的掌握、运动技能的习得、体能的增强和学校行为的变化等方面。
A.体育竞赛 B.运动安全
C.运动技术 D.体育与健康
5.根据注意这一过程中是否有预定目的和是否需要意志努力,可以将其分为很多种,其中不包括【 】
A.不随意注意 B.随意注意
C.意识注意 D.随意后注意
6.根据肌束排列方向,可以把肌肉分为【 】
A.长肌、短肌、扁肌、轮匝肌 B.二头肌、三头肌、四头肌、多头肌
C.梭形肌、多羽状肌、羽状肌、半羽状肌 D.二头肌、多头肌、长肌、短肌
7.下列选项中,最能促进肌糖原恢复的是【 】
A.按摩 B.睡眠
C.热敷 D.合理膳食
8.通过练习【 】可以发展心肺耐力。
A.仰卧起坐 B.50米往返跑
C.俯卧撑 D.举哑铃
9.从运动生理来说,多长时间是全身耐力运动所需的最短时间?【 】
A.5min B.10min
C.15min D.30min
10.美国学者托马斯·伍德等人于20世纪初提出的“新体育”学说认为:体育是通过身体进行的一种教育活动。体育包括机体教育、神经肌肉活动教育、【 】四个方面。
A.品德教育和智力教育 B.品德教育和科学教育
C.智力教育和科学教育 D.人文教育和智力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