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进行耐久跑的活动时,会有生理现象“极点”出现,用有【 】的呼吸可减轻“极点”的程度。
A.深度
B.节奏
C.深度和节奏
D.较平稳
2.【 】是指整体克服和对抗阻力时表现出来的最大肌肉力量。
A.绝对力量
B.相对力量
C.静力性力量
D.动力性力量
3.在帮助练习者练习“肩肘倒立”动作时,保护者双手应握住练习者【 】
A.膝关节
B.小腿
C.大腿
D.髋关节
4.小学低、中年级学生踢毽子之前应做好准备活动,踢时要由慢到快,每次踢的时间不宜过长,一般以【 】分钟左右为宜。
A.30
B.45
C.60
D.20
5.背越式跳高垫子的尺寸不能小于【 】
A.3米×2米
B.5米×4米
C.5米×3米
D.4米×3米
6.常用的体质测量指标主要包括形态指标、机能指标和【 】
A.身体结构指标
B.运动技能指标
C.心理健康指标
D.身体素质指标
7.足球运动员犯规时,判罚的原地踢球称为【 】
A.踢角球
B.罚任意球
C.门球
D.争球
8.接力跑是田径运动中唯一的集体比赛项目,可以有效地发展速度。在正式田径比赛中,参加4×100米接力第一棒的运动员用左手拿棒,那么第四棒运动员接棒的手应该为【 】
A.左手
B.右手
C.左右手都可以
D.以上都不对
9.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而推迟的2020年东京奥运会是第【 】届奥运会。
A.30
B.31
C.32
D.33
10.对脑和长骨的发育最为重要的激素是【 】
A.生长素
B.甲状腺激素
C.性激素
D.促甲状腺激素
11.下列选项中,属于体育教学过程的特殊规律有【 】
①人体生理机能活动能力变化的规律②动作技能形成的规律
③教学过程中的控制反馈规律④人体机能适应性规律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2.体育课独特的功能是【 】
A.教育性
B.实践性
C.娱乐性
D.健身性
13.下面不是一节体育课课例的主要内容包括的三个环节的是【 】
A.课例准备
B.课例设计
C.课例的过程描述
D.课例反思
14.体育与健康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 】
A.实践能力
B.应用能力
C.探究能力
D.学习能力
15.体育舞蹈比赛分预赛、半决赛和【 】
A.决赛
B.复赛
C.半预赛
D.半决赛
16.足球比赛踢间接任意球时误将球直接踢进自家的球门,则应该【 】
A.进球有效,球门球恢复比赛
B.进球有效,中圈球恢复比赛
C.进球无效,球门球恢复比赛
D.进球无效,角球恢复比赛
17.铁人三项是指【 】
A.游泳、射击、自行车
B.游泳、自行车、长跑
C.自行车、射击、马拉松
D.游泳、自行车、障碍跑
18.体育舞蹈的前身又称交谊舞、交际舞和【 】
A.社交舞
B.现代舞
C.摩登舞
D.街舞
19.下列属于健美操低冲击力步伐的是【 】
A.迈步类
B.交替起跳类
C.单腿起跳类
D.半蹲类
20.耐久跑训练,对磨练学生的【 】,树立永不言败的精神,培养坚韧不拔的作风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A.情绪
B.情感
C.意志
D.能力
1.号称“世界第一运动”的体育项目是【 】
A.田径
B.足球
C.篮球
D.游泳
2.体育学习中学生努力学习是为了获得老师的表扬和同学的赏识,这种动机属于【 】
A.生物性动机
B.内部动机
C.外部动机
D.间接动机
3.在跳高比赛中,运动员在某一高度试跳失败2次,请求在这一高度免跳,那么其在下一高度时有【 】次试跳机会。
A.1
B.2
C.3
D.0
4.肺活量大小与性别、年龄、体表面积、【 】的关系密切。
A.胸围
B.体重
C.运动年限
D.运动技术
5.体育教学与其他学科的主要区别在于【 】
A.师生的双边活动
B.教师的主导作用
C.学生的主体作用
D.学生身体锻炼
6.影响有氧耐力的因素很多,下列哪项不会对有氧耐力产生影响?【 】
A.心肺功能
B.神经系统调节
C.激素作用
D.运动场所
7.中国第一次正式提出申办奥运会是【 】年。
A.1990
B.1991
C.1998
D.1999
8.在体操平衡觉动作教学中,为了降低动作难度,易于学生完成,教师可采用的方法是【 】
A.降低重心,增大支撑面
B.提高重心,减小支撑面
C.降低重心,减小支撑面
D.提高重心,增大支撑面
9.在弯道跑时,双脚应以哪个部位着地?【 】
A.左脚掌外侧、右脚掌内侧着地
B.左脚掌内侧、右前脚掌着地
C.左全脚掌、右前脚掌外侧着地
D.左前脚掌、右全脚掌着地
10.运动训练学理论体系的三个不同层次为【 】
A.一般训练理论—项群训练理论—专项训练理论
B.项群训练理论—专项训练理论—一般训练理论
C.专项训练理论—一般训练理论—项群训练理论
D.一般训练理论—专项训练理论—项群训练理论
11.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征划分学习水平,初中学段学生预期达到的学习目标为【 】
A.水平三
B.水平四
C.水平五
D.水平六
12.学校体育要牢固树立以【 】为宗旨,贯彻执行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A.思想教育
B.立德树人
C.快乐体育
D.寓教于乐
13.学校进行的“希望杯”篮球比赛属于课余体育竞赛的哪一种组织形式?【 】
A.学校运动会
B.单项运动竞赛
C.单项娱乐性竞赛
D.季节性单项竞赛
14.体育教学中须体现体育教学的本质特征——身体活动性,使学生所承受的运动负荷有效、合理,以满足学生锻炼身体和掌握运动技能的需要,其体现的教学原则是【 】
A.传承体育文化
B.注重体验运动乐趣
C.合理安排身体活动量
D.安全运动和安全教育
15.影响爆发力的因素有力量、距离和【 】等。
A.时间
B.强度
C.位移
D.方向
16.判断运动性疲劳最简易的指标是【 】
A.心率
B.心电图
C.尿蛋白
D.血压
17.最合理的跳高过杆技术是【 】
A.剪式
B.跨越式
C.背越式
D.俯卧式
18.判断人的疲劳程度,当人体主观感觉为累时,此时心率应为【 】
A.120~130次/分
B.140~150次/分
C.160~170次/分
D.180~200次/分
19.小组合作学习中,最常采用的分组形式有【 】
A.同质分组
B.异质分组
C.随机分组
D.友伴分组
20.负重缓慢下蹲,股四头肌做【 】
A.向心收缩
B.加固工作
C.离心收缩
D.固定工作
章节题库,历年真题,模拟试卷,名师题库,试题解析
2025-07-18
1.人们常把生长发育过程中身体素质发展较快的一段关键时期称为【 】
A.突增期
B.敏感期
C.发育期
D.生长期
2.在篮球比赛中,半场人盯人防守应遵循的原则是【 】
A.以球为主
B.以人为主
C.人、球兼顾,以球为主
D.球、区兼顾,以球为主
3.清政府于【 】年颁布了《奏定学堂章程》,规定各级各类学堂中都设立体操科,该新学制的实行,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来学校教育中基本没有体育的历史。
A.1901
B.1902
C.1903
D.1904
4.形神拳的手型有【 】
A.拳、横掌、勾
B.拳、立掌、勾
C.拳、爪、勾
D.拳、掌、勾
5.在小学高度跳跃项目教学中,最常用的练习项目是【 】
A.背越式跳高
B.俯卧式跳高
C.剪式跳高
D.跨越式跳高
6.大众传媒中的体育信息有助于学生【 】的形成。
A.体育态度和价值观
B.体育兴趣和价值观
C.体育知识和价值观
D.体育认知和价值观
7.武术“四击”技术中有关踢的谚语是【 】
A.手似两扇门,全凭腿打人
B.练拳不练腰,终究艺不高
C.出手不见手,拳打人不知
D.未习打,先练挨
8.心脏的心肌细胞有两类,包括【 】
A.普通心肌细胞和自动节律性细胞
B.普通心肌细胞和白色心肌细胞
C.普通心肌细胞和红色心肌细胞
D.白色心肌细胞和红色心肌细胞
9.剧烈运动时,肌肉中含量明显上升的物质是【 】
A.白细胞
B.乳酸
C.水
D.CO2
10.不论技术环节有多少个,其中必定有一个环节对动作的质量和效果起决定性的作用,这一环节即为【 】
A.技术基础
B.技术环节
C.技术关键
D.技术细节
11.人体或人体某一部分快速应答的能力是【 】
A.反应速度
B.位移速度
C.力量速度
D.动作速度
12.课程标准中的三维健康观是指身体、心理、【 】的健康。
A.社会适应
B.智力
C.肢体
D.思想
13.为了在体育活动中与同伴接近、交往,得到认同、发展友谊、追求完美、施展才能、获得成功、赢得荣誉,满足个体的社会性需要,而参加体育活动的动机属于【 】
A.内部动机
B.外部动机
C.生物性动机
D.社会性动机
14.学生平常在进行柔韧动作练习时,【 】
A.动作宜由轻到重
B.动作宜由重到轻
C.动作幅度宜由大到小
D.动作宜由复杂到简单
15.田径女子七项全能含有100米栏、跳高、推铅球、200米和【 】七个项目。
A.三级跳远、掷铁饼、1500米
B.三级跳远、掷标枪、1500米
C.跳远、掷标枪、800米
D.跳远、掷铁饼、800米
16.以下哪种训练方法是发展快速力量最常用方法?【 】
A.大重量的极限力量练习
B.小重量多重复次数的练习
C.长距离的跳跃练习
D.中小重量的快速练习
17.足球比赛中,罚角球时对方队员距角球弧线至少【 】
A.9.15米
B.10.15米
C.11.5米
D.12.15米
18.跳远技术的第三环节是【 】
A.缓冲
B.收缩
C.腾空
D.挺身
1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间隔:个人或成队彼此之间前后相距的空隙
B.基准学生:教师指定为行动目标的学生
C.距离:个人或成队彼此之间左右相隔的空隙
D.列:学生前后重叠成一行叫列
20.下列关于男子110米栏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每条跑道上共设置10个跨栏
B.第一栏距起跑线13.72米
C.每个栏之间的距离是10米
D.栏高均为1.067米
1.实用游泳是指直接为生产、军事、生活服务的游泳活动,它不包括【 】
A. 踩水 B. 侧泳
C. 蝶泳 D. 潜泳
2.在体操术语中,【 】是指身体某部位做360°或大于360°的圆形动作。
A. 摆越 B. 绕环
C. 手翻 D. 悬垂
3.在足球比赛中,C罗擅长踢一种任意球,这种球旋转很小,但是球越过人墙到球门前突然变向下坠,经常让守门员猝不及防,这种球俗称为【 】
A. 落叶球 B. 香蕉球
C. 电梯球 D. 乌龙球
4.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 】组成。
A. 气管 B. 上呼吸道
C. 肺 D. 下呼吸道
5.体育与健康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 】、兴趣爱好等,设置适宜的学习目标,选择适合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在不断取得进步的过程中获得乐趣和成功感。
A. 性格 B. 个体需求
C. 运动基础 D. 心理特点
6.运用趣味游戏法有利于实现的课程目标是【 】
A. 运动参与 B. 运动技能
C. 身体健康 D. 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
7.下列不属于课前常规的是【 】
A. 课前认真备课 B. 编写教案
C. 进行课的小结 D. 布置与检查场地器材
8.《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是我国第一部体育法则,于【 】年10月1日起实施。
A. 1949 B. 1978
C. 1995 D. 1998
9.篮球的运球(以右手运球为例)先向对手左侧快速运球,当对手左移时,右手拍击球的右侧上方,使球落在左脚前方,同时右脚蹬地并侧身跨向防守者的右侧,左手顺势拍按球前行,此为【 】
A. 同侧步运球 B. 体前换手变向运球
C. 突破运球 D. 转身运球过人
10.面向全体学生的学校体育活动有【 】
①体育与健康课程 ②课外体育活动 ③课余体育训练 ④课余体育竞赛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2021年河南省焦作市解放区中小学语文教师招聘/编制考试历年真题试卷及答案解析 考古学界和陶瓷学界一般认为,要烧造出瓷器,至少需要三个先决条件在同一时空中产生作用:一是瓷土或高岭土的应用,二是窑炉烧成温度达到1200℃,三是釉的发明。 综合...
2021年河南省鹤壁市淇县中小学语文教师招聘/编制考试历年真题试卷及答案解析 考古学界和陶瓷学界一般认为,要烧造出瓷器,至少需要三个先决条件在同一时空中产生作用:一是瓷土或高岭土的应用,二是窑炉烧成温度达到1200℃,三是釉的发明。 综合分...
1.训练引起血乳酸最大浓度的增加,可反映哪一供能系统能力的提高?【 】
A.糖酵解系统 B.有氧氧化系统
C.磷酸原系统 D.磷酸原和有氧氧化系统
2.人体身高一天内有1~2厘米左右的波动,身高最高的时间段是【 】
A.早晨起床 B.中午12点
C.下午16点 D.晚上睡前
3.提高乒乓球击球成功率技术的要素是【 】
A.判断、移动、击球、还原、落点 B.判断、移动、击球、速度、力量
C.准确、速度、旋转、力量、落点 D.准确、速度、旋转、力量、移动
4.体育教学设计中,学情分析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其核心内容是【 】
A.班级的人数构成 B.学生的学习起点
C.学生的兴趣爱好 D.学生的身高体重
5.篮球比赛中,在一次进攻中队员必须在【 】秒内出手且篮球触及篮圈,不然就是违例。
A.3 B.8
C.12 D.24
6.大强度力量训练对肌纤维横断面积的影响表现为【 】
A.可使两类肌纤维都出现肥大 B.对肌纤维横断面积无影响
C.快肌纤维出现选择性肥大 D.慢肌纤维出现选择性肥大
7.在乒乓球比赛中,每一局比赛,先得到【 】分的一方获胜。
A.11 B.13
C.15 D.21
8.人体运动中的供能物质包括糖、脂肪和【 】
A.维生素 B.微量元素
C.水 D.蛋白质
9.【 】是指由血液中一些化学成分的改变刺激周围或中枢化学感受器,从而引起的呼吸增强。
A.条件反射机制 B.神经调节机制
C.本体感受机制 D.体液调节机制
10.乒乓球的发球技术动作中,【 】的特点是球速快、弧线低、前冲力大。以攻为主的运动员用这种发球方法易发挥速度上的优势,能迫使削球运动员后退接球,利于加强攻势。
A.平击发球 B.反手发急球
C.正手发急球 D.反手发右侧上(下)旋球
2021年河南省安阳市北关区中小学语文教师招聘/编制考试历年真题试卷及答案解析 考古学界和陶瓷学界一般认为,要烧造出瓷器,至少需要三个先决条件在同一时空中产生作用:一是瓷土或高岭土的应用,二是窑炉烧成温度达到1200℃,三是釉的发明。 综合...
2021年河南省洛阳市西工区中小学语文教师招聘/编制考试历年真题试卷及答案解析 考古学界和陶瓷学界一般认为,要烧造出瓷器,至少需要三个先决条件在同一时空中产生作用:一是瓷土或高岭土的应用,二是窑炉烧成温度达到1200℃,三是釉的发明。 综合...
1.立定跳远测试是为了测试学生下肢肌肉爆发力及身体【 】能力的发展水平。
A.协调 B.平衡
C.灵敏 D.前跃
2.足球运动中,可以停球的身体部位是【 】
A.头部、胸部、腹部 B.头部、手臂、胸部
C.手臂、胸部、腹部 D.头部、手臂、腹部
3.在篮球快速运球中,突然急停时,手按拍球的方位是【 】
A.正上方 B.后上方
C.前上方 D.前方
4.下列食物中必需脂肪酸的最好来源是【 】
A.瘦肉 B.猪油
C.动物内脏 D.植物油
5.男女在形态与机能上逐渐出现明显的差异,运动能力也不同,是在【 】
A.初中阶段后 B.高中阶段后
C.身体发育成熟后 D.青春期开始后
6.体操运动员优于篮球运动员的基本身体素质是【 】
A.力量素质 B.速度素质
C.耐力素质 D.柔韧素质
7.支撑跳跃的助跑起跳动作是【 】
A.双跳双落 B.单跳双落
C.双跳单落 D.单跳单落
8.《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从【 】学段开始,要求学生“掌握有一定难度的基本身体活动方法”。
A.水平一 B.水平二
C.水平三 D.水平四
9.长时间剧烈运动会导致体内pH值下降,人体是通过下列哪一选项维持其相对恒定?【 】
A.血液缓冲、呼吸、肾脏的排泄和重吸收的调节
B.肾脏的排泄和重吸收、碱性食物的摄入和淋巴调节
C.血液缓冲、酶活性和神经调节
D.血液缓冲、酶活性和内分泌调节
10.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运用队列队形达到的基本要求是【 】
A.形式多样、利于课堂教学、合理利用口令
B.简捷高效、利于课堂教学、形式多样
C.简捷高效、形式多样、合理利用口令
D.简捷高效、利于课堂教学、合理利用口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