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武术基本功练习中,一般正踢腿要求“三直一勾”,“一勾”是指【 】
A. 勾手
B. 勾脚
C. 支撑腿脚尖勾起
D. 摆动腿脚尖勾起
2.某人进行100米比赛时,假设平均步长2米,平均步频4步/秒,则用了【 】跑完全程。
A. 12秒40
B. 12秒45
C. 12秒50
D. 13秒
3.【 】是人们有意识地利用自己头脑中已经形成的表象,对技术动作或运动情景进行回顾、重复和丰富发展,从而唤起运动感觉、强化肌肉本体感受,提高运动技能和情绪控制能力的方法和过程。
A. 表象训练
B. 暗示训练
C. 模拟训练
D. 放松训练
4.跨越式跳高技术由助跑、起跳、过杆与落地组成,其中助跑的任务是使人体获得向前运动的【 】
A. 水平速度
B. 角度
C. 加速度
D. 高度
5.奥运会中,篮球、排球、足球比赛一方上场人数分别是【 】
A. 5、8、11
B. 5、6、12
C. 6、6、11
D. 5、6、11
6.下列不属于武术接触性防守的是【 】
A. 上架挡
B. 下截挡
C. 侧闪
D. 阻截
7.游泳救护中,胸外心脏按压定位在剑突以上哪个部位?【 】
A. 1指
B. 2指
C. 3指
D. 5指
8.足球竞赛制度包括【 】
A. 单循环、双循环、分组制
B. 单循环、混合制、分组制
C. 单循环、淘汰制、混合制
D. 循环制、淘汰制、混合制
9.排球比赛胜一局,按决胜局的判定方法是【 】
A. 先得25分,同时超出对方2分
B. 先得15分,同时超出对方2分
C. 先得25分,同时超出对方3分
D. 先得15分,同时超出对方3分
10.奥运会上金牌总数最多的项目是【 】
A. 田径
B. 滑冰
C. 游泳
D. 举重
11.人体运动中的供能物质包括糖、脂肪和【 】
A. 维生素
B. 微量元素
C. 水
D. 蛋白质
12.人体腾空后,人体的运动轨迹在没有外力作用的情况下【 】
A. 不能改变
B. 可以改变
C. 随时改变
D. 视情况而定
13.在正式比赛中,男、女铅球的重量分别为【 】千克。
A. 7.26、5
B. 7.26、4
C. 7、4
D. 5、4
14.运动性腹痛的特点是【 】
A. 运动前疼痛
B. 运动中疼痛
C. 运动后疼痛
D. 停止运动后疼痛加重
15.下列运动员中,获得2004年雅典奥运会女子排球冠军的是【 】
A. 孙雯
B. 朱婷
C. 李娜
D. 冯坤
16.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将教学内容创编成“美猴王上花果山”,其运用的教学方法是【 】
A. 讲解法
B. 演示法
C. 情景法
D. 讨论法
17.在篮球比赛中,当一名队员在后场获得控制活球的机会时,他所在的队必须【 】使球进入他的前场。
A. 在3秒内
B. 在5秒内
C. 在8秒内
D. 在10秒内
18.跳远的腾起角一般为【 】
A. 18°~24°
B. 30°~35°
C. 38°~42°
D. 45°
19.田径运动中,投掷项目不包括【 】
A. 推实心球
B. 掷铁饼
C. 掷标枪
D. 链球
20.学校体育的主要目标是【 】
A. 发展和培养体育后备人才
B. 提高学生竞技运动水平
C. 促进学生动作技能的发展
D. 通过体育活动增进学生健康,增强学生体质
1.运动性疲劳的判断可从两个方面来判断:主观感觉和【 】
A. 客观检查
B. 客观指标
C. 心理感觉
D. 医生检查
2.适宜的锻炼强度应该在50%~80%,对应的脉搏频率应在【 】
A. 90~130次/分
B. 110~150次/分
C. 110~160次/分
D. 120~180次/分
3.脑震荡的诊断要点是【 】
A. 意识丧失
B. 逆行性遗忘
C. 头疼和头晕
D. 恶心和呕吐
4.学校体育的主要手段,是【 】、运动技能的学习及参与运动的行为。
A. 体能的练习
B. 体育活动
C. 体育教学
D. 个性培养
5.下列体育竞赛的组织形式中,组织工作比较简单且易于开展的是【 】
A. 综合运动会
B. 体育文化节
C. 体育周
D. 单项运动竞赛
6.体育教学渗透德育教育,这体现了体育与健康课程的【 】
A. 基础性
B. 实践性
C. 健身性
D. 综合性
7.后滚翻时,身体依次着垫的部位是【 】
A. 臀部、腰、后背
B. 臀部、腰、后背、头
C. 臀部、后背、头
D. 腰、后背、头
8.安排每周锻炼计划时,运动负荷应大中小结合,大运动负荷每周【 】次为宜。
A. 1~2
B. 2~3
C. 3~4
D. 4~5
9.根据《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各年级学生测试的基本指标不包括【 】
A. 坐位体前屈
B. 50m跑
C. 肺活量
D. 1分钟跳绳
10.体育教学与其他学科的教学一样,都是“教”与“学”的【 】活动,都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学和教育活动。
A. 双边
B. 任意
C. 自由
D. 开放性
11.【 】是指为了保证体育课顺利进行、提高教学效率所采取的保证措施和手段。
A. 体育教学手段
B. 体育教学原则
C. 体育教学方法
D. 体育教学组织
12.最早提出体育教学法的是【 】
A. 德国教育家拉特克
B.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
C. 美国教育家杜威
D. 瑞典体育教师W·斯卡斯特罗姆
13.掌握基本的保健知识和方法,塑造良好体形和身体姿态,全面发展体能与健身能力,【 】是身体健康目标。
A. 形成乐观的生活态度
B. 养成自觉锻炼的意识
C. 形成合作意识与能力
D. 提高适应自然环境的能力
14.测试身体机能的指标主要有【 】
A. 脉搏、血压、肺活量
B. 力量、速度、耐力
C. 身高、体重、胸围
D. 体形、体格、体态
15.头部前额出血可采用临时间接指压止血法,需按压的动脉是【 】
A. 颌外动脉
B. 颞浅动脉
C. 锁骨下动脉
D. 肱动脉
16.投篮技术由哪几个环节组成?【 】
A. 瞄准方法、抛物线、球的旋转
B. 技术动作、瞄准方法、抛物线、球的旋转
C. 技术动作、出手动作、抛物线、瞄准方法
D. 持球方法、瞄准点、出手动作、球的旋转、抛物线
17.【 】是指在不改变动作结构和运动负荷的情况下按照既定要求反复练习,每次练习之间的间歇能使机体得以恢复的一种训练方法。
A. 重复训练法
B. 持续训练法
C. 变换训练法
D. 比赛训练法
18.下列哪种练习对增强呼吸系统摄取氧、心血管系统载荷及输送氧的能力,以及组织的有氧代谢利用氧的能力有显著的训练作用?【 】
A. 耐力练习
B. 力量练习
C. 速度练习
D. 协调性练习
19.提高跑的速度取决于【 】
A. 提高反应速度、增加步频、增大步幅
B. 起跑、步频、步幅
C. 起跑快、大步频、小步幅
D. 起跑快、小步频、大步幅
20.《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6]27号)》规定,学校综合性运动会或体育节每年至少举办【 】
A. 一次
B. 两次
C. 三次
D. 四次
1.制定科学的训练计划是对运动训练过程实施有效控制的【 】
A. 基本作用
B. 重要目标
C. 基本过程
D. 重要前提
2.【 】是学期教学计划的细化,是课时教学计划制定的依据,具有中介和桥梁的作用。
A. 阶段教学计划
B. 年度教学计划
C. 水平教学计划
D. 单元教学计划
3.篮板下沿离地高度应为【 】
A. 2.85米
B. 2.90米
C. 2.95米
D. 3.05米
4.下列选项中,最能促进肌糖原恢复的是【 】
A. 按摩
B. 睡眠
C. 热敷
D. 合理膳食
5.学校群众性体育活动的组织形式有早操、课间操和【 】
A. 个人体育锻炼
B. 校外体育锻炼
C. 课外体育锻炼
D. 业余体育锻炼
6.体育教学过程要素由体育教学主体对象、体育教学内容、体育教学目标、【 】、体育教学策略构成,它们是构成现代体育教学设计的五大要素。
A. 体育教学手段
B. 体育教学方法
C. 学生
D. 体育教学评价
7.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奥运会格言的是【 】
A. 更快
B. 更高
C. 更强
D. 更壮
8.下列不属于骨杠杆类别的是【 】
A. 费力杠杆
B. 平衡杠杆
C. 省力杠杆
D. 速度杠杆
9.下列不属于青少年健康的三大杀手的是【 】
A. 近视
B. 肥胖
C. 龋齿
D. 低血压
10.机体疲劳积累时,基础心率【 】
A. 下降
B. 不变
C. 上升5~10次
D. 上升1~2次
11.羽毛球比赛中,【 】的特点是力量大、速度快,是主动进攻的重要技术。
A. 高远球
B. 吊球
C. 杀球
D. 勾对角球
12.篮球进攻战术基础配合不包括【 】
A. 快攻
B. 掩护
C. 策应
D. 传切
13.人体内的骨杠杆依靠哪三者的位置关系不同,分为平衡杠杆、省力杠杆、速度杠杆三种类型?【 】
A. 起点、支点、力点
B. 支点、力点、阻力点
C. 起点、力点、阻力点
D. 起点、支点、阻力点
14.准备活动可以降低骨骼肌的【 】
A. 弹性
B. 伸展性
C. 黏滞性
D. 兴奋性
15.下列不属于体育教学组织常见的心理学分组形式的是【 】
A. 性别分组
B. 能力分组
C. 友伴分组
D. 兴趣分组
16.凡身体发育及健康状况无异常或身体发育和健康有轻微异常,而功能检查良好,具有一定锻炼基础者,体育课分组应分在【 】
A. 基本组
B. 准备组
C. 医疗体育组
D. 以上均不对
17.小学中年级体育教学时,可通过横叉、纵叉、仰卧推起成桥、握杆转肩、跪坐后躺下、立位体前屈握脚踝等练习发展学生的【 】
A. 瑜伽能力
B. 柔韧性
C. 拉伸能力
D. 肌纤维长度
18.【 】是具有造血、滤血、储血、免疫功能的生理器官。
A. 脾
B. 肝
C. 肾
D. 胆
19.篮球运动中,适合与持球突破技术相结合的进攻战术是【 】
A. 掩护配合
B. 传切配合
C. 策应配合
D. 突分配合
20.标准的挺身式跳远应在空中呈现【 】姿势。
A. 跨步
B. 弓步
C. 腾空步
D. 弓箭步
1.肌肉活动时由于肌肉内部各蛋白分子相互摩擦产生的内部阻力称为【 】
A. 粘滞性
B. 伸展性
C. 弹性
D. 兴奋性
2.排球比赛中,当处于准备姿势时,身体重心应【 】
A. 升高并落于全脚掌
B. 升高并落于前脚掌
C. 降低并落于全脚掌
D. 降低并落于前脚掌
3.乒乓球运动是由【 】演变而来的。
A. 网球
B. 桌球
C. 台球
D. 羽毛球
4.在利用“分解—提取—改变—重构”的方法将竞技体育运动教材化改造时,必须遵循的原则是【 】
A. 简化性原则、普及性原则、适应性原则、科学性原则
B. 简化性原则、普及性原则、适应性原则、教育性原则
C. 简化性原则、普及性原则、科学性原则、教育性原则
D. 简化性原则、科学性原则、适应性原则、教育性原则
5.篮球比赛中制止快攻发动的关键是【 】
A. 积极拼抢前场篮板球
B. 控制对方的推进和以少防多
C. 防守对方快下队员
D. 堵截快攻第一传和接应
6.清政府于【 】年颁布了《奏定学堂章程》,规定各级各类学堂中都设立体操科,该新学制的实行,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来学校教育中基本没有体育的历史。
A. 1901
B. 1902
C. 1903
D. 1904
7.毛泽东同志于1917年在《新青年》上发表了【 】一文。
A. 《体育之经济》
B. 《体育之哲学》
C. 《体育之社会》
D. 《体育之研究》
8.排球比赛中,自我掩护进攻可分为时间差、位置差和【 】
A. 时速差
B. 距离差
C. 空间差
D. 前后差
9.跳远是反映人体什么素质的项目?【 】
A. 力量
B. 速度
C. 爆发力
D. 柔韧
10.儿童少年运动系统的特点是【 】
A. 骨骼中有机物多、无机盐少、不易骨折、不易变形
B. 骨骼中有机物多、无机盐少、易骨折、易变形
C. 肌肉中有机物多、水分多、不易疲劳、不易恢复
D. 关节的灵活性好、稳固性差
11.下列适用于逆进分解训练法的是【 】
A. 少年拳
B. 广播操
C. 蹲踞式跳远
D. 侧向滑步推铅球
12.从宏观上、整体上综合研究体育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规律的学科是【 】
A. 体育概论
B. 体育保健学
C. 体育与健康
D. 体育心理学
13.为改善关节的活动度,提高关节韧带的弹性和韧性,常用的按摩手法是【 】
A. 揉法
B. 搓法
C. 叩法
D. 运拉法
14.义务教育阶段,“立德树人”开始贯彻的水平段应是【 】
A. 水平一
B. 水平二
C. 水平三
D. 水平四
15.国际足联规定标准足球重量不多于【 】克、不少于【 】克。
A. 440;410
B. 450;410
C. 450;405
D. 460;410
16.羽毛球单打接发球站在离前发球线1.5m处。在右区时应站在【 】,以防发球方以平射球攻击头顶区域;在左区时站在【 】
A. 靠近发球线的位置;中线与边线的中间
B. 靠近发球线的位置;靠近边线的位置
C. 靠近中线位置;中线与边线之间
D. 靠近中线位置;靠近边线位置
17.“运动员血液”作为一个专有名词而出现,它的概念应是指经过良好训练的运动员由于运动训练使血液的性状发生了【 】改变,这种改变在运动训练停止后是可逆的。
A. 系统性
B. 适应性
C. 强化性
D. 抵抗性
18.需要较低唤醒水平的运动项目是【 】
A. 短跑
B. 举重
C. 射箭
D. 拳击
19.运动兴趣中的物质兴趣是以人的物质需要为基础的兴趣,主要表现为对【 】的兴趣。
A. 运动偏好
B. 运动渴望
C. 运动用品
D. 运动方式
20.被称弹跳功,泛指各种专门的练习方法和手段,以达到增强弹跳能力而蹦得高、跳得远之功效的功法运动是【 】
A. 轻功
B. 柔功
C. 内壮功
D. 外壮功
1.服用含铁的贫血药物时应同时服用【 】
A. 维生素A
B. 维生素B
C. 维生素C
D. 维生素D
2.放松游戏的目的是使学生运动后在身心上达到放松,由【 】状态过渡到【 】状态。
A. 安静;兴奋
B. 激动;低落
C. 运动;安静
D. 低落;激动
3.体育课堂心理气氛是指师生在体育课堂中占优势的【 】的综合表现。
A. 态度与价值
B. 情感与价值
C. 态度与情感
D. 情绪与态度
4.下列不属于影响接力跑成绩的因素是【 】
A. 传接棒的时机
B. 接棒队员起动标志线的确定
C. 传接棒队员在接棒瞬间的获益距离
D. 传棒队员各阶段的起跑姿势
5.2019年男篮世界杯在【 】举办。
A. 美国
B. 加拿大
C. 澳大利亚
D. 中国
6.体育运动中,开放性软组织损伤处理的步骤为【 】
A. 清洗、缝合、包扎、消毒、消炎
B. 消毒、清洗、缝合、包扎、消炎
C. 清洗、消毒、缝合、包扎、消炎
D. 消毒、清洗、缝合、消炎、包扎
7.“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这句名言的作者是【 】
A. 周恩来
B. 毛泽东
C. 贺龙
D. 邓小平
8.体能可以分为与健康有关的体能和与动作技巧有关的体能。【 】属于动作技巧的体能。
A. 心肺耐力
B. 身体成分
C. 肌肉力量
D. 灵敏性
9.体育教学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以身体活动为主要学习和练习方式,多种感觉参与,以动作记忆为主和受各种【 】因素的影响。
A. 场地
B. 情绪
C. 游戏
D. 器材
10.足球比赛中球员的替换应从【 】进入。
A. 罚球线
B. 中点
C. 中场线中点
D. 中线
11.下列属于健美操低冲击力步伐的是【 】
A. 迈步类
B. 交替起跳类
C. 单腿起跳类
D. 半蹲类
12.在小学六年级分腿腾越教学中,教师根据学生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分别布置了高矮不一的四片场地,让学生自由选择并进行练习。这种展示个体和运动能力的课属于【 】课型。
A. 运动参与
B. 技能学习
C. 效果展示
D. 身体发展
13.“身体偏离垂直面又不失去平衡的一种姿势”描述的是哪个体操动作?【 】
A. 撑
B. 桥
C. 立
D. 倾
14.以下不属于决定短跑成绩主要因素的是【 】
A. 起跑反应速度
B. 起跑后的加速跑能力
C. 保持最高跑速的时间和距离
D. 身体体能要素与技术质量
15.下列属于高策略性动作技能的运动项目是【 】
A. 举重
B. 游泳
C. 足球
D. 田径
16.1992年8月,中国体操队获得巴塞罗那奥运会【 】
A. 女团冠军
B. 女团亚军
C. 男团冠军
D. 男团亚军
17.根据学生的身体情况和兴趣爱好制订锻炼任务、内容、方法时,必须有所区别,其体现的锻炼身体的基本原则是【 】
A. 持之以恒原则
B. 因人制宜原则
C. 全面发展原则
D. 循序渐进原则
18.由国家教委体育司组织编写的《体育心理学》一书,经部分院校试用后于【 】年正式出版。
A. 1985
B. 1987
C. 1989
D. 1990
19.在体操教学中,体操动作术语的记写方法包括【 】
A. 完整记写法、缩写法、图解法
B. 完整记写法、缩写法、文字法
C. 完整记写法、文字法、图解法
D. 缩写法、图解法、文字法
20.下列哪项属于体育教学手段运用的基本模式?【 】
A. 辅助式
B. 传统式
C. 现代式
D. 讨论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