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专业 第1176页
1.【 】年《壬戌学制》颁布后,体育教师培养的学制年限不断延长。
A.1920
B.1921
C.1922
D.1923
2.田径训练的身体训练分为【 】
A.专项身体训练和战术训练
B.身体训练和心理训练
C.一般身体训练和专项身体训练
D.一般身体训练和战术训练
3.《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于【 】正式实施。
A.2006年
B.2005年
C.2002年
D.2007年
4.以检查学生学习成绩为主的课称为【 】
A.新授课
B.复习课
C.考核课
D.综合课
5.在铅球比赛中,有效落地区的扇形角度是【 】
A.33.92°
B.34.92°
C.40°
D.45°
6.体操支撑跳跃项目上板起跳时,双脚应踏在踏板的【 】
A.最前端
B.后端
C.弧线最高处
D.以上说法都不对
7.课时教学目标的设计应做到可观察性,因此表述预期的结果应尽量做到【 】
A.概括化
B.行为化
C.简单化
D.复杂化
8.金鸡独立测验常用于评定人体的【 】
A.速度能力
B.平衡能力
C.灵敏性
D.协调性
9.肩关节脱位常发生在【 】
A.前下方
B.上方
C.后下方
D.下方
10.游泳比赛总共有多少种游泳姿势?【 】
A.2
B.4
C.6
D.8
11.直立提杠铃耸肩练习可以有效发展人体的肌肉是【 】
A.股四头肌
B.斜方肌
C.股后肌群
D.臀大肌
12.安排每周锻炼计划时,运动负荷应大中小结合,大运动负荷每周【 】次为宜。
A.1~2
B.2~3
C.3~4
D.4~5
13.少年儿童生长发育规律表明,十岁以前男、女学生身高体重的差异不甚明显,但是由于男、女学生青春发育期的开始时间不一样,一般女生要比男生早2至3年,因而在男、女学生生长发育的一些指标的曲线上就出现了【 】
A.互不交叉
B.三次交叉
C.两次交叉
D.递进交叉
14.队列练习中,立正的预令是【 】
A.立
B.正
C.立正
D.没有预令
15.骨膜是由结缔组织构成的,分为【 】
A.骨外膜和骨内膜
B.骨外膜和骨髓
C.骨内膜和骨髓
D.骨中膜和骨髓
16.武德代表了武术的精神和文化,以下选项中不属于武德表现内容的是【 】
A.仁
B.精
C.信
D.勇
17.健美操作为一项独立的体育运动项目兴起于【 】
A.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
B.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
C.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
D.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
18.足球运动中,缓冲来球力量的技术动作是【 】
A.踢球
B.接球
C.运球
D.抢球
19.短距离弯道跑时,为了产生一定的向心力,整个身体应【 】倾斜。
A.向前
B.向内
C.向外
D.向后
20.体育教学中须体现体育教学的本质特征——身体活动性,使学生所承受的运动负荷有效、合理,以满足学生锻炼身体和掌握运动技能的需要,其体现的教学原则是【 】
A.传承体育文化
B.注重体验运动乐趣
C.合理安排身体活动量
D.安全运动和安全教育
1.正规足球比赛时间应分为两个相等的半场,每半场时间为【 】分钟。
A.30
B.35
C.40
D.45
2.在1500米以上的比赛中,最后一圈应以信号通知【 】,通常以铃声作为信号。
A.第一名运动员
B.前三名运动员
C.前六名运动员
D.每一名运动员
3.下列不属于田赛项目的是【 】
A.撑竿跳高
B.铅球
C.铁饼
D.男子110米栏
4.武术的三种基本手型是勾、掌和拳。其中,【 】的动作是四指并拢卷握,拇指紧扣食指的第二指节。
A.勾
B.掌
C.拳
D.以上都不是
5.下列有关学习目标的表述,按从大到小的次序排列准确的是【 】
A.水平目标—学年目标—学期目标—单元目标—课时目标
B.学年目标—学期目标—水平目标—单元目标—课时目标
C.学年目标—水平目标—学期目标—单元目标—课时目标
D.课时目标—单元目标—学期目标—水平目标—学年目标
6.体育与健康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 】、兴趣爱好等,设置适宜的学习目标,选择适合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在不断取得进步的过程中获得乐趣和成功感。
A.性格
B.个体需求
C.运动基础
D.心理特点
7.标准羽毛球双打比赛场地的长与宽分别是【 】
A.12.10米、6.08米
B.13.40米、5.18米
C.18.80米、6.20米
D.13.40米、6.10米
8.足球正式比赛中,顶级联赛球队一队及国家队A队的男、女子比赛,每队最多可替换【 】人。
A.1
B.2
C.3
D.4
9.抢进攻篮板球时,技术动作的关键是【 】
A.注意挡人抢位
B.及时跟进与抢跳
C.脚步动作、身体姿态与转球的协调配合
D.抢到篮板球后及时调整防守姿势
10.教学反思的形式不包括【 】
A.文本式反思
B.行动式反思
C.言语式反思
D.多媒体式反思
11.制定科学的训练计划是对运动训练过程实施有效控制的【 】
A.基本作用
B.重要目标
C.基本过程
D.重要前提
12.搏击健美操是一种有氧健身操,它组合了拳击、跆拳道、散打和太极拳等项目的基本动作,它是根据这些项目的特点和人体各部分的锻炼需要,按照健美操的要求进行创编的,具有哪些特点?【 】
①时代感②趣味性③攻击性④挑战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3.【 】是指一种事先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A.随意注意
B.随意前注意
C.随意后注意
D.不随意注意
14.足球竞赛制度包括【 】
A.单循环、双循环、分组制
B.单循环、混合制、分组制
C.单循环、淘汰制、混合制
D.循环制、淘汰制、混合制
15.甲状腺激素属于【 】
A.氨基酸类激素
B.胺类激素
C.肽类激素
D.类固醇激素
16.下面最能体现学生主体,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教学方法是【 】
A.发现法
B.演示法
C.示范法
D.讲解法
17.课程密度指教师在一节课中合理运用时间和总时间的比例,分为一般密度和【 】
A.特殊密度
B.常用密度
C.对应密度
D.专项密度
18.快速跑是以什么练习为主?【 】
A.强度大的无氧练习为主
B.强度大的有氧练习为主
C.强度小的无氧练习为主
D.强度小的有氧练习为主
19.腓侧是指【 】
A.大腿内侧
B.大腿外侧
C.小腿内侧
D.小腿外侧
20.国际业余田径联合会章程第一条的解释:田径运动是由田赛、径赛、公路赛跑、竞走和【 】组成的运动项目。
A.40千米自行车
B.越野赛跑
C.游泳
D.障碍跑
章节题库,历年真题,模拟试卷,名师题库,试题解析
1.下列没有作为第一届奥运会竞技体操比赛项目的是【 】
A.双杠
B.自由体操
C.鞍马
D.吊环
2.依据现代教育理念,关于教学设计描述错误的是【 】
A.强调促进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
B.重视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
C.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
D.只注重教学的结果
3.体操术语一般分为【 】
A.结构术语和审美术语
B.结构术语和命名术语
C.结构术语和安全术语
D.审美术语和命名术语
4.【 】是接力跑训练的核心,也是接力跑训练的重点。
A.心理训练
B.战术训练
C.技术训练
D.速度素质训练
5.1984年,【 】获得了奥运金牌,实现了我国在奥运史上金牌“零”的突破。
A.郎平
B.李宁
C.许海峰
D.黄志红
6.“练习者主要是依靠动作的比较与外部反馈来学习,通过视听信息进行模仿练习,示范与指导对于学习尤为重要”,这是指动作技能形成中的【 】阶段。
A.协调完善
B.动作的联结
C.认知定向
D.动作自动化
7.铁人三项充分体现了对技巧和耐力的考验,2000年成为悉尼奥运会的正式比赛项目,由1.5千米游泳、10千米的长跑和【 】的自行车组成。
A.30千米
B.25千米
C.35千米
D.40千米
8.不论技术环节有多少个,其中必定有一个环节对动作的质量和效果起决定性的作用,这一环节即为【 】
A.技术基础
B.技术环节
C.技术关键
D.技术细节
9.课时计划也称教案,它是根据【 】、单元教学计划安排并结合学生和场地器材的实际情况编写的。
A.学年计划
B.课程计划
C.水平计划
D.学期教学计划
10.每个人在不同阶段,不同季节的营养需求都是不同的,为增进健康,学生要及时调整饮食,以适应身体的需求,在高中长身体阶段、发展体能阶段、体育锻炼后,这三个的关键时期需求以下哪些营养物质占比多些?其排列顺序是【 】
①大量的鸡肉、鸭肉、猪肉、鱼和牛奶等动物性食品
②瘦肉、鸡蛋、猪肝、牛肉、鱼、豆制品、米面食品
③豆制品、蔬菜水果等碱性食品
A.①②③
B.③②①
C.②①③
D.①③②
11.跳远能增强速度、爆发力和协调性等体能。掌握规范的动作要领是提高运动技能的关键,下列对蹲踞式跳远技术叙述正确的是【 】
A.助跑时保持匀速,身体重心较低
B.起跳时用前脚掌积极快速踏蹬起跳板
C.腾空后展髋下放摆动腿,向起跳腿靠拢,充分伸展身体
D.落地时小腿前伸,使身体重心迅速转移过落点
12.羽毛球反手发球由于受挥拍距离限制,无法发【 】
A.高远球
B.平高球
C.平射球
D.网前球
13.我国第一个100米电动计时成绩在10秒以内的运动员是【 】
A.劳义
B.刘长春
C.苏炳添
D.张培萌
14.采用循环练习法时,各站连续完成练习的运动负荷应介于学生最大负荷能力的【 】
A.1/3~2/3
B.1/2~2/3
C.1/4~3/4
D.2/3~3/4
15.基本运动的含义是指对人体的各种活动,包括走、跑、跳跃、投掷、攀爬、滚翻、【 】和简单的体操运动。
A.平衡
B.穿越
C.爬行
D.协调
16.提高过栏速度,【 】,是提高跨栏周期速度、创造优异成绩的根本途径。
A.提高栏间跑频率
B.准确踏上起跨点
C.起跑加速步数固定
D.起跨腿蹬伸充分
17.【 】是指由血液中一些化学成分的改变刺激周围或中枢化学感受器,从而引起的呼吸增强。
A.条件反射机制
B.神经调节机制
C.本体感受机制
D.体液调节机制
18.【 】属于体育教学过程的特殊规律。
A.动作技能形成的规律
B.社会制约性规律
C.认识规律
D.教与学辩证统一的规律
19.下列不属于医疗体育所需要遵循的原则是【 】
A.循序渐进
B.个别对待
C.分类治疗
D.持之以恒
20.在篮球运动中,为提高命中率,篮球单手肩上投篮出手时,手指应拨球,使球产生【 】
A.前旋
B.后旋
C.左旋
D.右旋
1.羽毛球决胜局比赛中,当一方首先到达【 】时,双方必须交换场区。
A.7分
B.8分
C.11分
D.15分
2.运动技能学习方面要求,在小学阶段要注意【 】游戏学习,发展学生的基本运动能力。
A.娱乐
B.情境
C.体育
D.比赛
3.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所指的体能的评定与以往体育课中的【 】的考核是既有联系又有明显差别的。
A.身体素质与身体条件
B.身体条件与运动能力
C.身体素质与运动能力
D.身体素质与运动成绩
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心肺耐力测试项目的是【 】
A.12分钟耐力跑测试
B.仰卧起坐测试
C.1分钟台阶测试
D.1英里步行测试
5.运动中腹痛发生率较高的运动项目是【 】
A.100米跑
B.三级跳远
C.跳高
D.1500米跑
6.水平一1、2年级学习目标,要求学生能够在新的合作环境中愉快地进行体育活动和体育【 】,与同学友好相处。
A.分享
B.游戏
C.健身
D.探究
7.徒手体操教学显示前后动作时,应采用的示范面是【 】
A.镜面示范
B.正面示范
C.侧面示范
D.背面示范
8.运动解剖学规定人体有【 】个互相垂直的基本轴,描述人体或环节运动时一般都以绕这【 】个轴进行转动。
A.二;二
B.三;三
C.四;四
D.五;五
9.起跑后的加速跑的主要任务是【 】
A.尽快达到最高速度
B.保持最高速度
C.摆脱静止状态
D.为冲过终点做准备
10.第一届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是【 】年在希腊举行的。
A.1890
B.1894
C.1896
D.1900
11.在卧推动作中,肩关节绕冠状轴进行的是【 】
A.旋内、旋外运动
B.外展、内收运动
C.屈、伸运动
D.环转运动
12.体育课教案设计时,教学目标陈述所表达的是【 】
A.教师的教学行为
B.学生的学习过程
C.教学过程
D.学生的学习行为
13.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在小学阶段,要注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使学生在【 】中体验到乐趣。
A.身体锻炼
B.体育学习
C.游戏活动
D.技术教学
14.铁人三项是指【 】
A.游泳、射击、自行车
B.游泳、自行车、长跑
C.自行车、射击、马拉松
D.游泳、自行车、障碍跑
15.测定体育课的密度时,要求学生跑步捡回器材的时间应作为【 】
A.组织措施
B.休息时间
C.练习时间
D.教导时间
16.发球时,乒乓球拍后仰向前正方向发力所击出的球具有【 】性能。
A.下旋
B.飘球
C.上旋
D.侧旋
17.根据动作的技术结构,可把体操中的技巧动作分为平衡动作和【 】
A.用力动作
B.摆动动作
C.翻腾动作
D.抛接动作
18.【 】是指将完整的技术动作或战术配合过程合理地分成若干个环节或部分,然后按环节或部分分别进行训练的方法。
A.间歇训练法
B.重复训练法
C.循环训练法
D.分解训练法
19.【 】有很大的实用性价值,多为武装泅渡、军事侦察、救护溺水者或水中拖运物品时采用。
A.仰泳
B.自由泳
C.蛙泳
D.侧泳
20.体育教学中,依据学校的物质条件,教师能力及学术实际情况等来选择教学内容,所遵循的原则是【 】
A.科学性原则
B.统一性原则
C.可行性原则
D.趣味性原则
1.余弦丈量法只要有一个丈量的基准点,就可以计算和向外丈量各条分道上所需要的位置,也称【 】
A.直接丈量法
B.经纬仪丈量法
C.正弦丈量法
D.放射丈量法
2.《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修订版)》小学阶段各年级必测项目为【 】
A.50米跑、坐位体前屈、50米×8往返跑
B.50米跑、一分钟跳绳、一分钟仰卧起坐
C.坐位体前屈、一分钟跳绳、一分钟仰卧起坐
D.50米跑、坐位体前屈、一分钟跳绳
3.在足球比赛掷界外球时,哪种行为会被裁判判定为犯规?【 】
A.掷球前附加助跑
B.掷球时脚在地上滑动
C.掷球时动作有明显的停顿
D.掷球时脚踩线
4.4×100米接力跑比赛中反应速度快且善于跑弯道的运动员更适合跑【 】
A.第一棒
B.第二棒
C.第三棒
D.第四棒
5.某体育教师上游泳课,也正在向学生讲解爬泳的手臂动作,爬泳手臂入水的顺序为【 】
A.上臂→肘→前臂→手
B.肘→前臂→上臂→手
C.前臂→肘→手→上臂
D.手→前臂→肘→上臂
6.下列不属于骨杠杆类别的是【 】
A.费力杠杆
B.平衡杠杆
C.省力杠杆
D.速度杠杆
7.新课程标准要求水平二的3、4年级学生要了解体能的构成,如知道心肺耐力、力量、柔韧性、【 】、速度、灵敏性是体能的组成部分。
A.平衡
B.协调
C.BMI
D.身体成分
8.在乒乓球比赛中,提高击球质量的方法不包括【 】
A.把球打慢
B.把球打准
C.把球打狠
D.把球打转
9.体育教师应具备的特殊能力是指【 】
A.运动能力
B.思维能力
C.记忆能力
D.观察能力
10.青少年运动性猝死最常见的病因是【 】
A.中暑
B.脱水
C.心源性猝死
D.脑源性猝死
11.肌糖原储量增多时,更有利于提高哪一项目的运动成绩?【 】
A.跳远
B.中长跑
C.举重
D.推铅球
12.标准篮球场地的长、宽是多少?【 】
A.26米、14米
B.28米、15米
C.28米、16米
D.28米、17米
13.体育教学目标的功能有【 】
A.激励功能、定向功能、评价功能
B.激励功能、基本功能、评定功能
C.辅助功能、定向功能、评价功能
D.辅助功能、基本功能、评定功能
14.实施体育教学最基本的要求,是保持体育教学性质的最基本要素,是判断体育教学质量的基本标准的是【 】
A.体育教学原则
B.体育教学目标
C.体育教学方法
D.体育教学要素
15.拉伤是运动中常见的一种运动损伤,体育课上一旦发生肌肉轻微拉伤,不能立即【 】
A.按摩
B.冷敷
C.抬高肢体
D.加压包扎
16.排球在发飘球时击球的用力【 】
A.短促突然
B.一直送出去
C.持续用力
D.慢而缓
17.助跑是跳远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关于跳远技术中的助跑,说法错误的是【 】
A.助跑速度要快
B.要准确地跑上跳板
C.步长和步频要稳定,不随意变化
D.保持曲线跑进
18.五禽戏模仿的五种动物是【 】
A.虎、鹿、熊、猿、鸟
B.虎、鹿、熊、鸟、猴
C.鹿、熊、猿、虎、鹤
D.虎、鹿、熊、猴、鹤
19.夏季奥运会和冬季奥运会都是每四年一届,2016夏季奥运会和2022年冬季奥运会分别在哪个国家举行?【 】
A.俄罗斯、中国
B.巴西、韩国
C.英国、中国
D.巴西、中国
20.在足球比赛中,当裁判员以两臂斜下伸,掌心向前,做连续前摆动作时,判罚是【 】
A.角球
B.越位
C.继续比赛
D.警告或罚令出场
1.学生进行投掷练习时,有效、安全的措施包括【 】
①充分的准备活动②统一指令投出③对面投掷的组织形式④统一拾捡器材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2.体育课程资源的特点是多样性、潜在性和【 】
A.合理性
B.灵活性
C.多质性
D.隐蔽性
3.前庭蜗器俗称耳,其中外耳包括【 】三个部分。
A.耳郭、听小骨和鼓膜
B.耳道、听小骨和鼓膜
C.耳鼓、鼓室和鼓膜
D.耳郭、外耳道和鼓膜
4.在一场足球比赛中,同一名球员得到第【 】次黄牌警告,会被红牌罚出场。
A.一
B.二
C.三
D.四
5.下列多用于肘、膝、踝关节处的绷带包扎法是【 】
A.环形包扎法
B.螺旋形包扎法
C.转折形包扎法
D.“8”字形包扎法
6.人体腾空后,人体的运动轨迹在没有外力作用的情况下【 】
A.不能改变
B.可以改变
C.随时改变
D.视情况而定
7.篮球体前变向换手运球时,右手按拍球的【 】
A.左侧
B.右侧
C.右后上方
D.前方
8.中华人民共和国获得第一个乒乓球男子世界冠军的是【 】
A.容国团
B.庄则栋
C.蔡振华
D.徐寅生
9.下列不属于队形变换的是【 】
A.分队走
B.合队走
C.并队走
D.交叉走
10.游泳救护中,胸外心脏按压定位在剑突以上哪个部位?【 】
A.1指
B.2指
C.3指
D.5指
11.排球比赛,发球队员发球过网时,球接触球网并落入对方场地中,此时应判为【 】
A.发球失误
B.发球无效
C.重新发球
D.发球得分
12.体育科学的学科属性是【 】
A.自然科学
B.人文科学
C.社会科学
D.综合科学
13.核心力量训练原则中,所谓“核心”就是指人体的中间环节。即【 】以下,【 】以上,包括盆骨内在的区域,是由腰、骨盆、髋关节形成的一个整体,包括许多块骨骼肌。
A.肩关节;踝关节
B.踝关节;髋关节
C.肘关节;髋关节
D.肩关节;髋关节
14.篮球比赛中,持球队员突破对手后,遇到对方补防或协防时,及时将球传给进攻位置最佳的同伴进行攻击的配合方法称为【 】
A.掩护配合
B.传切配合
C.突分配合
D.策应配合
15.以下哪种训练方式属于超等长训练?【 】
A.跳深练习
B.侧踢腿练习
C.游泳练习
D.马步站桩练习
16.在正规的田径比赛中,田赛中的跳跃项目有【 】个。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17.蹦床时翻转保持的平衡属于【 】
A.对称平衡
B.静态平衡
C.动态平衡
D.以上都不是
18.青少年速度发展的敏感期是【 】
A.8~9岁
B.10~13岁
C.14~15岁
D.16~17岁
19.遇到有人落水,需要救助时,在施救时,首先要选择【 】
A.大声呼救寻求更多人的帮助
B.脱掉鞋子下水救人
C.脱掉衣服下水救人
D.以物救人
20.ATP-CP系统是指【 】
A.乳酸能系统
B.有氧氧化系统
C.磷酸原系统
D.供能系统
1.羽毛球比赛时,下列情况中,不属于违例的是【 】
A.发球时,在击球的瞬间,整个球高于发球员的腰部
B.发球时,球没有落在规定的接发球区内
C.球触及球场、身体或衣服
D.发球员在接发球员未做好准备时发球
2.足球脚背正面踢球时,当摆动腿以髋关节为轴,大腿带动小腿由后向前摆时,小腿的加速前摆时间是【 】
A.膝盖接近球的垂直上方时
B.摆动腿后摆时膝盖超过球的垂直上方时
C.膝盖摆到球的内侧垂直上方时
D.膝盖接近球的斜上方时
3.体育教学中,为了更好地展示方向、路线变化复杂的动作,一般可采用的示范面为【 】
A.正面示范
B.侧面示范
C.背面示范
D.镜面示范
4.体育态度是学生对体育学习和身体锻炼活动所持有的【 】的综合表现。
A.认知评价、体育兴趣和行为意向
B.认知评价、体育兴趣和情感体验
C.体育兴趣、情感体验和行为意识
D.认知评价、情感体验和行为意向
5.近代跳远运动是在19世纪中叶形成的,第一次较正规的跳远比赛是【 】年在英国牛津大学举行的。
A.1896
B.1865
C.1860
D.1868
6.“身体偏离垂直面又不失去平衡的一种姿势”描述的是哪个体操动作?【 】
A.撑
B.桥
C.立
D.倾
7.关于《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等级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优秀:总分90分以上
B.良好:总分80~89.9分
C.一般:总分60~79.9分
D.不及格:总分59分以下
8.最合理的跳高过杆技术是【 】
A.剪式
B.跨越式
C.背越式
D.俯卧式
9.五年级第二学期中,教师需要制订的学习目标包括【 】
①水平目标 ②学期目标 ③单元目标 ④课时目标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10.运动技能的获得阶段被称为在形成运动技能三个过程中的【 】
A.泛化过程
B.分化过程
C.巩固过程
D.反馈过程
11.下列不属于击剑运动武器的是【 】
A.重剑
B.花剑
C.佩剑
D.实剑
12.【 】主要取决于感受器的敏感程度(兴奋阈值的高低)、中枢延搁时间的长短和效应器(肌组织)的兴奋性。
A.动作速度
B.位移速度
C.练习速度
D.反应速度
13.《体育与健康》是一门以【 】为主的课程,学生学习的结果主要体现在学生体能、技能和运动行为方面的改变。
A.分组学习
B.自主学习
C.技能学习
D.合作学习
14.面向全体学生的学校体育活动有【 】
①体育与健康课程 ②课外体育活动 ③课余体育训练 ④课余体育竞赛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5.初中生每天需要睡眠【 】
A.6小时
B.7小时
C.8小时
D.9小时
16.人体重要的钙、磷的储存库属于【 】
A.上皮组织
B.骨组织
C.肌组织
D.神经组织
17.有一位体育教师品行不良,在自己情绪不好时常侮辱学生,影响恶劣,一次课中将学生踢伤。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应【 】
A.给予行政处分
B.解聘
C.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D.承担民事责任
18.体育教学中,为突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纠正错误动作时可采用【 】
A.分解法
B.快速示范
C.常速示范
D.正误对比示范
19.《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是我国第一部体育法则,于【 】年10月1日起实施。
A.1949
B.1978
C.1995
D.1998
20.人体最复杂的关节是【 】
A.肩关节
B.肘关节
C.髋关节
D.膝关节
1.投掷练习中,当投掷力量不变时,控制【 】可提高投掷成绩。
A.初速度
B.出手角度
C.出手高度
D.用力时间
2.学校体育科学研究常用的方法有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和【 】
A.文献资料研究法
B.文学艺术研究法
C.文科格式研究法
D.体育文化研究法
3.各项目训练中不仅要通过身体训练发展体能,也要通过【 】训练不断提高完善运动技能。
A.技术
B.战术
C.心理
D.智能
4.以下对肌组织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由心肌纤维组成
B.都有明暗相同的模块
C.可分为骨骼肌、心肌、平滑肌三类
D.以上都不对
5.在体育课堂教学的构成要素中,起主体作用的是【 】
A.学生
B.教师
C.教材
D.课程标准
6.运动动机的强化功能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运动行为,还能够促进运动行为具有【 】
A.稳定的内容
B.合理的内容
C.准确的内容
D.动态的内容
7.学校体育的本质功能是育人,学校体育的其他功能包括【 】
A.文化功能、辐射功能、健身功能
B.文化功能、辐射功能、经济功能
C.文化功能、健身功能、经济功能
D.文化功能、娱乐功能、经济功能
8.下列关于接力跑的关键技术环节,叙述错误的是【 】
A.接力跑根据传接棒的方式不同分为上挑式和下压式
B.上挑式的优势是接棒人向后伸手动作比较自然,易掌握
C.下压式的缺陷为需要调整手握接力棒的位置,影响速度
D.若为4×100米接力赛,第四棒宜选择短跑成绩最好、冲刺能力最强的队员
9.技巧运动在大型比赛中,只进行【 】比赛。
A.自选动作
B.规定动作
C.单人
D.团体
10.跳高比赛中,试跳成功裁判员举【 】
A.白旗
B.红旗
C.黄旗
D.不举旗
11.【 】是武术教学中最常用的手段。
A.背面示范
B.侧面示范
C.正面示范
D.镜面示范
12.脑位于颅腔内,通常把中脑、脑桥、延髓称为【 】
A.小脑
B.脑干
C.端脑
D.间脑
13.下列关于运动处方的表述哪个是不正确的?【 】
A.运动处方是有医生开出的指导锻炼的处方
B.用处方的形式规定适当的运动种类、时间及频率,并指出运动中的注意事项
C.运动处方需因人而异
D.运动处方需根据医学检查资料结合生活环境条件和运动爱好制订
14.【 】能促进小肠黏膜对钙的吸收,促进骨组织钙化。
A.维生素A
B.叶酸
C.维生素D
D.膳食纤维
15.在国际足联、各洲际联合会或各国足球协会的管辖下,所举办的任何正式比赛,每一队最多可替换【 】球员。
A.3名
B.4名
C.5名
D.6名
16.运动创伤的愈合主要是【 】的功能。
A.结缔组织的再生能力
B.神经组织的再生能力
C.肌肉组织的再生能力
D.上皮组织的再生能力
17.大强度力量训练对肌纤维横断面积的影响表现为【 】
A.可使两类肌纤维都出现肥大
B.对肌纤维横断面积无影响
C.快肌纤维出现选择性肥大
D.慢肌纤维出现选择性肥大
18.体育运动中,常见的闭合性软组织损伤是【 】
A.擦伤
B.切割伤
C.刺伤
D.挫伤
19.中小学生体育态度的转变包括【 】两个方面。
A.方向和强度
B.方向和目标
C.强度和目标
D.认知和目标
20.《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课程的四个学习方面是【 】
A.运动动机、运动技能、运动成绩、运动评价
B.体育知识、运动技能、竞赛技巧、锻炼规范
C.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
D.体育人文、运动技能、人体科学、民族体育
1.晕车、晕船等现象是由于【 】
A.人体的前庭积极性差
B.人体的本体感觉较差
C.人体的脊髓反射较差
D.人体的姿势反射较差
2.脉搏为体表可触摸到的动脉搏动,平时脉搏的正常变动范围为每分钟【 】
A.40~60次
B.60~80次
C.60~100次
D.80~120次
3.单手肩上投篮时,最用力的拨球指应是【 】
A.拇指、无名指
B.中指、食指
C.食指、小指
D.拇指、食指
4.田径运动的4×100米接力比赛中,每个接力区的有效距离是【 】
A.10米
B.15米
C.20米
D.30米
5.肌肉痉挛处理方法不包括【 】
A.牵拉屈曲肌肉使其伸展
B.局部按摩冷敷
C.离开冷环境
D.喝盐开水
6.跳远沙坑的宽度最小为【 】米。
A.2.65
B.2.75
C.2.85
D.3
7.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具有较强的“开放性”、独特的“好奇心”和超常的“【 】”能力。
A.学习
B.动手
C.模仿
D.练习
8.在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中,游戏与竞赛活动多采用【 】分组。
A.合作型
B.友伴型
C.同质
D.异质
9.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在田径比赛中,凡不超过400米的径赛项目,均采用蹲踞式起跑
B.篮球比赛中持球队员身体部位触接端线或边缘均判出界
C.排球比赛中后排队员不得参与进攻
D.跳高比赛中,任何高度上只要连续3次试跳失败,即失去比赛资格
10.水是人体内含量最多的组成部分,人体若丢失水分多少以上,生命活动将无法维持?【 】
A.20%
B.25%
C.30%
D.35%
11.一天中人们锻炼的最佳时间为【 】
A.上午7:00-9:00
B.中午12:00-1:00
C.下午4:00-6:00
D.晚上7:00-9:00
12.径赛项目起跑后加速跑阶段的任务是【 】
A.使身体迅速摆脱静止状态
B.在最短时间内发挥出较高的跑速,迅速过渡到途中跑
C.运用合理的技术动作继续提高跑速
D.合理分配体力、最大限度地减少耗时
13.【 】是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有计划地指导学生学习,为达成体育教学目标和适应学生体育学习需要所采取的教学程序谋划和措施。
A.体育学习策略
B.体育教学评价
C.体育教学设计
D.体育教学策略
14.跨越式跳高技术由助跑、起跳、过杆与落地组成,其中助跑的任务是使人体获得向前运动的【 】
A.水平速度
B.角度
C.加速度
D.高度
15.排球比赛每个回合中,本方最多可以击球【 】次,就要将球击入对方场地(拦网触球也计算在内)。
A.2
B.3
C.4
D.5
16.下列肌肉中可通过正压腿练习发展其伸展性的是【 】
A.股四头肌
B.腹直肌
C.股二头肌
D.胸大肌
17.下列关于篮球防守战术夹击配合,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夹击配合是一种攻击性和破坏性极强的防守配合
B.夹击配合会给持球者造成巨大压力
C.夹击配合是两名防守队员靠拢协同防守突破的配合方法
D.夹击配合能有效地控制持球队员的活动,制造对方失误
18.运动过程中,将非糖物质转化为糖的主要器官是【 】
A.心脏
B.肾脏
C.骨骼肌
D.肝脏
19.体育教师的特殊语言是【 】
A.口令
B.专业术语
C.艺术语言
D.指挥语言
20.在足球比赛中,无论直接任意球还是间接任意球,在球未踢出之前,被罚队员必须离球【 】
A.11米
B.7.55米
C.9.36米
D.9.15米
1.课程目标体系三个层次的递进关系为课程目标、【 】、水平目标。
A.教学目标
B.领域目标
C.课时目标
D.内容目标
2.五指卷拢紧握为拳,其中【 】是手心的一面,也是五指弯的一面。
A.拳心
B.拳背
C.拳面
D.拳眼
3.身体练习在贯彻渐进性原则时,要遵循【 】
A.认识事物的规律
B.人体生理机能活动能力变化规律
C.动作技能形成规律
D.学习规律
4.在对方发球攻击性弱,发球威力不大,或是将球处理过网时宜采用的软式排球进攻打法是【 】
A.近网强攻
B.两次攻
C.远网调整攻
D.快攻
5.中国古代华佗创编的保健体操叫【 】
A.五禽戏
B.八段锦
C.艺术体操
D.易筋经
6.青少年肥胖除病理性之外,多数是由于过食而又缺乏运动所致。按标准体重计算,凡超过标准体重的【 】为肥胖。
A.30%
B.40%
C.45%
D.50%
7.下列体育活动中,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社会需要的是【 】
A.中长跑
B.五步拳
C.自行车
D.集体舞
8.武术“四击”技术中,技巧性最强的是【 】
A.手法
B.腿法
C.擒拿
D.跌摔
9.《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具有良好的体育道德”属于以下哪个领域目标?【 】
A.运动参与
B.运动技能
C.身体健康
D.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
10.广播操教学时,最宜采用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
A.全班集体教学
B.分组轮换
C.分组不轮换
D.班内个别指导
11.运动过程中,运动负荷常用的测定方法是【 】
A.手测脉搏
B.测肺活量
C.测血糖
D.测尿液
12.对体育过程结构的认识,经历了由运动教学的单一结构观到体育过程的三阶段结构观的过程,即【 】三阶段。
A.体育教学、运动实践、学习评价
B.体育教学、运动后恢复、学习评价
C.运动实践、运动后恢复、学习评价
D.体育教学、运动实践、运动后恢复
13.女生的胸廓、胸围、呼吸差均小于男生,呼吸肌弱,呼吸频率快,肺活量为男生的【 】
A.50%
B.60%
C.70%
D.80%
14.下列选项中,属于下呼吸道的一项是【 】
A.气管
B.鼻
C.咽
D.喉
15.一般情况下,细胞间的兴奋传递有【 】种情况。
A.一
B.两
C.三
D.四
16.人体有氧耐力水平的提高可通过“中央机制”和“外周机制”来实现。其中,“中央机制”是指【 】
A.心脏泵血功能
B.肌细胞的摄氧能力
C.中枢神经
D.肌细胞的耐乳酸能力
17.体育竞技与体育健身都需要坚持锻炼,两种锻炼的主要区别是【 】
A.运动时间
B.有氧或无氧
C.负荷强度大小
D.运动场地
18.体育课程教学中,场地器材布置要求有利于练习轮换的队伍调动和【 】
A.符合锻炼的卫生安全要求
B.方便教师易取易收
C.利于学生练习方便
D.利于个人教学方便
19.跑是基础性最强的运动项目,决定跑速的主要因素是【 】
A.起跑方式、加速度
B.起跑方式、步长
C.步频、步长
D.加速度、步长
20.为了赢得比赛胜利,篮球运动员应掌握的最重要进攻技术是【 】
A.运球
B.传接球
C.投篮
D.持球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