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属于直观教学法的是【 】
A. 示范与录像
B. 完整与分解
C. 讲解与口令
D. 单独与分组
2.做武术弹踢腿时,小腿绕膝关节转动的轴是【 】
A. 矢状轴
B. 冠状轴
C. 垂直轴
D. 水平轴
3.在中长跑运动中出现“极点”现象后,正确的做法是【 】
A. 立刻停止运动
B. 加快跑速
C. 减慢跑速、调整呼吸
D. 加快呼吸频率
4.奥运会五环从左到右的颜色为【 】
A. 蓝、黄、黑、绿、红
B. 蓝、黑、黄、绿、红
C. 蓝、黑、黄、绿、白
D. 红、绿、黑、黄、蓝
5.最合理的跳高过杆技术是【 】
A. 剪式
B. 跨越式
C. 背越式
D. 俯卧式
6.下列不属于骨骼肌的一项是【 】
A. 股四头肌
B. 三角肌
C. 平滑肌
D. 肱二头肌
7.为了取得比赛胜利,最重要的足球技术是【 】
A. 运球
B. 假动作
C. 踢球
D. 接球
8.有8名选手参加乒乓球单打比赛,若采用单循环方法进行编排,决出名次所需场数是【 】
A. 45
B. 36
C. 28
D. 21
9.常用右手推铅球的运动员,其优势半球位于【 】
A. 右半球
B. 左半球
C. 两半球
D. 以上都不对
10.根据儿童少年生长发育的基本规律,身体各个器官系统中【 】发育最晚。
A. 神经系统
B. 循环系统
C. 生殖系统
D. 呼吸系统
11.学校体育工作的核心是指【 】
A. 体育教学
B. 课外活动
C. 课外训练
D. 课外竞赛
12.下列不属于影响动作技能学习的内部因素的是【 】
A. 指导与示范
B. 智力
C. 个性
D. 经验与成熟度
13.课外体育活动的运动负荷心率应控制在【 】
A. 150次/分以下
B. 160次/分以下
C. 170次/分以下
D. 180次/分以下
14.不属于同一类型体育课程资源的是【 】
A. 体育教师
B. 体育场馆
C. 体育指导员
D. 体育委员
15.单杠教材多为简单悬垂、混合悬垂、摆动、回环和上法、下法等,用以增强学生的上肢、肩带、腰腹等肌肉群的力量;发展灵敏、平衡和定向能力,培养身体的正确姿势,以及勇敢、克服困难的优良品质。单杠是锻炼与发展学生【 】的典型器械。
A. 肩带关节灵活性
B. 上肢屈伸
C. 远端肌肉
D. 悬垂
16.下列不属于关节基本结构的组成部分的是【 】
A. 关节面
B. 关节囊
C. 关节腔
D. 关节轴
17.剧烈运动时,出现呼吸困难、肌肉酸痛、动作迟缓、胸闷难忍、下肢沉重和不愿意再运动下去等现象,这在运动生理学上称为【 】
A. 极点
B. 第二次呼吸
C. 过度疲劳
D. 呼吸急促
18.运动生理学,把人体大脑皮层对外界的一整套固定形式的刺激,且能够形成一整套固定形式的反应的生理现象称之为【 】
A. 第二信号系统
B. 非条件反射
C. 动力定型
D. 条件反射
19.【 】为体育教学策略选择和体育教学评价提供了依据。
A. 对学生的分析
B. 对学习内容的选择
C. 教学方法的设计
D. 教学目标的制定
20.下列关于足球间接任意球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 间接任意球不能直接射门得分
B. 主踢队员不得连踢
C. 除守方队员站在本方球门线上外,对方队员必须至少距球9.15米
D. 间接任意球可以直接射入对方球门得分
1.创造性游戏主要包括角色游戏、【 】和表演游戏。
A. 趣味性游戏
B. 结构性游戏
C. 虚构性游戏
D. 社会性游戏
2.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是属于【 】目标。
A. 运动参与
B. 运动技能
C. 身体健康
D. 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
3.下列不属于影响人们坚持体育锻炼主要因素的是【 】
A. 个人动机
B. 可利用的时间
C. 个体对良好健康状况的知觉
D. 科学技术的发展
4.运动动机可分为直接动机和间接动机,相对于间接动机来说,直接动机的特征是【 】
A. 持续时间长、作用力大
B. 持续时间短、作用力大
C. 持续时间长、作用力小
D. 持续时间短、作用力小
5.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体育课程实施本质的一项是【 】
A. 适应性
B. 复杂性
C. 现实性
D. 创造性
6.短距离跑的最大特点是用最短的时间发挥最高的速度,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 人体神经过程的灵活性
B. 蹬地的力量与方向
C. 步长和步频
D. 腿部肌肉力量与方向
7.羽毛球正手发球时,左手应用食指、中指、拇指夹住羽毛球的部位是【 】
A. 两三根羽毛
B. 球的中部
C. 球的尾部
D. 整根羽毛
8.在某节徒手操中,臂上举,上体从左向右做圆形运动,该动作称为上体的【 】
A. 全旋
B. 绕环
C. 绕
D. 旋转
9.体育教师最基本的业务能力是【 】
A. 创新能力
B. 科研能力
C. 教学能力
D. 管理能力
10.篮球运动最初是作为一种【 】的。
A. 游戏而存在
B. 竞技而存在
C. 战争而存在
D. 表演而存在
11.机体抵抗外来微生物对机体的损害,对自身进行保护和防御,是由血液中的【 】通过吞噬及免疫反应来实现的。
A. 白细胞
B. 红细胞
C. 血小板
D. 血浆
12.参加短时间重复训练的运动员体内以【 】系统为主供能。
A. 磷酸原代谢
B. 乳酸
C. 蛋白质
D. 脂肪
13.衡量篮球中锋运动员灵敏素质的重要标志是【 】
①准确性②迅速性③协调性④柔韧性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14.语言法是体育课堂的基本教学方法之一,下列不属于语言法的是【 】
A. 讲解法
B. 问答法
C. 讨论法
D. 演示法
15.受【 】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影响,自然主义学校体育思想明确提出“体育必须和生活打成一片,使体育成为生活的实践”,并指出生活等于技能、理想、态度、习惯的总和。
A. 桑代克
B. 夸美纽斯
C. 卢梭
D. 杜威
16.搏击健美操是一种有氧健身操,它组合了拳击、跆拳道、散打和太极拳等项目的基本动作,它是根据这些项目的特点和人体各部分的锻炼需要,按照健美操的要求进行创编的,具有哪些特点?【 】
①时代感 ②趣味性 ③攻击性 ④挑战性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17.《体育与健康》是一门以【 】为主的课程,学生学习的结果主要体现在学生体能、技能和运动行为方面的改变。
A. 分组学习
B. 自主学习
C. 技能学习
D. 合作学习
18.【 】是以氨基酸为基本单位构成的生物高分子,是组成人体一切细胞、组织的重要成分。
A. 纤维素
B. 蛋白质
C. 糖类
D. 脂类
19.在广播体操的教学中,教师多采用【 】示范授课。
A. 正面
B. 侧面
C. 镜面
D. 反面
20.发展绝对速度的主要训练手段是【 】
A. 300米计时跑
B. 150米计时跑
C. 200米计时跑
D. 60米计时跑
1.健美操竞赛分竞技健美操和【 】两种类型,比赛内容都包含规定动作和【 】两种。
A. 竞赛健美操;自创动作
B. 竞赛健美操;自选动作
C. 艺术健美操;自编动作
D. 艺术健美操;自创动作
2.在国际足联、各洲际联合会或各国足球协会的管辖下,所举办的任何正式比赛,每一队最多可替换【 】球员。
A. 3名
B. 4名
C. 5名
D. 6名
3.水平三5、6年级学习目标,要求学生了解运动项目的知识,是指了解多种运动项目的名称及其【 】
A. 体育与健康知识
B. 基本的健身价值
C. 技术技能
D. 锻炼方法
4.【 】年,中国女排顽强拼搏获得我国体育史上三大球的第一个世界冠军。
A. 1980
B. 1981
C. 1982
D. 1984
5.《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全面发展体能与健身能力”属于以下哪个领域目标?【 】
A. 运动参与
B. 运动技能
C. 身体健康
D. 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
6.有15个排球队参加比赛,若采用单淘汰赛制决出冠军共需要的场数为【 】场。
A. 12
B. 13
C. 14
D. 15
7.膈肌和肋间外肌属于【 】
A. 呼气肌
B. 骨骼肌
C. 腹壁肌
D. 吸气肌
8.有氧运动会消耗体内的多余脂肪,应该保持在什么运动强度的条件下?【 】
A. 低强度
B. 中等
C. 超负荷
D. 高强度
9.人的身高增长,有两个高峰期,第一个高峰期是【 】
A. 3周岁以下
B. 5~6周岁
C. 10~12周岁
D. 12~14周岁
10.被称为“运动之母”的运动是【 】
A. 田径
B. 游泳
C. 足球
D. 棒球
11.教育家蔡元培先生将体育摆在德育、智育、美育前面,其教育思想是【 】
A. 改革教育,兼容并包
B. 自我教育,自我发展
C. 完全人格,首在体育
D. 增强体质,尚武求强
12.【 】是人们对于体育的现象、事实及其规律的认识,是人们在长期实践中积累起来的经验的概括和总结。
A. 体育知识
B. 体育实践
C. 体育教学
D. 运动技能
13.在人体关节中,肩关节最薄弱的部位是【 】
A. 前上部
B. 前下部
C. 后下部
D. 后上部
14.在田径运动中,跑的一个周期包括【 】个腾空时期和【 】个单脚支撑时期。
A. 1;1
B. 1;2
C. 2;1
D. 2;2
15.发展背肌力量的练习采用的训练方式是【 】
A. 提铃、推举
B. 肩负杠铃俯卧上体起
C. 仰卧起坐
D. 负重提踵
16.某学生参加一个体育比赛,你作为教练,根据生理学常识,你认为该学生赛前准备活动以【 】分钟时间为宜。
A. 5~8
B. 8~15
C. 10~30
D. 20~30
17.足球比赛中判罚越位时,应以【 】方式恢复比赛。
A. 直接任意球
B. 间接任意球
C. 点球
D. 坠球
18.下列训练方法中,最有利于提高运动员应变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是【 】
A. 重复训练法
B. 循环训练法
C. 竞赛训练法
D. 变换训练法
19.跑的技术结构包括【 】几个部分。
A. 起跑、加速跑和冲刺跑
B. 起跑、途中跑和加速跑
C. 起跑、起跑后的加速跑、途中跑和终点跑
D. 起跑、匀速跑和冲刺跑
20.人民教育出版社于【 】年出版了中小学体育教材,第一次明确提出“学校体育应从增强学生体质出发”的指导思想。
A. 1959
B. 1960
C. 1961
D. 1962
1.根据学生参与体育学习和锻炼活动的心理动因是以生物性需要,还是以社会性需要为基础,将运动动机分为【 】
A. 生物性动机和内部动机
B. 生物性动机和外部动机
C. 生物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
D. 生物性动机和直接动机
2.实验研究中,一般以【 】作为区分大小样本的界限。
A. 50
B. 40
C. 30
D. 20
3.体育与健康课程对学生学习成绩的评价采用的是多元评定方法,【 】的评定多采用定量评定与定性评定相结合的方法进行。
A. 运动技能
B. 学习态度
C. 情意表现
D. 合作精神
4.早操、课间操等课外体育活动属于【 】
A. 全校性活动
B. 全年性活动
C. 班级性活动
D. 俱乐部活动
5.下列关于学校体育和社区体育,说法正确的是【 】
A. 把社区体育文化作为学校体育内容可以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B. 利用课余时间开展社区体育活动可以巩固体育课所学的知识
C. 从体育的目标、内容、手段来看,学校体育是社区体育的基础
D. 以部分社区体育运动作为学校体育内容可以有效的增强学生的体质
6.体能训练包括速度、力量、耐力、柔韧、【 】及协调等素质。
A. 平衡
B. 反应
C. 灵敏
D. 心肺机能
7.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小学、初中、高中不同学习阶段的德育工作有相应的侧重点,其中,小学阶段的德育重点主要是【 】
A. 基本道德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B. 日常行为习惯的培养与指导
C. 道德理想信念的培养与指导
D. 人生观价值观的选择与确立
8.下列不属于体育游戏教学原则的是【 】
A. 娱乐性
B. 趣味性
C. 安全性
D. 教育性
9.参加剧烈体育活动前为了避免受伤需要先做【 】
A. 放松运动
B. 整理活动
C. 拉伸运动
D. 准备活动
10.下列对短跑起跑后的加速跑,描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从“起跑步”到转入途中跑姿势的一个疾跑段
B. 充分利用起跑所获得的初速度继续发挥和保持高速度跑
C. 第一步从“起跑步”开始,摆动腿前摆与支撑腿的交角稍大于90°
D. 通过持续加速跑,使人体奔跑速度尽快接近或达到自己的最高跑速
11.学校体育本质的功能是【 】
A. 育人功能
B. 健身功能
C. 训练功能
D. 发展功能
12.通常认为能培养身体正确姿态,增强臂力,扩展胸廓的运动项目是【 】
A. 武术
B. 举重
C. 体操
D. 短跑
13.下列哪种运动对于降低血脂效果更好?【 】
A. 力量练习
B. 有氧运动
C. 柔韧性练习
D. 平衡能力练习
14.现代篮球兴起于哪一年?【 】
A. 1889
B. 1890
C. 1891
D. 1896
15.延迟性肌肉酸痛的处理方法【 】
A. 热敷
B. 冷敷
C. 加压包扎
D. 抬高患处
16.技术动作学习过程中,学生表现出紧张、不协调,并伴有多余动作,此时学生处于动作学习的哪一阶段?【 】
A. 粗略掌握阶段
B. 改进动作阶段
C. 巩固提高阶段
D. 运用自如阶段
17.【 】是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的集合,是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将一次或一组内容分解成有机联系的几个部分,逐次进行反复学习和练习,以达到预期的学习目标的教学组织形式。
A. 单元教学
B. 分解教学
C. 层次教学
D. 反复教学
18.在长跑运动中出现“第二次呼吸”表明人体机能水平已经达到的水平为【 】
A. 进入工作状态
B. 疲劳状态
C. 恢复状态
D. 相对稳定状态
19.从跑的技术原理来讲,跑的速度取决于【 】
A. 蹬摆动作的配合
B. 步幅和步频
C. 腿部力量的大小
D. 上下肢的协调配合
20.排球【 】年传入中国。
A. 1901
B. 1915
C. 1905
D. 1895
1.标准羽毛球场长为【 】米。
A. 11.20
B. 12.30
C. 13.40
D. 14.50
2.脚内侧踢球是一种用脚【 】接触球的一种踢球方法。
A. 内侧
B. 跟骨
C. 舟骨
D. 踝
3.接力项目检录裁判应将参赛运动员带到【 】
A. 跑道起点
B. 第一接力区
C. 各棒接力区
D. 第二接力区
4.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同一类型的体育课程资源?【 】
A. 教科书
B. 计算机
C. 体育场地
D. 学校体育风气
5.在足球比赛中,运动员在禁区外区域冲撞对方队员构成犯规的行为,裁判员应判罚【 】
A. 任意球
B. 掷界外球
C. 坠球
D. 点球
6.体育教师教学评价的主体应多元化,评价的主体不包括下列哪项?【 】
A. 领导评价
B. 同行评价
C. 学生评价
D. 家长评价
7.徒手体操属于【 】
A. 基本体操
B. 器械体操
C. 轻器械体操
D. 队列队形
8.直观教学是通过具体动作的示范、图解、模型等将动作的过程显示出来,使学生了解动作的【 】
A. 结构—节奏—空间特征
B. 结构—时间—速度特征
C. 幅度—时间—空间特征
D. 结构—时间—空间特征
9.下列不属于排球正面双手垫球的基本手型的是【 】
A. 交叉式
B. 抱拳式
C. 叠掌式
D. 互靠式
10.决定田径跳跃高度或远度的最重要因素是【 】
A. 起跳的爆发力量
B. 起跳的蹬地角度
C. 起跳的动作速度
D. 起跳后人体腾起的初速度
11.下列踢球技术是身体向前移动时将球传给处于身后队员的踢球方法的是【 】
A. 脚尖传球
B. 脚跟传球
C. 脚背内侧踢球
D. 脚背外侧踢球
12.【 】年,排球被列为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
A. 1963
B. 1964
C. 1965
D. 1966
13.人体如以最快速度持续运动数秒后,ATP耗尽时代之而起的肌糖原在无氧条件下供能以使ATP合成并产生的代谢物质是【 】
A. 乳酸
B. 糖原
C. 磷酸原
D. 胱氨酸
14.脑震荡的诊断要点是【 】
A. 意识丧失
B. 逆行性遗忘
C. 头疼和头晕
D. 恶心和呕吐
15.同学甲所在班级要求每个同学选择一个体育模块学习,他所选的项目需要速度与爆发力,其技术动作的顺序是:预备→跑→起跳→腾空→挺身→落地→起身→向前走,甲所选项目是【 】
A. 跳水
B. 跳远
C. 跳箱
D. 足球
16.影响骨生长的内因是【 】
A. 食物
B. 机械力
C. 激素
D. 体育锻炼
17.在男子100米决赛中,凡顺风时平均风速超过【 】米/秒者,所创纪录不予承认。
A. 1
B. 2
C. 3
D. 4
18.由耐力项目的训练(有氧运动)引起的过度训练,运动员会表现出的症状是【 】
A. 兴奋、烦躁
B. 疲乏、淡漠
C. 多梦、易醒
D. 体重下降
19.下列属于田径女子七项全能项目的是【 】
A. 100米栏、推铅球、400米
B. 跳高、跳远、掷标枪
C. 跳高、100米、掷标枪
D. 800米、掷铁饼、跳远
20.教学目标是为教师在教学中可随时评价和【 】而设置的。
A. 调控教学
B. 把握教材
C. 具体操作
D. 掌握技能
1.教育部下文至各中小学校倡导开展“2+1”项目,目的在于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2+1项目是指【 】
A. 2项艺术特长+1项体育运动技能
B. 2项身体素质+1项球类运动技能
C. 2项体育运动技能+1项艺术特长
D. 2项体育运动技能+1项手工技能
2.网球【 】是使V型虎口略左侧,位于左平面和上平面之间的左上斜面,食指关节在右上斜面的位置。
A. 东方式正手握拍法
B. 东方式反手握拍法
C. 西方式正手握拍法
D. 西方式反手握拍法
3.体育课程标准要求从实际出发,以【 】需要为中心来选择和设计教学内容。
A. 运动项目
B. 教师
C. 学生的发展
D. 学校
4.完成具体肌肉动作是通过【 】
A. 视觉
B. 肌肉本体感觉
C. 皮肤感觉
D. 前庭感觉
5.美国的生理学家库珀博士认为保持人体“全面身心健康”的奥秘是保持人体生理、心理平衡。“全面身心健康”能够提高人的生活质量,【 】是保持全面身心健康最有效、最科学的运动方式。
A. 力量锻炼
B. 耐力锻炼
C. 有氧运动
D. 无氧运动
6.下列哪一物质可以促进人体钙质的吸收?【 】
A. 维生素E
B. 维生素D
C. 维生素A
D. 维生素C
7.运动员肺活量比一般人大的原因是【 】
A. 呼吸肌收缩有力,呼吸慢而深
B. 呼吸频率高
C. 参与呼吸的肺泡数量多
D. 肺比一般人的大
8.田径比赛中必须具备“各就位”“预备”“枪声”三个环节的竞赛项目是【 】
A. 100米、200米、400米、800米
B. 200米、400米、800米、3000米障碍
C. 100米栏、110米栏、400米栏、3000米障碍
D. 100米、110米栏、400米、400米栏
9.我国夺得第一枚夏季奥运会金牌是来自【 】
A. 游泳
B. 田径
C. 射击
D. 乒乓球
10.通过徒手操的学习,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注意力、观察力和【 】
A. 联系能力
B. 动作思维能力
C. 适应能力
D. 想象力
11.体育课中,学生练习的总时间与上课的总时间的比例,称为体育课的【 】
A. 综合密度
B. 专项密度
C. 练习密度
D. 一般密度
12.《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6]27号)》规定,学校综合性运动会或体育节每年至少举办【 】
A. 一次
B. 两次
C. 三次
D. 四次
13.影响学生运动兴趣水平的因素较多,其中“有希望完成的、符合自己能力水平的、能带来愉快感的体育运动容易激发学生运动兴趣”的因素是【 】
A. 成功体验的获得
B. 运动需要的满足
C. 运动内容的新奇性
D. 现有的运动技术水平
14.肌肉痉挛处理方法不包括【 】
A. 牵拉屈曲肌肉使其伸展
B. 局部按摩冷敷
C. 离开冷环境
D. 喝盐开水
15.下列属于队列练习的是【 】
A. “8”字行进
B. 跑步走
C. 蛇形行进
D. 圆形行进
16.体现教学效果的首要条件是【 】
A. 学生的情绪体验
B. 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
C. 学生参加活动的积极性
D. 课堂内容有序进行
17.通过体育教学评价促使被评价对象形成继续努力或在以后的工作学习中改善不足之处,提高学习活动水平的动机或期望,这体现了教学评价的【 】原则。
A. 指导性
B. 科学性
C. 激励性
D. 全面性
18.以下不属于基本体操内容的是【 】
A. 支撑跳跃
B. 队列队形
C. 徒手体操
D. 轻器械体操
19.学校体育的本质功能是育人,学校体育的其他功能包括【 】
A. 文化功能、辐射功能、健身功能
B. 文化功能、辐射功能、经济功能
C. 文化功能、健身功能、经济功能
D. 文化功能、娱乐功能、经济功能
20.在体操术语中,【 】是指身体某部位做360°或大于360°的圆形动作。
A. 摆越
B. 绕环
C. 手翻
D. 悬垂
1.下列哪项不是以有氧代谢为主的运动?【 】
A. 长拳
B. 太极拳
C. 竞走
D. 滑雪
2.少年拳第一套动作中,为挡架对方的冲拳攻击,同时冲拳向对方进行反击的是【 】
A. 震脚架打
B. 跳步推掌
C. 马步横打
D. 虚步架打
3.下列不属于竞技游泳的是【 】
A. 仰泳
B. 蝶泳
C. 自由泳
D. 侧泳
4.学生进行投掷练习时,有效、安全的措施包括【 】
①充分的准备活动 ②统一指令投出 ③对面投掷的组织形式 ④统一拾捡器材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5.沿人体前后方向,将人体纵切为左右两部分的切面是【 】
A. 冠状面
B. 矢状面
C. 额状面
D. 水平面
6.体育态度是个体对外界对象(包括人和事物)较为稳固的,由【 】三种成分构成的内在心理倾向。
A. 认知、情感、技能
B. 认知、情感、行为意向
C. 认知、技能、行为意向
D. 情感、行为意向、技能
7.奥运五环中,黑色代表【 】
A. 亚洲
B. 非洲
C. 美洲
D. 欧洲
8.与健康有密切关系的体适能是【 】
A. 健康体适能
B. 技能体适能
C. 有氧适能
D. 肌适能
9.一个标准田径场,跑道全长应为【 】,弯道最内圈半径为【 】
A. 400m;36m
B. 300m;34m
C. 400m;34m
D. 300m;36m
10.篮球投篮技术中,出手角度主要依靠【 】最后作用于球体力的方向和作用点来调节。
A. 肘
B. 手腕
C. 手指
D. 手掌
11.广播操教学时,最宜采用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
A. 全班集体教学
B. 分组轮换
C. 分组不轮换
D. 班内个别指导
12.小学低、中年级学生经常参加跳绳活动,可以提高【 】功能,发展弹跳力和身体协调性,增强耐力。
A. 肾脏
B. 代谢
C. 心脏
D. 代偿
13.运动时肌肉工作的直接能源是【 】
A. ATP
B. 肌糖原
C. 脂肪
D. 蛋白质
14.下列教学内容适合采用正面示范的是【 】
A. 武术的套路教学
B. 做徒手操
C. 跑步中摆臂动作
D. 球类运动
15.属于武术功法运动的是【 】
A. 马步
B. 太极拳
C. 推手
D. 轻功
16.下列不属于青少年健康的三大杀手的是【 】
A. 近视
B. 肥胖
C. 龋齿
D. 低血压
17.投掷铅球时,当握好铅球后,要将铅球【 】
A. 抵住颈部或下颚
B. 抵住颈部或上颚
C. 抵住颈部或肩部
D. 抵住肩部或下颚
18.体育教学工作的基本规范与要求属于哪一范畴?【 】
A. 体育教学方法
B. 体育教学内容
C. 体育教学目标
D. 体育教学原则
19.背越式跳高的8步丈量法,为了便于记忆,可叫作【 】
A. 4、5、6
B. 5、6、7
C. 6、7、8
D. 4、6、8
20.运动后,如间隔时间过长,机体工作能力降低到原来水平,称为【 】
A. 超量恢复阶段
B. 工作阶段
C. 相对恢复阶段
D. 复原阶段
1.体育教学中,中长跑的教学难点是【 】
A. 动作频率
B. 节奏感
C. 呼吸方法
D. 起跑速度
2.体育竞技与体育健身都需要坚持锻炼,两种锻炼的主要区别是【 】
A. 运动时间
B. 有氧或无氧
C. 负荷强度大小
D. 运动场地
3.发展体能的原则是【 】
A. 全面性和适量性原则
B. 持续性原则
C. 健康性原则
D. 以上都是
4.下肢肌肉中慢肌纤维百分比组成占优势的人,较适宜从事的运动项目是【 】
A. 100m跑
B. 800m跑
C. 马拉松跑
D. 跳高与跳远
5.立定跳远测试是为了测试学生下肢肌肉爆发力及身体【 】能力的发展水平。
A. 协调
B. 平衡
C. 灵敏
D. 前跃
6.竞技体育运动中的运动成绩包括【 】
A. 体能水平和比赛名次两个方面
B. 竞争水平和比赛名次两个方面
C. 动作水平和比赛名次两个方面
D. 竞技水平和比赛名次两个方面
7.根据力量素质与运动体重的关系,可以分为【 】
A. 一般力量与专项力量
B. 绝对力量与相对力量
C. 最大力量与最小力量
D. 上述都不对
8.体育教学中,把学生分为若干组,各组练习不同内容,按预定时间相互轮换练习内容,称为【 】
A. 分组教学
B. 分组不轮换
C. 教学分组
D. 分组轮换
9.下列关于大众传播对学校体育发展的负面影响,不正确的一项描述是【 】
A. 大众传媒对学生体育行为的影响,造成学生体育价值观念的变化,也影响到他们体育活动的倾向
B. 体育暴力方面的影响
C. 诸如假球、黑哨等体育道德方面的影响
D. 一些似是而非的体育知识传播,导致学生对体育知识产生不正确的认识
10.自2017年实行新课标以来,下面哪些项目是高中学生每年体育健康标准测试的项目?【 】
A. 50m、立定跳远、仰卧起坐(女)、1000m(男)
B. 50m、立定跳远、坐位体前屈、仰卧起坐(女)、引体向上(男)、800m(女)、1000m(男)
C. 100m、立定跳远、坐位体前屈、800m、1000m
D. 100m、三级蛙跳、仰卧起坐(女)、1000米(男)
11.人体附肢骨共有126块。下列选项中,属于附肢骨的是【 】
A. 颅骨和躯干骨
B. 上肢骨和下肢骨
C. 长骨和短骨
D. 扁骨和不规则骨
12.采用循环练习法时,各站连续完成练习的运动负荷应介于学生最大负荷能力的【 】
A. 1/3~2/3
B. 1/2~2/3
C. 1/4~3/4
D. 2/3~3/4
13.体育课中的“一句话评价”是一种【 】的语言法形式。
A. 口令和指示
B. 口头评定成绩
C. 口头汇报
D. 讲解
14.男女分班体育教学组织形式较为适合的水平阶段是【 】
A. 水平一
B. 水平二
C. 水平三
D. 水平四
15.下列不属于田赛项目的是【 】
A. 撑竿跳高
B. 铅球
C. 铁饼
D. 男子110米栏
16.1968年,美国人福斯贝里首创了【 】跳高技术。
A. 跨越式
B. 俯卧式
C. 背越式
D. 跨步式
17.腓侧是指【 】
A. 大腿内侧
B. 大腿外侧
C. 小腿内侧
D. 小腿外侧
18.下列不属于武术单器械的是【 】
A. 朴刀
B. 长穗剑
C. 猴棍
D. 峨眉刺
19.“飞人刘翔”是我国体育史上优秀的跨栏运动员之一。下列关于跨栏项目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男子有110米跨栏跑
B. 女子有110米跨栏跑
C. 男子有400米跨栏跑
D. 女子有400米跨栏跑
20.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所指的体能的评定与以往体育课中的【 】的考核是既有联系又有明显差别的。
A. 身体素质与身体条件
B. 身体条件与运动能力
C. 身体素质与运动能力
D. 身体素质与运动成绩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要求确保学生每天锻炼【 】
A. 半小时
B. 一小时
C. 两小时
D. 三小时
2.前臂大拇指所在的一侧为【 】
A. 胫侧
B. 腓侧
C. 尺侧
D. 桡侧
3.在做深蹲跳这个动作的时候,髋关节和膝关节分别是绕【 】在做运动。
A. 矢状轴、矢状轴
B. 冠状轴、矢状轴
C. 矢状轴、冠状轴
D. 冠状轴、冠状轴
4.体育游戏的功能包括健身功能、娱乐功能、教育功能和【 】
A. 益智功能
B. 交往功能
C. 德育功能
D. 社会功能
5.心血管系统是由心脏、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构成的【 】的管道系统。
A. 关闭
B. 封闭
C. 密封
D. 闭合
6.碱性食物有软化血管的作用,下列属于碱性食物的是【 】
①糖果②柑橘③山芋④糕点⑤海带⑥大米
A. ①③⑤
B. ①②④⑥
C. ②③⑤
D. ②④⑥
7.篮球运动中,适合与持球突破技术相结合的进攻战术是【 】
A. 掩护配合
B. 传切配合
C. 策应配合
D. 突分配合
8.以下哪项是学校体育管理的依据?【 】
A. 学生身心发展规律
B. 国家体育锻炼标准
C. 学校体育管理体制
D. 学校体育工作计划
9.足球比赛踢间接任意球时误将球直接踢进自家的球门,则应该【 】
A. 进球有效,球门球恢复比赛
B. 进球有效,中圈球恢复比赛
C. 进球无效,球门球恢复比赛
D. 进球无效,角球恢复比赛
10.区分跑和走的标准主要是看【 】
A. 速度的快慢
B. 步幅的大小
C. 身体重心起伏的大小
D. 身体是否腾空
11.新课程标准要求水平二的3、4年级学生要了解体能的构成,如知道心肺耐力、力量、柔韧性、【 】、速度、灵敏性是体能的组成部分。
A. 平衡
B. 协调
C. BMI
D. 身体成分
12.运动员起跑犯规谁能给予警告?【 】
A. 总裁判长
B. 发令员
C. 终点主裁判
D. 技术官员
13.2004年2月4日,国际足联确认了【 】是足球的发源地。
A. 英国
B. 巴西
C. 阿根廷
D. 中国
14.完成田径技术动作能够发挥人体最大运动能力,从而产生最大作用并获得最佳的运动效果,此为田径运动技术的【 】
A. 实效性
B. 最佳性
C. 经济性
D. 竞技性
15.下列选项中,属于减负荷练习的是【 】
A. 上坡跑
B. 迎风跑
C. 下坡跑
D. 负重跑
16.以下属于屈肌反射与腱反射共同点的是【 】
A. 感受器相同
B. 引起反射的刺激性质相同
C. 前者的效应器是屈肌,后者是伸肌
D. 都是短暂的反射活动
17.将新学习的材料和头脑中已有的体育知识、运动技能联系起来,促使大脑对信息的理解的策略属于【 】
A. 练习策略
B. 选择性注意策略
C. 体育学习认知—调控策略
D. 精细加工策略
18.在运动生理学中,【 】又称合成代谢,是指生物体不断地把体外环境中获取的营养物质转变成自身的组成物质,并且储存的变化过程。
A. 代谢作用
B. 分解作用
C. 异化作用
D. 同化作用
19.在热的环境中运动会造成正的热平衡,而使体温升高,从事体育运动的最佳体温是【 】,骨骼肌的温度是【 】
A. 38.5℃;36.5℃
B. 39.5℃;38.5℃
C. 38.0℃;37.2℃
D. 37.2℃;38.0℃
20.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我国选手刘翔在男子110米栏的决赛中以【 】的成绩夺得了金牌。
A. 12秒96
B. 12秒91
C. 12秒88
D. 12秒90
1.学生平常在进行柔韧动作练习时,【 】
A. 动作宜由轻到重
B. 动作宜由重到轻
C. 动作幅度宜由大到小
D. 动作宜由复杂到简单
2.比赛期对应于运动员竞技状态的【 】
A. 形成阶段
B. 保持阶段
C. 消退阶段
D. 恢复阶段
3.足球脚背正面踢球时,当摆动腿以髋关节为轴,大腿带动小腿由后向前摆时,小腿的加速前摆时间是【 】
A. 膝盖接近球的垂直上方时
B. 摆动腿后摆时膝盖超过球的垂直上方时
C. 膝盖摆到球的内侧垂直上方时
D. 膝盖接近球的斜上方时
4.“运动示范”属于以下哪种体育教学方法?【 】
A. 语言法
B. 直观法
C. 预防与纠正错误法
D. 游戏与竞赛法
5.在中学弯道跑动作技术教学时,常采用的示范法是【 】
A. 镜面示范
B. 正面示范
C. 侧面示范
D. 背面示范
6.分解教学法的主要作用是【 】
A. 易于形成技术动作的整体概念和动作的关联
B. 有利于从一开始就领会该项目的完整技术结构
C. 减少学生学习中的困难,最终达到完全掌握动作的目的
D. 练习手段多样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7.下列不属于课外体育活动的是【 】
A. 早操、课间操
B. 运动队训练
C. 运动会
D. 体育课篮球比赛
8.短跑是指【 】
A. 400米和400米以下
B. 800米和800米以下
C. 200米和200米以下
D. 100米和100米以下
9.运动系统由骨、骨连结和骨骼肌组成,约占成人体重的【 】,无论是简单的手足动作还是复杂的全身动作,都是以骨为杠杆、关节为枢纽、骨骼肌收缩为动力来实现的。
A. 40%~50%
B. 50%~60%
C. 60%~70%
D. 70%~80%
10.在体操运动中,为防止由于技术不正确或意外的原因而发生的危险,运用特定的技巧摆脱危险叫【 】
A. 自我保护
B. 他人保护
C. 直接帮助
D. 间接帮助
11.下列哪项属于武术基本步型?【 】
A. 上步
B. 进步
C. 插步
D. 仆步
12.新课标所倡导的学习方式必备的核心特征是【 】
A. 独立性
B. 合作性
C. 激励性
D. 创新性
13.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在小学阶段,要注重激发和培养学生的【 】,使学生在体育学习中体验到运动的乐趣。
A. 运动意识
B. 运动习惯
C. 创新能力
D. 运动兴趣
14.下列描述中,属于分队走的是【 】
A. 一路纵队变成二路纵队,一路纵队行进
B. 二路纵队相遇变成一路纵队行进
C. 二路纵队相遇变成二路纵队同向行进
D. 一路纵队变成二路纵队,一路向左、一路向右行进
15.学校体育的主要目标是【 】
A. 发展和培养体育后备人才
B. 提高学生竞技运动水平
C. 促进学生动作技能的发展
D. 通过体育活动增进学生健康,增强学生体质
16.利用山林开展定向运动和登山运动,属于体育与健康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种类是【 】
A. 人力资源
B. 时间资源
C. 自然地理资源
D. 信息资源
17.在场地器材设备条件充足和班级学生数量较少时,应采用【 】这种形式。
A. 分组不轮换
B. 三组两次等时轮换
C. 两组一次等时轮换
D. 四组三次不等时轮换
18.在羽毛球正手握拍法中,小指与无名指在拍柄末端稍紧的主要目的是【 】
A. 利用手腕发力
B. 不使球拍脱手
C. 便于控制球的落点
D. 以上均不对
19.武术中,练腰的技术动作分别是俯腰、甩腰、【 】和下腰。
A. 耗腰
B. 涮腰
C. 荡腰
D. 担腰
20.在空中旋转的球有【 】
①篮球胸前双手传球②排球跳发球③足球香蕉球④乒乓球弧圈球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