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安徽省蚌埠市怀远县中小学语文教师招聘/编制考试历年真题试卷及答案解析
一、基础知识(本大题共6题,共2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敬(jìn)业 文明( míng) 诚(chéng)信 友善(shàn)
B.赞(zàn)扬 歌颂(sòng) 酬(chóu)谢 表彰(zāng)
C.粉(fěn)红 翠绿(nǜ) 黑(hēi)紫 湛蓝(1án)
D.角(jué)色 美差(chāi) 血(xuè)脉 相似(sì)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如掾巨笔 笔走龙蛇 妙笔生花 栩栩如生
B.国泰民安 风调雨顺 举世闻名 出类拨萃
C.全神贯注 聚精会神 专心致志 心无旁骛
D.鞠躬尽瘁 惮精竭虑 含辛茹苦 呕心沥血
3.下列句子标点使用不正确的一句是( )
A.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B.听说梅兰芳要卖房子,很多戏园子老板找上门来说:“梅先生,您何必卖房子,只要您把胡子一剃,一登台,还愁没钱花。”
C.从1949年出品的《三毛流浪记》到《家》《青春万岁》《建国大业》……每一部影片,都能唤起我们对中国电影的记忆。
D.贝多芬没等兄妹俩从中醒过神来,就离开了茅屋,飞奔回客店,花了一夜工夫,把刚才弹的曲子——《月光曲》记录了下来。
4.下列语句中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句子是( )
A.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B.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C.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D.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5.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达,正确的一项是( )
A.“楚辞”是以屈原为代表的楚国文人在民歌基础上创造的一种形式整齐、句式较长、情感浓郁的新诗体。
B.洪昇的《桃花扇》,以侯方域、李香君的爱情故事为线索,描写了重大的历史事件,揭示了南明覆灭的原因。
C.朱自清是现代著名的诗人和散文家,是古典文学领域内治学严谨,造诣颇高的学者,还是位语文教育家。
D.列夫·托尔斯泰是俄国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其代表作有《父与子》《安娜·卡列尼娜》《战争与和平》等。
6.古诗文填空。(5分)
(1)百川东到海,________?(汉乐府《长歌行》)
(2)青箬笠,绿蓑衣,________。(张志和《渔歌子》)
(3)等闲识得东风面,________。(朱熹《春日》)
(4)沙鸥翔集,________,岸芷汀兰,________。(范仲淹《岳阳楼记》)
二、阅读鉴赏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26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9题。
吴山图记
归有光
吴、长洲二县,在郡治所,分境而治。而郡西诸山,皆在吴县。其最高者,穹窿、阳山、邓尉、西脊、铜井。而灵岩,吴之故宫在焉,尚有西子之遗迹。若虎丘、剑池及天平、尚方、支硎,皆胜地也。而太湖汪洋三万六千顷,七十二峰沉浸其间,则海内之奇观矣。
余同年友魏君用晦为吴县,未及三年,以高第召入为给事中。君之为县,有惠爱,百姓扳留之,不能得,而君亦不忍于其民。由是好事者绘《吴山图》以为赠。
夫令之于民,诚重矣。令诚贤也,其地之山川草木,亦被其泽而有荣也;令诚不贤也,其地之山川草木,亦被其殃而有辱也。君于吴之山川,盖增重矣。异时吾民将择胜于岩峦之间,尸祝于浮屠、老子之宫也,固宜。而君则亦既去矣,何复倦倦于此山哉?昔苏子瞻称韩魏公去黄州四十余年而思之不忘,至以为《思黄州》诗,子瞻为黄人刻之于石。然后知贤者于其所至,不独使其人之不忍忘而已,亦不能自忘于其人也。
君今去县已三年矣。一日,与余同在内庭,出示此图,展玩太息,因命余记之,噫!君之于吾吴有情如此,如之何而使吾民能忘之也?
7.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则海内之奇观矣 观:____
(2)百姓扳留之,不能得 扳留:____
(3)夫令之于民,诚重矣 诚:____
(4)何复倦倦于此山哉 倦倦:____
8.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然后知贤者于其所至,不独使其人之不忍忘而已,亦不能自忘于其人也。
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段写吴县山川形胜,由吴郡西面诸山写到灵岩,继写虎丘、太湖,明写山川,暗写魏君,匠心独运。
B.第2段交代魏君的年龄、政绩、官民关系以及热心人作画馈赠之缘由,引发后文议论,行文流转自然。
C.第3段承上文,肯定魏君身为县令为吴县山川草木增光添彩,并借韩魏公事例表达赞美之情。
D.末段交代作记之缘由,再次强调魏君不能忘情于吴县百姓,委婉表达百姓对贤明地方官的殷殷期望。
参考答案更多资料请联系微信/QQ:202679107
你可知道——别人用这个资料就考过关了!
你可知道——整理这个资料需要花多少精力
你可知道——可以为你节约多少时间!
你可知道——有了这个资料可能给你带来什么!
你可知道——没这个资料你可能失去什么!
推荐复习资料:
1.语文教师招聘考试复习笔记(核心考点)
2.语文教师招聘考试高分题库(上下册)
3.语文教师招聘考试历年真题大全
4.语文教师招聘考试考前卷(A、B卷)
详情加微信/QQ:202679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