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中小学语文教师招聘/编制考试历年真题试卷及答案解析
1.下列各句加点字读音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加班虽是苦差事,你可千万别出什么差池。
B.现在编辑水平参差不齐,有些书传注参错。
C.曹兄的道行深,一开口就知道是行家里手。
D.和事老李师傅和面的劲道确实与别人不同。
2.下面对联中分别填入一个字,最合适的一组是(2分)
若不撇开终是
各自捺住即成
A.累;家 B.患;功 C.苦;名 D.恨;仁
3.下列各句的承接方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2分)
A.怜琴为弦直,爱棋因局方。未用较得失,那能记宫商?
B.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
C.初淅沥以萧飒,忽奔腾而砰湃,如波涛夜惊,风雨骤至。
D.铁击珊瑚一两曲,冰写玉盘千万声。铁声杀,冰声寒。
4.下列标题的短语结构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2分)
A.可以预约的雪 B.为了忘却的纪念
C.遇见哈代的一个下午 D.致西里西亚的纺织工人
5.从下面的文字中,可见鲁迅先生幼时读过的经典有(2分)
于是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真是人声鼎沸。有念“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的……有念“上九潜龙勿用”的,有念“厥土下上上错厥贡苞茅橘柚”的……
A.《论语》《易经》《尚书》 B.《孟子》《易经》《尚书》
C.《论语》《尚书》《春秋》 D.《孟子》《尚书》《春秋》
【译文】孔子说:“仁难道离我们很远吗?我想达到仁,仁就到了。”
“上九潜龙勿用”,其实是“初九潜龙勿用”,可能是鲁迅有意写错的。出自于《周易》第一卦乾卦的象辞:“初九,潜龙勿用。”这个象隐喻事物在发展之初,虽然有发展的势头,但是比较弱小,所以应该小心谨慎,不可轻动。
“厥土下上上错厥贡苞茅橘柚”摘自《尚书》中的《禹贡》篇,是由“厥土惟涂泥”;“厥赋下上(上)错”;“厥贡……厥包橘、柚,锡贡”和“厥名包匦、青茅”诸句拼合而成。意思是“天下土地(共分九等),下上为下等里最上的一级,好坏交错;那进贡的物品里有茅草、橘柚等物品。”我们可以如下断句:“厥土:下上、上错;厥贡:苞茅、橘柚。”)
6.某杂志引用了杜甫的一首律诗。依据对仗要求,推断颔联和颈联中引用有误的一个字是(2分)
房兵曹胡马
胡马大宛名,锋棱瘦骨成。
竹批双耳峻,风入四蹄轻。
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此生。
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
A.批 B.轻 C.向 D.此
【原诗】
胡马大宛名,锋棱瘦骨成。
竹批双耳峻,风入四蹄轻。
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
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
【译文】
房兵曹的这一匹马是产自大宛国的名马,它那精瘦的筋骨像刀锋一样突出分明。
它的两耳如斜削的竹片一样尖锐,跑起来四蹄生风,好像蹄不践地一样。
这马奔驰起来,从不以道路的空阔辽远为难,骑着它完全可以放心大胆地驰骋沙场,甚至可托生死。
拥有如此奔腾快捷、堪托死生的良马,真可以横行万里之外,为国立功了。
【注释】
(1)兵曹:兵曹参军的省称,是唐代州府中掌官军防、驿传等事的小官。房兵曹,不详为何人。胡:此指西域。
(2)大宛(yuān):汉代西域国名,其地在今乌兹别克斯坦境内,盛产良马。大宛名:著名的大宛马。
(3)锋棱:锋利的棱角。形容马的神骏健悍之状。
(4)竹批:形容马耳尖如竹尖。峻:尖锐。“双耳峻”是良马的特征之一。
(5)堪:可以,能够。托死生:马值得信赖,对人的生命有保障。
(6)骁(xiāo)腾:健步奔驰。
7.下面句中加点字不属于反训(用反义词解释词义)的一项是(2分)
A.薄污我私,薄浣我衣。害浣害否,归宁父母。
(见《诗经·葛覃》)
毛诗正义曰:污浣相对,则污亦浣名,以衣污垢者,浣而用功深,故因
以污为浣私服之名耳。言污烦者,谓浣垢衣者用功烦多,亦以烦为浣名,故
笺云“烦,烦撋(ruán,意思是揉搓)之,用功深”是也。但毛以公服不浣,
唯浣私衣,故一事分为二句。上句言污,见用功深也。下句言浣,见其总名
为浣。又上句言私,见其燕亵。下句言衣,见其总名亦为衣。
B.侨闻君子长国家者,非无贿之患,而无令名之难。
(见《左传·子产告范宣子轻币》)
我听说君子掌管国家的,不是担忧没有财物,而是担忧没有好名声。
C.舜有臣五人而天下治。武王曰:“予有乱臣十人。”
(见《论语·泰伯篇第二十》)
这里的“乱臣”不是我们现在所说的“乱臣贼子”,而是“治乱之臣”的省略
说法,是指治理动乱社会的能臣,是有为之臣。
D.兄弟两三人,流荡在他县。故衣谁当补?新衣谁当绽?
(见《汉乐府诗集·相和歌辞·艳歌行》)
一家兄弟两三人,流荡在他乡外县。旧衣服坏了请谁来补,新衣服针线裂开了
叫谁来缝?
8.2016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鲍勃•迪伦的代表作有(3分)(本题多选)
A.Blowing in the Wind B.Gone with the Wind
C.Like a Rolling Stone D.Five Hundred Miles
二(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4题。(20分)
甫字子美,少贫不自振,客吴越、齐赵间。李邕奇其材,先往见之。举进士不中第,困长安。
天宝十三载,玄宗朝献太清宫,飨庙及郊,甫奏赋三篇。帝奇之,使待制集贤院,命宰相试文章,擢河西尉,不拜,改右卫率府胄曹参军。数上赋颂,因高自称道,且言:“先臣恕、预以来,承儒守官十一世,迨审言,以文章显中宗时。臣赖绪业,自七岁属辞,且四十年,衣不盖体,常寄食于人,窃恐转死沟壑,伏惟天子哀怜之。令执先臣故事,拔泥涂之久辱,则臣之述作不足鼓吹六经,至沈郁顿挫,随时敏给,扬雄、枚皋可企及也。有臣如此,陛下忍弃之?”
会禄山乱,天子入蜀,甫避走三川。肃宗立,自鄜州羸服欲奔行在,为贼所得。至德二年,亡走凤翔上谒,拜右拾遗。与房琯为布衣交,琯时败陈涛斜,又以客董延兰,罢宰相。甫上疏言:“罪细,不宜免大臣。”帝怒,诏三司亲问。宰相张镐曰:“甫若抵罪,绝言者路。”帝乃解。甫谢,且称:“琯宰相子,少自树立为醇儒,有大臣体,时论许琯才堪公辅,陛下果委而相之。廷兰托琯门下,贫疾昏老,依倚为非,琯爱惜人情,一至玷污。臣叹其功名未就,志气挫衄,觊陛下弃细录大,所以冒死称述,涉近讦激,违忤圣心。陛下赦臣百死,再赐骸骨,天下之幸,非臣独蒙。”然帝自是不甚省录。
时所在寇夺,甫家寓鄜,弥年艰窭,孺弱至饿死,因许甫自往省视。从还京师,出为华州司功参军。关辅饥,辄弃官去,客秦州,负薪采橡栗自给。会严武节度剑南东、西川,往依焉。武再帅剑南,表为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武以世旧,待甫甚善,亲至其家。甫见之,或时不巾,而性褊躁傲诞,尝醉登武床,瞪视曰:“严挺之乃有此儿!”武亦暴猛,外若不为忤,中衔之。一日欲杀甫及梓州刺史章彝,集吏于门。武将出冠钩于帘三左右白其母奔救得止独杀彝。
大历中,出瞿唐,下江陵,溯沅、湘以登衡山,因客耒阳。游岳祠,大水遽至,涉旬不得食,县令具舟迎之,乃得还。令尝馈牛炙白酒,大醉,一夕卒,年五十九。
甫旷放不自检,好论天下大事,高而不切。少与李白齐名,时号“李杜”。尝从白及高适过汴州,酒酣登吹台,慷慨怀古,人莫测也。数尝寇乱,挺节无所污。为歌诗,伤时桡弱,情不忘君,人怜其忠云。
9.下列各句中加点“之”字的意义和用法,共有 种(2分)
① 李邕奇其材,先往见之 ② 伏惟天子哀怜之
③ 拔泥涂之久辱 ④ 天下之幸,非臣独蒙
A.一种 B.两种 C.三种 D.四种
【参考答案】D(①代“他”②代“我”③的④取独)
10.在第二段的空格内依次填入恰当的虚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盖 且 虽 岂 B.然 若 虽 其
C.盖 若 尚 岂 D.然 且 尚 其
【参考答案】B
11.对下列句中省略的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擢河西尉,不拜(宰相),改右卫率府胄曹参军。(河西尉)
B.甫上疏言:“(董庭兰)罪细,不宜免大臣。”(房琯)
C.从(帝)还京师,出为华州司功参军。
D.(李白)数尝寇乱,挺节无所污。(杜甫)
【参考答案】C
12.下列对唐代诗人的合称解说错误的是(2分)
A.王孟(王维、孟郊) B.李杜(李商隐、杜牧)
C.高岑(高适、岑参) D.元白(元稹、白居易)
【参考答案】A(应是王维、孟浩然)
13.用斜线“/”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限4处)(4分)
武将出冠钩于帘三左右白其母奔救得止独杀彝
【参考答案】武将出/冠钩于帘三/左右白其母/奔救得止/独杀彝
1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⑴ 肃宗立,自鄜州羸服欲奔行在,为贼所得。(4分)
⑵ 大水遽至,涉旬不得食,县令具舟迎之,乃得还。(4分)
【参考答案】突然发大水,十多天找不到东西吃,耒阳县令备船
来迎接,才能够回来。
参考答案更多资料请联系微信/QQ:202679107
你可知道——别人用这个资料就考过关了!
你可知道——整理这个资料需要花多少精力
你可知道——可以为你节约多少时间!
你可知道——有了这个资料可能给你带来什么!
你可知道——没这个资料你可能失去什么!
推荐复习资料:
1.语文教师招聘考试复习笔记(核心考点)
2.语文教师招聘考试高分题库(上下册)
3.语文教师招聘考试历年真题大全
4.语文教师招聘考试考前卷(A、B卷)
详情加微信/QQ:202679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