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我国选手刘翔在男子110米栏的决赛中以【 】的成绩夺得了金牌。
A. 12秒96
B. 12秒91
C. 12秒88
D. 12秒90
2.下列不属于武术基本步法的是【 】
A. 上步
B. 进步
C. 撤步
D. 仆步
3.足球比赛中,掷界外球违反规则时应【 】
A. 重掷
B. 由对方掷球
C. 坠球
D. 获得任意球
4.前滚翻动作要点是支撑、蹬伸、低头、提臀、【 】
A. 蹬腿
B. 团身
C. 翻滚
D. 推手
5.在羽毛球双打比赛中,当对手为对拉两边底线较好的防守型配对时,应【 】
A. 多采用杀吊结合战术,应稳扎稳打,不要盲目乱杀
B. 采用猛抽快打战术,要快、硬、狠
C. 采用攻人战术,并加强网前抢攻
D. 采用防守战术,等待对方主动失误
6.武术套路的雏形是【 】
A. 五禽戏
B. 八段锦
C. 太极拳
D. 武舞
7.下列不属于体育教学方法中直观法的是【 】
A. 动作示范
B. 指令和口令
C. 教具与模型演示
D. 定向直观标志
8.进行爬泳时,臂入水的顺序是【 】
A. 手—上臂—前臂
B. 上臂—手—前臂
C. 手—前臂—上臂
D. 前臂—上臂—手
9.运动中肌肉会产生酸痛感,这是肌肉产生的【 】导致肌肉疲劳。
A. ATP
B. 氨基酸
C. 丙酮酸
D. 乳酸
10.中小学生体育锻炼时应采用中等强度运动,运动时心率应保持在每分钟【 】
A. 70~90次左右
B. 90~110次左右
C. 110~130次左右
D. 130~150次左右
11.体育最基本、最基础的功能是【 】
A. 健身功能
B. 教育功能
C. 娱乐功能
D. 政治功能
12.体育课运动密度是指【 】与实际上课总时间的比例。
A. 准备活动时间
B. 讲解与示范时间
C. 身体练习时间
D. 分析与总结时间
13.参加剧烈体育活动前为了避免受伤需要先做【 】
A. 放松运动
B. 整理活动
C. 拉伸运动
D. 准备活动
14.下列选项中对球类场地表述错误的是【 】
A. 标准篮球场场地长28米,宽15米
B. 羽毛球场地长13.4米,单打场地宽5.18米,双打场地宽6.1米
C. 排球比赛场区是19米×8米的长方形,所有界限的宽均为5厘米,线的宽度均包括在场区内
D. 国际足联规定世界杯决赛阶段比赛场地长105米,宽68米
15.人体的组织分四种基本类型,它们是【 】
A. 上皮组织、肌组织、骨组织、软骨组织
B. 脂肪组织、结缔组织、肌组织、神经组织
C. 肌组织、骨组织、结缔组织、神经组织
D. 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组织、神经组织
16.在田径比赛中,遇到计时员计取的成绩和终点裁判员判定的名次不一致,一般以【 】
A. 计时员计取的成绩为准
B. 计时长计取的成绩为准
C. 终点裁判员的判定为准
D. 终点记录员的判定为准
17.如果今天没有体育课,学校什么时候安排体育活动的时间?【 】
A. 大课间
B. 下午课后
C. 没有
D. 随时都可以
18.在中长跑练习时,提高耐力水平的合理手段是【 】
A. 走跑交替
B. 高抬腿跑
C. 后蹬跑
D. 小步跑
19.膈肌和肋间外肌属于【 】
A. 呼气肌
B. 骨骼肌
C. 腹壁肌
D. 吸气肌
20.进行掷标枪运动时,影响投掷远度最主要的因素是【 】
A. 标枪出手角度
B. 标枪出手初速度
C. 标枪出手高度
D. 标枪在空中的姿态
1.自由下肢骨的组成包括【 】
A. 股骨、髌骨、趾骨、腓骨、足骨
B. 股骨、髌骨、尺骨、腓骨、足骨
C. 股骨、髌骨、胫骨、腓骨、足骨
D. 股骨、髌骨、桡骨、腓骨、足骨
2.下列最适合采用分解教学方法的是【 】
A. 简单且不能合理分解的动作
B. 简单且能合理分解的动作
C. 复杂且不能合理分解的动作
D. 复杂且能合理分解的动作
3.下列属于田径女子七项全能项目的是【 】
A. 100米栏、推铅球、400米
B. 跳高、跳远、掷标枪
C. 跳高、100米、掷标枪
D. 800米、掷铁饼、跳远
4.接力跑是田径运动中唯一的集体比赛项目,可以有效地发展速度。在正式田径比赛中,参加4×100米接力第一棒的运动员用左手拿棒,那么第四棒运动员接棒的手应该为【 】
A. 左手
B. 右手
C. 左右手都可以
D. 以上都不对
5.在体育课中,体育教师起【 】作用。
A. 主导
B. 主体
C. 主宰
D. 主要
6.有10个班级参加校足球比赛,如采用单循环编排,应比赛【 】
A. 43场
B. 44场
C. 45场
D. 46场
7.自然主义体育思想的提出者是【 】
A. 顾拜旦
B. 皮亚杰
C. 卢梭
D. 洛克
8.体育学习中学生努力学习是为了获得老师的表扬和同学的赏识,这种动机属于【 】
A. 生物性动机
B. 内部动机
C. 外部动机
D. 间接动机
9.在跳高、跳远、三级跳远比赛中,每次试跳的一般时间为【 】
A. 1分钟
B. 1分30秒
C. 3分钟
D. 2分钟
10.在热的环境中运动会造成正的热平衡,而使体温升高,从事体育运动的最佳体温是【 】,骨骼肌的温度是【 】
A. 38.5℃;36.5℃
B. 39.5℃;38.5℃
C. 38.0℃;37.2℃
D. 37.2℃;38.0℃
11.对于体育比赛中出现的“假球”“黑哨”等不【 】行为,相关管理部门必须严厉打击和制裁。
A. 诚实
B. 诚信
C. 诚心
D. 诚恳
12.造成儿童佝偻病是因为缺少【 】
A. 维生素B
B. 维生素C
C. 维生素D
D. 维生素E
13.排球【 】年传入中国。
A. 1901
B. 1915
C. 1905
D. 1895
14.田径、篮球、足球等运动中,教师经常采用绳梯练习,其主要目的是【 】
A. 发展学生保持速度的能力
B. 发展学生的加速能力
C. 提高学生协调性、培养动作节奏
D. 提高摆臂动作频率
15.所有参赛队均轮流相遇一次,最后根据各队胜负场次的积分来决定名次的比赛方法是【 】
A. 单循环
B. 双循环
C. 单淘汰
D. 双淘汰
16.根据血液循环的途径和功能的不同,血液循环可分为【 】
A. 体循环和肺循环
B. 肢体循环和躯干循环
C. 外循环和内循环
D. 动脉循环和静脉循环
17.在乒乓球比赛中,每一局比赛,先得到【 】分的一方获胜。
A. 11
B. 13
C. 15
D. 21
18.根据学生参与体育学习和锻炼活动的心理动因是以生物性需要,还是以社会性需要为基础,将运动动机分为【 】
A. 生物性动机和内部动机
B. 生物性动机和外部动机
C. 生物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
D. 生物性动机和直接动机
19.最大心率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 】
A. 增加
B. 降低
C. 不变
D. 因人而异
20.在5人制足球比赛中,下列不属于集体进攻原则的是【 】
A. 快速跟进支援
B. 不断的跑位接应
C. 恰当的控球和准确的传球
D. 利用前锋身材优势以少打多
1.下列不属于短促口令的是【 】
A. 立正
B. 报数
C. 稍息
D. 立定
2.羽毛球网从球场地面起,网柱高【 】米。
A. 1.53
B. 1.54
C. 1.55
D. 1.56
3.竞技体育形成的基本动因是生物学因素、个性心理因素和【 】
A. 政治因素
B. 经济因素
C. 文化因素
D. 社会学因素
4.耐久跑的途中跑技术与快速跑的途中跑技术相比【 】
A. 上体前倾小,摆臂摆腿幅度小
B. 上体前倾小,摆臂摆腿幅度大
C. 上体前倾大,摆臂摆腿幅度小
D. 上体前倾大,摆臂摆腿幅度大
5.骨骼肌的黏滞性与温度有关,两者的关系表现为【 】
A. 温度稳定,黏滞性高
B. 温度高,黏滞性低
C. 温度稳定,黏滞性低
D. 温度高,黏滞性高
6.受【 】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影响,自然主义学校体育思想明确提出“体育必须和生活打成一片,使体育成为生活的实践”,并指出生活等于技能、理想、态度、习惯的总和。
A. 桑代克
B. 夸美纽斯
C. 卢梭
D. 杜威
7.在运动生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中,让受试者按照一定研究目的而设计的实验方案称为【 】
A. 功能测定法
B. 实验训练法
C. 现场测定法
D. 目标监控法
8.学校课余活动训练的特点是业余性和【 】
A. 普及性
B. 阶段性
C. 竞赛性
D. 基础性
9.脑干由中脑、脑桥和【 】组成。
A. 小脑
B. 延髓
C. 大脑
D. 脑神经
10.合作学习的分组方法宜采用【 】
A. 随机分组
B. 水平分组
C. 学生自愿分组
D. 异质分组
11.影响柔韧素质的主要因素是【 】
A. 力量
B. 年龄
C. 关节的活动范围
D. 性别
12.掷铁饼、铅球的扇形区内角度约为【 】
A. 35°
B. 40°
C. 29°
D. 34°
13.【 】是学生对体育学习和锻炼活动所持有的认知评价、情感体验和行为意向的综合表现。
A. 体育兴趣
B. 体育动机
C. 体育行为
D. 体育态度
14.“尤伯杯”是世界【 】羽毛球团体锦标赛。
A. 男子
B. 混合
C. 奥运会
D. 女子
15.在弯道跑时,右脚应用【 】着地。
A. 脚掌外侧
B. 脚掌内侧
C. 全脚掌
D. 前脚掌
16.躯干骨是构成中轴骨的重要组成部分,由【 】组成。
A. 椎骨、肋骨和肱骨
B. 椎骨、肋骨和胸骨
C. 椎骨、胸骨和肱骨
D. 胸骨、肋骨和肱骨
17.耐久跑训练,对磨练学生的【 】,树立永不言败的精神,培养坚韧不拔的作风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A. 情绪
B. 情感
C. 意志
D. 能力
18.排球正式比赛采用的是【 】
A. 三局两胜制
B. 五局三胜制
C. 七局四胜制
D. 计时制
19.在体育课堂教学评价中,同行评价某老师的教学基本技能时,其主要的观察点是【 】
A. 口令、讲解与示范
B. 教案、教态与语言
C. 服装、表情和活力
D. 爱心、亲和与幽默
20.【 】是我国学校体育工作的最高法规性文件。
A. 《学校体育工作条例》
B. 《中小学体育工作督导评估指标体系》
C. 《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
D.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
1.女性经期不宜从事【 】运动。
A. 散步
B. 颠乒乓球
C. 拍排球
D. 跳绳
2.为及时处理比赛中出现的闭合性软组织损伤,常备的急救物品有【 】
A. 冰袋
B. 创可贴
C. 止血棉
D. 活血止痛膏
3.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道德健康、【 】
A. 社会适应良好
B. 自我实现
C. 信仰健康
D. 言行健康
4.肌糖原储量增多时,更有利于提高哪一项目的运动成绩?【 】
A. 跳远
B. 中长跑
C. 举重
D. 推铅球
5.队列练习时,听到“立正”口令后两脚尖应向外分开的角度约是【 】
A. 40°
B. 60°
C. 80°
D. 100°
6.肌肉收缩时,相对固定或运动幅度较小的骨的附着点称为【 】
A. 起点
B. 止点
C. 动点
D. 定点
7.坐位体前屈是反映人体什么素质的项目?【 】
A. 力量
B. 速度
C. 灵敏
D. 柔韧
8.人体的躯干肌按分布部位可分为【 】和会阴肌。
A. 背肌、胸肌、膈肌、腹肌
B. 背肌、胸肌、膈肌、肱肌
C. 背肌、胸肌、肱肌、腹肌
D. 背肌、肱肌、膈肌、腹肌
9.根据游戏的教育作用和特点将游戏分为两大类,分别是创造性游戏、【 】
A. 传统游戏
B. 体育游戏
C. 有规则游戏
D. 民间游戏
10.在体操教学中,正确的保护帮助方法是【 】
A. 托、顶、推
B. 挡、扯、搓
C. 拉、扶、送
D. 推、送、拍
11.背越式跳高技术,最终决定跳跃成败的环节是【 】
A. 助跑
B. 助跑与起跳
C. 起跳
D. 过杆
12.跨栏跑时,摆动腿跨过栏后积极下压,【 】落地。
A. 全脚掌
B. 前脚掌
C. 双脚
D. 脚后跟
13.足球运动中,可以停球的身体部位是【 】
A. 头部、胸部、腹部
B. 头部、手臂、胸部
C. 手臂、胸部、腹部
D. 头部、手臂、腹部
14.教学评价是体育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和有机组成部分,在体育教学评价时,必须采用统一的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这体现了体育教学评价的【 】
A. 发展性原则
B. 一致性原则
C. 全面性原则
D. 可行性原则
15.【 】是指为了保证体育课顺利进行、提高教学效率所采取的保证措施和手段。
A. 体育教学手段
B. 体育教学原则
C. 体育教学方法
D. 体育教学组织
16.对体育活动的未来结果感到需要而产生的兴趣为【 】
A. 精神兴趣
B. 直接兴趣
C. 中心兴趣
D. 间接兴趣
17.骨骼肌具有多种物理特性,下列不属于骨骼肌物理特性的是【 】
A. 伸展性
B. 弹性
C. 柔韧性
D. 粘液性
18.决定跳高成绩的主要因素有初速度、腾起角度、【 】
A. 助跑和起跳相结合的技术
B. 腾起瞬间身体重心高度
C. 腾起后空中姿势的控制
D. 落地后收腹举腿的技术动作
19.体育教学过程要素由体育教学主体对象、体育教学内容、体育教学目标、【 】、体育教学策略构成,它们是构成现代体育教学设计的五大要素。
A. 体育教学手段
B. 体育教学方法
C. 学生
D. 体育教学评价
20.对新颖的运动项目产生的兴趣,反映的是【 】
A. 直接兴趣
B. 间接兴趣
C. 广泛兴趣
D. 中心兴趣
1.为帮助学生在肩肘倒立练习中挺直腰腹,教师在垫子上方悬一吊球,其运用的教学方法是【 】。
A. 循环练习法
B. 诱导练习法
C. 自我暗示法
D. 演示法
2.篮球运动起始于美国,【 】奥运会将篮球列为正式比赛项目。
A. 1932年第10届
B. 1936年第11届
C. 1940年第12届
D. 19年第13届
3.在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中,【 】对教师设置教学目标的影响较小。
A. 教学条件
B. 学生实际情况
C. 三维目标
D. 天气情况
4.对脑和长骨的发育最为重要的激素是【 】
A. 生长素
B. 甲状腺激素
C. 性激素
D. 促甲状腺激素
5.长时间剧烈运动会导致体内pH值下降,人体是通过下列哪一选项维持其相对恒定?【 】
A. 血液缓冲、呼吸、肾脏的排泄和重吸收的调节
B. 肾脏的排泄和重吸收、碱性食物的摄入和淋巴调节
C. 血液缓冲、酶活性和神经调节
D. 血液缓冲、酶活性和内分泌调节
6.体育实践课中常常带领学生进行身体练习以掌握一些必须的运动技能,在运动技能的教学中常采用的教学方法,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完整与分解法
B. 重复与持续法
C. 讲解与示范法
D. 游戏与竞赛法
7.为了帮助学生掌握较难动作而采取的技术结构与所学身体练习相似的简单技术动作的练习是【 】练习。
A. 综合性
B. 专门性
C. 辅助性
D. 一般性
8.体育教师特殊的专业能力是精力充沛、体魄健壮和【 】
A. 教学组织管理能力
B. 课余运动训练能力
C. 课题科研创新能力
D. 教育设计实施能力
9.篮球体前变向换手运球时,右手按拍球的【 】
A. 左侧
B. 右侧
C. 右后上方
D. 前方
10.为了给学生建立完整的动作概念,宜选用【 】
A. 慢速示范
B. 重点示范
C. 常速示范
D. 静止示范
11.羽毛球比赛中,【 】的特点是力量大、速度快,是主动进攻的重要技术。
A. 高远球
B. 吊球
C. 杀球
D. 勾对角球
12.卧推杠铃主要发展哪两块肌肉的力量?【 】
A. 斜方肌、三角肌
B. 腹直肌、腰大肌
C. 菱形肌、髂腰肌
D. 胸大肌、肱三头肌
13.毛泽东的《体育之研究》,发表在著名的【 】杂志上。
A. 《新体育》
B. 《新青年》
C. 《学校体育》
D. 《体育科学》
14.下列属于单轴关节的是【 】
A. 髋关节
B. 肩关节
C. 桡腕关节
D. 指关节
15.下列关于人体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骨组织主要由骨细胞、胶原纤维和基质等构成
B. 骨具有改建、修复的能力,但不具备再生的能力
C. 成人有206块骨,其中有3块听小骨
D. 骨按部位可分为颅骨、中轴骨和躯干骨
16.闪躲腾跃等训练方式主要用于发展拳击运动员的【 】
A. 力量素质
B. 耐力素质
C. 柔韧素质
D. 灵敏素质
17.在接力跑比赛中,第四棒通常安排【 】的运动员。
A. 速度耐力好,传接技术稳定
B. 有良好的弯道跑技术
C. 反应快,起跑好,加速能力强
D. 全队成绩最好,冲刺能力最强
18.导致贫血的原因是【 】
A. 白细胞数减少
B. 血小板减少
C. 血浆量减少
D. 血红蛋白含量减少
19.对正在三分线外投篮的队员犯规,投中有效再加罚一次,投不中时应罚【 】
A. 一次
B. 两次
C. 零次
D. 三次
20.在体操平衡觉动作教学中,为了降低动作难度,易于学生完成,教师可采用的方法是【 】
A. 降低重心,增大支撑面
B. 提高重心,减小支撑面
C. 降低重心,减小支撑面
D. 提高重心,增大支撑面
1.在体操术语中,【 】是指身体某部位做360°或大于360°的圆形动作。
A. 摆越
B. 绕环
C. 手翻
D. 悬垂
2.人体的运动系统由全身【 】
A. 200多块肌肉和400多块骨骼构成
B. 400多块肌肉和200多块骨骼以及关节构成
C. 400多块肌肉和200多块骨骼构成
D. 200多块肌肉和400多块骨骼以及关节构成
3.肺活量体重指数=【 】
A. 肺活量/体重
B. 肺活量+体重/2
C. 体重×肺活量
D. 体重/肺活量
4.运动员竞技能力构成因素决定了田径训练的主要内容,即【 】训练。
A. 身体、技术、战术、综合
B. 身体、技术、心理、综合
C. 身体、技术、战术、心理
D. 技术、战术、心理、综合
5.跑的过程中,单腿运动过程中的动作顺序是【 】
①后蹬②前摆③扒地④折叠
A. ①②③④
B. ①④②③
C. ③④①②
D. ②③④①
6.科学假设的特点是【 】
A. 假设可以与已知事实相矛盾
B. 假设可以与证实为正确的理论相矛盾
C. 假设是任意的猜测
D. 假设要具有可验证性
7.低于标准体重的10%~19%,在胖瘦评定中被称为【 】
A. 正常范围
B. Ⅰ度肥胖
C. Ⅱ度消瘦
D. Ⅰ度消瘦
8.足球比赛中,裁判员短促有力的哨音代表着【 】
A. 比赛开始
B. 进球
C. 比赛结束
D. 一般犯规
9.篮球战术中,进攻队员背对或侧对球篮接球后,通过多种传球方式与外线队员的空切、绕切相结合,借以摆脱防守、创造各种里应外合进攻机会的配合方法是【 】
A. 掩护配合
B. 传切配合
C. 突分配合
D. 策应配合
10.不属于排球基本技术的是【 】
A. 吊球
B. 垫球
C. 传球
D. 发球
11.对于青少年来说,中等运动强度的标志是运动时心率达到【 】
A. 170~180次/分
B. 150~170次/分
C. 140~160次/分
D. 120次/分以下
12.第一届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是【 】年在希腊举行的。
A. 1890
B. 1894
C. 1896
D. 1900
13.以下属于轻器械体操活动的是【 】
A. 沙袋操
B. 基本部位操
C. 角力游戏
D. 舞蹈
14.在篮球比赛中,因身体接触而发生犯规称之为【 】
A. 技术犯规
B. 侵人犯规
C. 进攻犯规
D. 防守犯规
15.排球比赛中,队员在处理球时,以头顶球过网,应视为【 】
A. 连击
B. 持球
C. 得分
D. 有效击球
16.为了有效地发展体能,教师要控制和调节的基本要素是【 】
A. 身体素质
B. 运动能力
C. 身体健康
D. 负荷与休息
17.在体育课堂的哪一环节应加强与创设“自主”的教学情景?【 】
A. 队列训练时
B. 集中讲解时
C. 集体练习时
D. 互帮互学时
18.在运动解剖学方位术语中,腓侧指什么?【 】
A. 前臂外侧
B. 前臂内侧
C. 小腿外侧
D. 小腿内侧
19.在足球运动中,当防守队员身后有一定空当,防守队员距插入队员较近时,易采用的进攻战术是【 】
A. 直传斜插“二过一”配合
B. 斜传直插“二过一”配合
C. 斜传斜插“二过一”配合
D. 回传反切“二过一”配合
20.体育教学过程具有一定的特征,下列选项不正确的是【 】
A. 身体直接参与
B. 身体承受负荷
C. 步骤先难后易
D. 智力体力结合
1.为了让学生尽快掌握一种泳姿,并能游一定距离,常先教的是【 】
A. 爬泳
B. 蛙泳
C. 仰泳
D. 蝶泳
2.运动中出现肌肉拉伤时,应采用先【 】,再加压包扎并抬高伤肢的处理方法。
A. 揉搓
B. 冷敷
C. 热敷
D. 抖动
3.在完成武术“提膝亮掌”动作时,正确的呼吸方法是【 】
A. 提
B. 聚
C. 托
D. 沉
4.踏步时听到“前进”的口令,在换齐步或跑步行进之前,应继续踏【 】
A. 一步
B. 两步
C. 三步
D. 四步
5.体育人口的判定标准是【 】
A. 每周身体活动频度3次以上
B. 每次身体活动时间30分钟以上
C. 每次身体活动强度中等程度以上
D. 必须同时满足以上三个条件
6.【 】是投掷铅球教学的重点。
A. 维持身体平衡
B. 最后用力
C. 滑步
D. 滑步与最后用力
7.下列哪一物质可以促进人体钙质的吸收?【 】
A. 维生素E
B. 维生素D
C. 维生素A
D. 维生素C
8.直观教学法是指在体育教学中【 】
A. 运用各种语言,指导学生掌握学习内容进行练习的一种教学方法
B. 借助视觉、听觉、肌肉本体感觉等感官感知动作的一种教学方法
C. 指从动作开始到结束,不分部分和段落完整进行教学的方法
D. 是指根据教学任务,有目的地反复做某一动作的教学方法
9.下列不属于足球脚背正面踢球的特点是【 】
A. 踢球腿摆幅大
B. 摆速快
C. 出球方向变化较多
D. 踢球力量大
10.队列练习,口令“立正”的要领是:足跟并拢,足尖外分,两足成【 】度,挺胸收腹,头正,颈拔,肩平,目正视,五指并拢,中指贴于裤缝。
A. 30
B. 45
C. 60
D. 90
11.体育教学模式由三个基本的要素组成,即教学指导思想、相应的教法体系和【 】
A. 教学目标
B. 教学过程结构
C. 教学方法
D. 教学效果
12.在运动训练练习法中,负荷强度较低,负荷时间长,无间断连续进行的训练方法是【 】
A. 循环训练法
B. 重复训练法
C. 持续训练法
D. 比赛训练法
13.篮球比赛中,后退跑是队员在球场上背对前进方向的一种跑的方法,是为了观察场上【 】情况。
A. 进攻
B. 防守
C. 攻守
D. 改变
14.以下属于屈肌反射与腱反射共同点的是【 】
A. 感受器相同
B. 引起反射的刺激性质相同
C. 前者的效应器是屈肌,后者是伸肌
D. 都是短暂的反射活动
15.人的心理现象包括心理过程和【 】,与体育活动之间是一个双向影响关系。
A. 个性心理
B. 应激反应
C. 表现形式
D. 上述都不是
16.足球比赛中,下列哪种情况可能造成越位?【 】
A. 角球
B. 接对方回传球
C. 掷界外球
D. 发直接任意球
17.体育态度是个体对外界对象(包括人和事物)较为稳固的,由【 】三种成分构成的内在心理倾向。
A. 认知、情感、技能
B. 认知、情感、行为意向
C. 认知、技能、行为意向
D. 情感、行为意向、技能
18.清政府于【 】年颁布了《奏定学堂章程》,规定各级各类学堂中都设立体操科,该新学制的实行,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来学校教育中基本没有体育的历史。
A. 1901
B. 1902
C. 1903
D. 1904
19.在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中,游戏与竞赛活动多采用【 】分组。
A. 合作型
B. 友伴型
C. 同质
D. 异质
20.在1500米以上的比赛中,最后一圈应以信号通知【 】,通常以铃声作为信号。
A. 第一名运动员
B. 前三名运动员
C. 前六名运动员
D. 每一名运动员
1.身体练习的动力学特征有三要素,分别是力的大小、方向和【 】
A. 起点
B. 支点
C. 原点
D. 远点
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灵敏素质测定方法的是【 】
A. 十字变向跑
B. 左右滑步跑
C. 折线跑
D. 50米跑
3.实验研究中,一般以【 】作为区分大小样本的界限。
A. 50
B. 40
C. 30
D. 20
4.项群训练理论依运动员竞技能力主导因素分类,800米跑属于【 】项目。
A. 体能主导类
B. 技能主导类
C. 技心能主导类
D. 技战能主导类
5.肌肉的生理特性除收缩性外,还具有哪一特性?【 】
A. 兴奋性
B. 黏滞性
C. 伸展性
D. 弹性
6.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中,仰卧起坐主要测试学生的【 】
A. 腹肌耐力
B. 上肢爆发力
C. 下肢爆发力
D. 背肌耐力
7.足球比赛中,定位球攻方战术包括【 】
A. 中圈开球,掷界外球,角球,球门球,任意球和裁判员坠球
B. 中圈开球,掷界外球,角球,球门球,守门员开球和任意球
C. 中圈开球,掷界外球,角球,球门球,任意球和罚点球
D. 中圈开球,掷界外球,角球,球门球,直接任意球和间接任意球
8.【 】对促进体育学习具有指向和强化作用。
A. 技能指导
B. 坚持实战
C. 不断优化
D. 体育兴趣
9.“北京—张家口”冬季奥运会的举办时间为【 】
A. 2018年
B. 2020年
C. 2022年
D. 2024年
10.单杠骑撑前回环动作围绕人体哪一个基本轴来完成?【 】
A. 垂直轴
B. 矢状轴
C. 冠状轴
D. 长轴
11.健康的四大基石不包括下列哪项?【 】
A. 合理膳食
B. 适量运动
C. 心理平衡
D. 良好环境
12.武术的基本步型中,重心最低的是【 】
A. 弓步
B. 马步
C. 仆步
D. 虚步
13.体育教学中,依据学校的物质条件,教师能力及学术实际情况等来选择教学内容,所遵循的原则是【 】
A. 科学性原则
B. 统一性原则
C. 可行性原则
D. 趣味性原则
14.体育教学中思想品德教育的途径是【 】
A. 突发事件处理
B. 说明与榜样
C. 评比与表扬
D. 批评与纠错
15.超量恢复的【 】取决于体内能量消耗的程度。在生理范围内,肌肉活动量越大、能量消耗越多,引起的超量恢复也越明显。
A. 程度
B. 程度和时间
C. 时间
D. 快慢
16.儿童少年时期,骨组织中的有机物与无机物之比约为【 】
A. 3:7
B. 4:6
C. 5:5
D. 6:4
17.体育教学中,在学生人数不多,新授教材比较难,复习教材也比较复杂的情况下可采用【 】
A. 两组一次等时轮换
B. 三组两次等时轮换
C. 先合后分
D. 先分后合
18.主张按关节活动的难易程度安排体育活动教学顺序的是【 】
A. 裴斯泰洛齐
B. 古茨穆茨
C. 杜威
D. 伍德
19.双杠分腿坐前进中,两腿并腿前摆时以【 】为轴。
A. 肩
B. 腰部
C. 两臂
D. 髋关节
20.不属于三种体型的是【 】
A. 苗条型
B. 瘦弱型
C. 健壮型
D. 肥胖型
1.下列选项全部运用了医学生物学恢复方法的是【 】
A. 补液、理疗、吸氧
B. 水疗、理疗、吸氧
C. 药物、补液、补充碱性物质
D. 水疗、针灸、补充碱性物质
2.速度素质包括反应速度、动作速度、【 】速度。
A. 移动
B. 冲刺
C. 位移
D. 起跑
3.消化道平滑肌具有的共同特性是【 】
A. 兴奋性、自律性、传导性和收缩性
B. 兴奋性、自律性、传导性和反射性
C. 兴奋性、自律性、收缩性和反射性
D. 自律性、传导性、收缩性和反射性
4.篮球高运球时以【 】为轴。
A. 指关节
B. 腕关节
C. 肘关节
D. 肩关节
5.在中长跑锻炼或考试时,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 积极做好准备活动,开始跑快一些
B. 不做准备活动,跑完全程后就地坐下休息,有利于身体恢复
C. 积极做好准备活动,跑完全程后要来回走动,调解呼吸节奏
D. 不做准备活动,开始跑慢一些
6.学校进行的“希望杯”篮球比赛属于课余体育竞赛的哪一种组织形式?【 】
A. 学校运动会
B. 单项运动竞赛
C. 单项娱乐性竞赛
D. 季节性单项竞赛
7.1959年,我国运动员容国团获得了第【 】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单打冠军。
A. 20
B. 22
C. 25
D. 26
8.武术中,“缠头裹脑”是属于【 】
A. 棍术
B. 刀术
C. 剑术
D. 枪术
9.田径教学时,教师在讲解跑步的摆臂动作和腿的后蹬动作时应采用【 】
A. 镜面示范
B. 正面示范
C. 背面示范
D. 侧面示范
10.一场足球比赛中,一名球员进球数为三个球时,称为【 】
A. “梅花三弄”
B. “帽子戏法”
C. “连中三元”
D. “阳关三叠”
11.挺身式跳远的技术特点是身体腾空后【 】
A. 起跳腿大腿积极前摆,向摆动腿靠近
B. 摆动腿大腿积极下放后摆,向起跳腿靠近
C. 摆动腿大腿下放前摆,同时起跳腿前摆,两腿空中交替前摆
D. 起跳腿和摆动腿腾空后收腹举腿
12.以下属于集中注意力练习的游戏是【 】
A. 夺球防拍
B. 反口令练习
C. 蚂蚁运粮
D. 十字接力
13.垒球的握法是【 】
A. 五指分开,用指根以上部位握球,手心空出
B. 用手掌及指根以上部位握球
C. 用手掌握球
D. 用拇指、食指和中指握球
14.在包扎前臂、大腿和小腿粗细相差较大的部位时,应采用【 】
A. 环形包扎
B. 螺形包扎
C. “8”字形包扎
D. 转折形包扎
15.排球运动中,正面上手传球的正确击球点为【 】
A. 胸前约一球距离
B. 额前约一球距离
C. 胸前约半球距离
D. 额前约半球距离
16.【 】是教学信息的载体,是教师所要教的、学生所要学的对象。
A. 教学内容
B. 教科书
C. 教材
D. 教具
17.下列不属于体育课课中常规的是【 】
A. 上课仪式
B. 课中要求
C. 整理器材
D. 布置作业
18.在运动技能学习过程中,迁移表现最强的是【 】
A. 右手—左手的迁移
B. 右手—左脚的迁移
C. 左手—右脚的迁移
D. 右脚—右手的迁移
19.在投掷中,最后用力的工作距离和时间与出手初速度的关系是【 】
A. 增加工作距离,缩短用力时间,能增大出手初速度
B. 缩短工作距离,用力时间不变,能增大出手初速度
C. 工作距离不变,增加用力时间,能增大出手初速度
D. 增加工作距离,增加用力时间,能增大出手初速度
20.骨质是骨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由【 】和骨密质构成。
A. 骨膜
B. 神经
C. 骨髓
D. 骨松质
1.体育课上老师在整队时,排头高的学生应站在老师【 】
A. 右手
B. 左手
C. 前方
D. 后方
2.标准篮球场地的长、宽是多少?【 】
A. 26米、14米
B. 28米、15米
C. 28米、16米
D. 28米、17米
3.下列有利于促进运动创伤愈合的是【 】
A. 维生素A
B. 维生素B
C. 维生素C
D. 维生素D
4.下列关于人体骨骼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上肢骨和下肢骨一样多
B. 全身骨共206块
C. 椎骨分为颈椎、胸椎和腰椎
D. 人体有8块听小骨
5.小学软式排球4人制比赛采用【 】发球制。
A. 固定
B. 轮流
C. 指定
D. 得分
6.人在疾跑后不应站立不动而应接着慢跑再停下来,这样做是为了防止【 】
A. 肌肉痉挛
B. 中暑晕厥
C. 重力性休克
D. 发生低血糖
7.在足球比赛中,运动员在禁区外区域冲撞对方队员构成犯规的行为,裁判员应判罚【 】
A. 任意球
B. 掷界外球
C. 坠球
D. 点球
8.在人体运动解剖学的术语中,前臂的外侧称为【 】
A. 桡侧
B. 尺侧
C. 腓侧
D. 胫侧
9.羽毛球团体赛最常用的赛制是【 】
A. 三场制
B. 五场制
C. 七场制
D. 九场制
10.运动员受伤后的心理反应大致分为【 】五个阶段。
A. 否认阶段、幻想阶段、许愿阶段、抑郁阶段、承认阶段
B. 否认阶段、愤怒阶段、许愿阶段、抑郁阶段、承认阶段
C. 否认阶段、愤怒阶段、许愿阶段、幻想阶段、承认阶段
D. 否认阶段、愤怒阶段、许愿阶段、抑郁阶段、幻想阶段
11.健美操队形设计最基本且首要的要求是【 】
A. 变化流畅
B. 对比鲜明
C. 构图清晰
D. 结合新颖
12.足球比赛中,【 】既是本队防守的组织者、协调者,又是进攻的始发者。
A. 中锋
B. 边前卫
C. 边后卫
D. 守门员
13.根据人体运动环节的不同,运动动作可以分为上肢运动、【 】运动、头颈运动、腹背运动、全身运动等。
A. 下肢
B. 左右
C. 前后
D. 上下
14.为人体提供能量的主要营养素是【 】
A. 糖类、脂肪、维生素
B. 糖类、脂肪、蛋白质
C. 糖类、脂肪、无机盐
D. 糖类、蛋白质、维生素
15.在《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测试项目中,反映耐力素质的是【 】
A. 台阶试验
B. 身高体重
C. 坐位体前屈
D. 立定跳远
16.体育教学中,友情分组的方法是指【 】
A. 按照体能分组
B. 按照体能、技能分组
C. 按照人际关系分组
D. 按照兴趣爱好分组
17.50米跑测试中,学生在单位时间内移动的距离称为【 】
A. 动作速度
B. 反应速度
C. 位移速度
D. 力量速度
18.武术的【 】以三体式为基本姿势,以劈、崩、钻、炮、横五拳为基本拳法。
A. 太极拳
B. 形意拳
C. 五步拳
D. 通臂拳
19.跑是基础性最强的运动项目,决定跑速的主要因素是【 】
A. 起跑方式、加速度
B. 起跑方式、步长
C. 步频、步长
D. 加速度、步长
20.属于无氧运动的项目是【 】
A. 爬山
B. 游泳
C. 自行车
D. 跳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