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选项中,对侧踢腿的要求与要点错误的是【 】
A. 挺胸
B. 松髋
C. 猛收腹
D. 侧身
2.下列属于短跑的比赛项目是【 】
A. 400米
B. 800米
C. 1000米
D. 1500米
3.下列不属于田径比赛项目的是【 】
A. 射击
B. 投掷
C. 跳远
D. 竞走
4.鼻子大量出血时,有效的止血方法是【 】
A. 抬头
B. 压迫面动脉
C. 水洗
D. 压迫颞浅动脉
5.下列不属于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特点的是【 】
A. 业余性
B. 基础性
C. 灵活性
D. 广泛性
6.女性运动能力优于男性的是【 】
A. 力量
B. 耐力
C. 速度
D. 平衡
7.徒手体操教学显示前后动作时,应采用的示范面是【 】
A. 镜面示范
B. 正面示范
C. 侧面示范
D. 背面示范
8.成年人全身有206块骨,按其所在部位可分为【 】两部分。
A. 中轴骨和长骨
B. 中轴骨和颅骨
C. 中轴骨和附肢骨
D. 中轴骨和躯干骨
9.学生或成队彼此之间左右的间隙叫【 】
A. 距离
B. 间隔
C. 宽度
D. 纵度
10.【 】是终身体育的基础阶段。
A. 社区体育
B. 学校体育
C. 家庭教育
D. 社会教育
11.体育教学的最终目的是【 】
A. 提高竞技能力
B. 创造优异运动成绩
C. 提高健康水平
D. 学习运动技术
12.体育与健康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 】
A. 实践能力
B. 应用能力
C. 探究能力
D. 学习能力
13.足球比赛中判罚越位时,应以【 】方式恢复比赛。
A. 直接任意球
B. 间接任意球
C. 点球
D. 坠球
14.乒乓球快攻类打法依靠反手推挡和【 】技术,充分发挥快速多变的特点来调动对手。
A. 正手攻球
B. 搓中变线
C. 打拉结合
D. 拉吊结合
15.田径比赛中,若对比赛的成绩有异议,应在比赛结束后多久发起申诉?【 】
A. 30分钟
B. 1个小时
C. 4个小时
D. 8个小时
16.在各种突然变化条件下,运动员迅速、准确、协调地改变身体运动的能力称之为【 】
A. 耐力素质
B. 运动素质
C. 灵敏素质
D. 柔韧素质
17.羽毛球比赛中,应对步伐慢、体力差或技术不全面的对手最为有效的技术是【 】
A. 攻前场
B. 快拉快吊
C. 打四方球
D. 压后场底线
18.学校体育工作的对象是【 】
A. 全体学生
B. 体质差的学生
C. 有体育天赋的学生
D. 运动成绩好的学生
19.衡量篮球中锋运动员灵敏素质的重要标志是【 】
①准确性②迅速性③协调性④柔韧性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20.中小学生体育态度的转变包括【 】两个方面。
A. 方向和强度
B. 方向和目标
C. 强度和目标
D. 认知和目标
1.下列不属于健美操基本步伐类型的是【 】
A. 迈步类
B. 点地类
C. 抬腿类
D. 支撑类
2.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 】组成。
A. 气管
B. 上呼吸道
C. 肺
D. 下呼吸道
3.武术“四击”技术中,技巧性最强的是【 】
A. 手法
B. 腿法
C. 擒拿
D. 跌摔
4.在相同肺通气量的情况下,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相比普通人,其呼吸频率【 】
A. 稍高
B. 更高
C. 一样
D. 更低
5.膝跳反射是简单的反射,其反射弧需要几个神经元?【 】
A. 多个
B. 3个
C. 2个
D. 1个
6.抛掷实心球练习主要培养学生的【 】
A. 速度、耐力、平衡、协调
B. 力量、速度、耐力、平衡
C. 力量、速度、平衡、协调
D. 力量、速度、耐力、协调
7.下列不属于田赛项目的是【 】
A. 撑竿跳高
B. 铅球
C. 铁饼
D. 男子110米栏
8.篮球行进间单手肩上低手投篮的脚步动作(以右手为例)为【 】
A. 右脚跨出一大步同时接球,接着左脚跨出一大步并用力起跳
B. 右脚跨出一小步同时接球,接着左脚跨出一小步并用力起跳
C. 右脚跨出一大步同时接球,接着左脚跨出一小步并用力起跳
D. 右脚跨出一小步同时接球,接着左脚跨出一大步并用力起跳
9.羽毛球决胜局比赛中,当一方首先到达【 】时,双方必须交换场区。
A. 7分
B. 8分
C. 11分
D. 15分
10.标准的挺身式跳远应在空中呈现【 】姿势。
A. 跨步
B. 弓步
C. 腾空步
D. 弓箭步
11.体育教学内容排列方式中,简教类教学内容属于【 】
A. 充实螺旋式
B. 单薄直线式
C. 充实直线式
D. 单薄螺旋式
12.下列属于篮球防守战术基础配合的是【 】
A. 传切配合
B. 掩护配合
C. 策应配合
D. 夹击配合
13.双人拦网“心跟进”防守战术中,一般是【 】号位跟进。
A. 6
B. 5
C. 4
D. 1
14.在体育课堂教学评价中,同行评价某老师的教学基本技能时,其主要的观察点是【 】
A. 口令、讲解与示范
B. 教案、教态与语言
C. 服装、表情和活力
D. 爱心、亲和与幽默
15.为了在体育活动中与同伴接近、交往,得到认同、发展友谊、追求完美、施展才能、获得成功、赢得荣誉,满足个体的社会性需要,而参加体育活动的动机属于【 】
A. 内部动机
B. 外部动机
C. 生物性动机
D. 社会性动机
16.技巧运动在大型比赛中,只进行【 】比赛。
A. 自选动作
B. 规定动作
C. 单人
D. 团体
17.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乒乓球基本比赛制度为循环制和淘汰制
B. 乒乓球团队赛采用五场三胜制
C. 在双打比赛中,一局首先发球的一方,在该场下一局应首先接发球
D. 乒乓球网高13.25厘米
18.体育训练课由【 】组成。
A. 热身活动、基本部分和放松部分
B. 准备部分、基本部分和结束部分
C. 准备部分、练习部分和放松部分
D. 准备部分、练习部分和结束部分
19.篮球突破时,左脚向前方跨出半步,做出向左突破的假动作。当对手重心向右移动时,左脚前脚掌内侧迅速踏地,向对手左侧跨出一大步,同时上体右转探肩,贴近对手,球移至右手,左脚交叉步前跨抢位,同时向左脚左斜前方推放球,右脚用力蹬地跨步,加速超越对手。这一技术动作是【 】
A. 同侧步持球突破
B. 体前变向运球突破
C. 前转身运球突破
D. 交叉步持球突破
20.在教学班级学生人数多,器材较少,新授教材比较容易,复习教材比较熟悉的情况下,宜采用【 】
A. 两组一次等时轮换
B. 三组两次等时轮换
C. 分组不轮换
D. 全班教学
1.在游泳比赛中,发令员应站在游泳池的侧面、离出发池端几米以内处发令?【 】
A. 8米
B. 2米
C. 3米
D. 5米
2.成人女子排球网高【 】米。
A. 2.43
B. 2.20
C. 2.24
D. 2.15
3.班级体育锻炼是由谁负责组织和领导的?【 】
A. 班主任
B. 体育教师
C. 班长
D. 体育委员
4.在体育课运动活动时,学生突然出现小腿痉挛,恰当的处理方式是【 】
A. 用绷带加压包扎
B. 用力使踝关节背伸
C. 喷射医用气雾剂
D. 用力使踝关节屈
5.马步正确的做法是两脚平行开立,屈膝半蹲,大腿接近水平,身体重心在【 】
A. 两脚之间
B. 两脚前方
C. 两脚后方
D. 身体右侧
6.学校体育工作的核心是指【 】
A. 体育教学
B. 课外活动
C. 课外训练
D. 课外竞赛
7.【 】,人们研究心理与运动损伤的关系重点在动机与运动损伤的关系上。
A. 20世纪60年代末
B. 20世纪70年代末
C. 20世纪80年代末
D. 20世纪90年代末
8.排球最基本的传球技术是【 】
A. 背向传球
B. 正向传球
C. 侧向传球
D. 跳起传球
9.近几年学生体质与健康调查结果显示,学生肺活量、速度、爆发力、力量和耐力素质水平呈下降趋势,某同学为了提高自己的爆发力,选择的练习项目应是【 】
A. 跑100米
B. 用3RM强度举杠铃
C. 立定跳远
D. 攀岩
10.对糖、脂肪、蛋白质消化最强的消化液为【 】
A. 唾液
B. 胃液
C. 胰液
D. 小肠液
11.运动系统由骨、骨连结和骨骼肌组成,约占成人体重的【 】,无论是简单的手足动作还是复杂的全身动作,都是以骨为杠杆、关节为枢纽、骨骼肌收缩为动力来实现的。
A. 40%~50%
B. 50%~60%
C. 60%~70%
D. 70%~80%
12.做武术弹踢腿时,小腿绕膝关节转动的轴是【 】
A. 矢状轴
B. 冠状轴
C. 垂直轴
D. 水平轴
13.学生自主选择练习伙伴时,大多数学生会选择与自己关系密切的同学在一起练习,这种分组方式为【 】
A. 随机分组
B. 同质分组
C. 异质分组
D. 友情分组
14.教师进行讲解、示范技术动作,使学生对所学技术建立动作概念,这处于教学实施的【 】阶段。
A. 感知
B. 理解
C. 巩固
D. 运用
15.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提出了【 】的教学原则,被誉为“近代学校体育之父”。
A. 适应规律
B. 适应自然
C. 适应环境
D. 适应身心
16.在田径比赛中,当运动员到达终点时,计时员应以主要目光盯住【 】
A. 运动员
B. 终点线前沿垂直面,用余光观察运动员
C. 终点线后沿垂直面,用余光观察运动员
D. 终点裁判员
17.【 】是学生是否主动和积极参加体育学习和锻炼的前提。
A. 年龄特点
B. 运动基础
C. 运动项目
D. 体验运动乐趣和成功
18.田径运动中,投掷项目不包括【 】
A. 推实心球
B. 掷铁饼
C. 掷标枪
D. 链球
19.学校体育是指通过体育课教学、【 】和训练以及运动竞赛等形式来增强学生体质、促进身心健康与智力发展、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与个性特征的教育过程。
A. 早操
B. 课外体育锻炼
C. 课间操
D. 小型多样活动
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间隔:个人或成队彼此之间前后相距的空隙
B. 基准学生:教师指定为行动目标的学生
C. 距离:个人或成队彼此之间左右相隔的空隙
D. 列:学生前后重叠成一行叫列
1.后滚翻练习中,两手用力推垫撑起翻转成蹲撑前,身体着垫的部位是【 】
A. 头部
B. 背部
C. 腰部
D. 臀部
2.乒乓球运动起源于【 】
A. 英国
B. 瑞典
C. 法国
D. 中国
3.直观教学是通过具体动作的示范、图解、模型等将动作的过程显示出来,使学生了解动作的【 】
A. 结构—节奏—空间特征
B. 结构—时间—速度特征
C. 幅度—时间—空间特征
D. 结构—时间—空间特征
4.临床上常用于测量血压的动脉是【 】
A. 肱动脉
B. 主动脉
C. 桡动脉
D. 股动脉
5.用止血带控制下肢出血,每小时应放松【 】
A. 1~2分钟
B. 11~12分钟
C. 21~22分钟
D. 31~32分钟
6.减肥的最佳方式是【 】
A. 运动
B. 节食
C. 运动、节食
D. 服减肥药
7.影响足球踢旋转球效果的主要因素是【 】
A. 支撑脚的选位
B. 踢球腿的摆动
C. 踢球后的随前动作
D. 脚触球的部位
8.足球运动中,头顶球的动作结构主要包括四个环节:【 】
A. 判断与选位→头触球→蹬地与摆动→触球后身体的控制
B. 判断与选位→头触球→触球后身体的控制→蹬地与摆动
C. 判断与选位→蹬地与摆动→头触球→触球后身体的控制
D. 蹬地与摆动→判断与选位→头触球→触球后身体的控制
9.当人和动物处于不正常体位时,通过一系列协调运动将体位恢复常态的反射活动称为【 】
A. 状态反射
B. 翻正反射
C. 姿势反射
D. 牵张反射
10.长跑到达终点时,如运动员骤然站立不动,易发生昏倒,这是因为【 】
A. 心收缩力减弱
B. 体位改变
C. 肌肉挤压作用骤停
D. 呼吸运动减弱
11.进行爬泳时,臂入水的顺序是【 】
A. 手—上臂—前臂
B. 上臂—手—前臂
C. 手—前臂—上臂
D. 前臂—上臂—手
12.服用含铁的贫血药物时应同时服用【 】
A. 维生素A
B. 维生素B
C. 维生素C
D. 维生素D
13.下列不属于足球脚背正面踢球的特点是【 】
A. 踢球腿摆幅大
B. 摆速快
C. 出球方向变化较多
D. 踢球力量大
14.下列属于健美操低冲击力步伐的是【 】
A. 迈步类
B. 交替起跳类
C. 单腿起跳类
D. 半蹲类
15.下列没有作为第一届奥运会竞技体操比赛项目的是【 】
A. 双杠
B. 自由体操
C. 鞍马
D. 吊环
16.羽毛球团体赛最常用的赛制是【 】
A. 三场制
B. 五场制
C. 七场制
D. 九场制
17.篮球“人盯人”战术,要求运动员加强【 】
A. 注意转移
B. 注意的稳定性
C. 注意范围
D. 记忆
18.练习轨迹是指进行练习时【 】
A. 身体或身体某部分移动的路线
B. 练习的形式
C. 身体姿势
D. 器械运动的路线
19.蹲踞式跳远时,【 】的时间相对挺身式跳远较长。
A. 助跑
B. 缓冲
C. 腾空步
D. 起跳
20.运球是运动员在跑动中,用脚连续【 】球。
A. 推拨球
B. 向前踢球
C. 向左、右踢球
D. 向后踢球
1.体操内容中,跳跃包括一般跳跃和【 】
A. 旋转
B. 腾空
C. 支撑跳跃
D. 连续跳跃
2.按【 】分类,体育运动可分为田径运动、球类运动等。
A. 比赛的形式
B. 运动项目技术结构
C. 运动技术水平
D. 个人项目和集体项目
3.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在构建【 】时,十分关注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和学生的情意体验。
A. 课程体系
B. 课程目标
C. 课程设计
D. 课程评价
4.跳绳时,正确的绕绳方法应以小臂来交绕,善用【 】
A. 指力
B. 掌力
C. 臂力
D. 腕力
5.细胞的基本结构是由【 】组成的。
A. 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B. 细胞膜、细胞质、基质
C. 细胞膜、细胞核、基质
D. 细胞膜、细胞器、细胞质
6.1000米跑主要的供能系统是【 】
A. 乳酸能系统
B. 磷酸原系统
C. 有氧系统
D. 无氧系统
7.在体育课教学开始阶段,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各种表现进行评价,属于【 】
A. 诊断性评价
B. 形成性评价
C. 激励性评价
D. 水平性评价
8.自2017年实行新课标以来,下面哪些项目是高中学生每年体育健康标准测试的项目?【 】
A. 50m、立定跳远、仰卧起坐(女)、1000m(男)
B. 50m、立定跳远、坐位体前屈、仰卧起坐(女)、引体向上(男)、800m(女)、1000m(男)
C. 100m、立定跳远、坐位体前屈、800m、1000m
D. 100m、三级蛙跳、仰卧起坐(女)、1000米(男)
9.体育竞技与体育健身都需要坚持锻炼,两种锻炼的主要区别是【 】
A. 运动时间
B. 有氧或无氧
C. 负荷强度大小
D. 运动场地
10.下列哪项属于体育教学手段运用的基本模式?【 】
A. 辅助式
B. 传统式
C. 现代式
D. 讨论式
11.标准篮球架的篮筐离地高度为【 】米。
A. 2.90
B. 2.95
C. 3.05
D. 3.15
12.下列不属于校内课外体育活动的是【 】
A. 班级体育锻炼
B. 社区体育俱乐部
C. 大课间体育活动
D. 早操
13.发展心肺耐力的靶心率=(220-年龄)×65%~80%。例如一个18岁的学生,安静时心率为68次/分,其70%运动强度时的靶心率约为【 】
A. 106次/分
B. 121次/分
C. 141次/分
D. 152次/分
14.间歇训练法的作用是【 】
A. 能提高肌肉力量
B. 能提高大脑皮层的协调能力
C. 能提高供氧能力
D. 能提高呼吸和心血管系统的机能
15.最合理的跳高过杆技术是【 】
A. 剪式
B. 跨越式
C. 背越式
D. 俯卧式
16.队列队形术语中,学生或成队彼此之间前后的间隙称为【 】
A. 间隔
B. 基准
C. 满伍
D. 距离
17.在篮球战术中,传切配合的要求不包括【 】
A. 队员配合的距离要拉开,切入路线要合理
B. 传球队员动作要隐蔽,传球及时、准确
C. 传球队员要及时提醒同伴,并主动让出通路使同伴能够继续防住对手
D. 切入队员要利用假动作迷惑对手,掌握好摆脱时机,切入时,紧贴对手,动作快速、突出
18.在篮球运动中,为提高命中率,篮球单手肩上投篮出手时,手指应拨球,使球产生【 】
A. 前旋
B. 后旋
C. 左旋
D. 右旋
19.引领奥林匹克运动不断前进的三大组织体系是国际奥委会、国家奥委会和【 】
A. 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
B. 国际足联
C. 国际业余田径联合会
D. 国家单项体育协会
20.在足球比赛中,无论直接任意球还是间接任意球,在球未踢出之前,被罚队员必须离球【 】
A. 11米
B. 7.55米
C. 9.36米
D. 9.15米
1.体育游戏教学的形式有准备活动的游戏、体育技术游戏、【 】游戏、力量素质游戏和放松游戏等。
A. 文字游戏
B. 非智力游戏
C. 拼图游戏
D. 体育战术
2.支撑跳跃技巧运动的落点,凡是落地时面朝前方,落地前脚必须向【 】伸出。
A. 下方
B. 后下方
C. 前下方
D. 以上都不是
3.4×100米接力跑比赛中反应速度快且善于跑弯道的运动员更适合跑【 】
A. 第一棒
B. 第二棒
C. 第三棒
D. 第四棒
4.下列不属于课外体育活动的是【 】
A. 早操、课间操
B. 运动队训练
C. 运动会
D. 体育课篮球比赛
5.女生的胸廓、胸围、呼吸差均小于男生,呼吸肌弱,呼吸频率快,肺活量为男生的【 】
A. 50%
B. 60%
C. 70%
D. 80%
6.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在小学阶段,要注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使学生在【 】中体验到乐趣。
A. 身体锻炼
B. 体育学习
C. 游戏活动
D. 技术教学
7.跳高比赛中,试跳成功裁判员举【 】
A. 白旗
B. 红旗
C. 黄旗
D. 不举旗
8.人体骨骼肌的结构分为【 】
A. 基本结构和形态结构
B. 形态结构和辅助结构
C. 基本结构和复合结构
D. 基本结构和辅助结构
9.下列不属于影响人们坚持体育锻炼主要因素的是【 】
A. 个人动机
B. 可利用的时间
C. 个体对良好健康状况的知觉
D. 科学技术的发展
10.上坡跑能够纠正学生跑步时后蹬不充分,属于【 】
A. 阻力
B. 助力
C. 定向
D. 领先
11.篮球教学方法是教师为完成篮球教学任务而采用的具体【 】
A. 步骤
B. 手段
C. 计划
D. 原则
12.素质教育的特征是【 】
A. 全体性、全面性、主动性、基础性
B. 全体性、全面性、主体性、主动性
C. 主动性、全面性、主动性、基础性
D. 全体性、全面性、主体性、基础性
13.义务教育阶段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目标中,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的目标包括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学会调控情绪的方法、形成合作意识与能力、【 】
A. 关注体育的安全问题
B. 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
C. 了解健康的生活方式
D. 具有良好的体育道德
14.三级跳远起跳板至落地区远端不得短于【 】
A. 9米
B. 10米
C. 21米
D. 19米
15.人体进行肌肉活动时,必然会引起心血管系统活动的加强,体育教师对学生进行课前和课后恢复期脉搏的测定,有助于了解学生的身体状况和评定课的运动量,一节中等运动量的体育课,其课后5至10分钟脉搏较运动前【 】
A. 持平
B. 快1至2次/10秒
C. 快6至9次/10秒
D. 快2至5次/10秒
16.O2和CO2在血液中的运输形式有两种,它们是【 】
A. 物理溶解和化学结合
B. 物理溶解和化学溶解
C. 物理结合和化学溶解
D. 物理结合和化学结合
17.体操动作以质量为前提,动作评定讲究【 】
A. 稳定、大方、优美
B. 稳定、大方、幅度
C. 稳定、优美、幅度
D. 优美、大方、幅度
18.在高温、高湿的情况下,如果进行大强度运动,人体大量出汗而未及时补水,极容易出现运动性脱水现象。运动性脱水还会引起电解质的丢失,特别是【 】
A. 钠离子
B. 钾离子
C. 铁离子
D. 钙离子
19.双杠支撑摆动时,易犯错误不包括【 】
A. 摆动节奏不好,肩紧张或塌肩
B. 摆动以肩为轴,直臂顶肩,身体基本伸直
C. 前倒后仰,后摆没有顶肩,前摆兜腿晩
D. 前摆时肩下掉,兜腿太早,两臂太吃力
20.在400米比赛中,第二跑道选手的起点在第一跑道的选手的起点的前面,这是因为【 】
A. 以防选手之间相撞造成损伤
B. 第二跑道周长比第一跑道的周长要长
C. 第二跑道周长比第一跑道的周长要短
D. 主要是便于裁判判定成绩
1.【 】的摆幅相对较大,摆踢动作顺畅快速,便于发力,但出球路线或性能缺乏变化,适用于远距离的发球和大力射门。
A. 脚内侧踢球
B. 脚背正面踢球
C. 脚背内侧踢球
D. 脚背外侧踢球
2.骨髓存在于骨髓腔和骨松质的网眼内,分为【 】
A. 红骨髓和蓝骨髓
B. 红骨髓和绿骨髓
C. 蓝骨髓和黄骨髓
D. 红骨髓和黄骨髓
3.健美操手型中的“拳”应五指弯曲紧握,大拇指扣在中指和食指的【 】
A. 第二关节和第三关节之间
B. 第三关节
C. 第一关节
D. 第二关节
4.长时间运动后,机体逐渐出现疲劳症状,其中最明显的特征是【 】
A. 血压升高
B. 呼吸急促
C. 反应时间延长
D. 肌肉力量下降
5.挺身式跳远的技术特点是身体腾空后【 】
A. 起跳腿大腿积极前摆,向摆动腿靠近
B. 摆动腿大腿积极下放后摆,向起跳腿靠近
C. 摆动腿大腿下放前摆,同时起跳腿前摆,两腿空中交替前摆
D. 起跳腿和摆动腿腾空后收腹举腿
6.消除运动性疲劳的方法有【 】
A. 放松活动、慢跑、韧带拉伸
B. 劳逸结合、物理措施、营养补充、中草药
C. 放松活动、按摩、吸氧
D. 按摩、吸氧、韧带拉伸
7.儿童少年时期超负荷的运动量会使骨【 】
A. 加快生长
B. 过早骨化
C. 骨小梁重新配布
D. 骨密质增厚
8.排球运动的移动技术,要求脚的着地与发力部位是【 】
A. 脚跟
B. 脚尖
C. 前脚掌
D. 全脚掌
9.在突变或复杂的条件下,灵活、快速而准确地完成动作的能力称为【 】
A. 柔韧素质
B. 速度素质
C. 灵敏素质
D. 力量素质
10.当对方击来网前球,用球拍轻轻一托,将球向上弹起,恰好一过网就朝下坠落,这种羽毛球网前击球的方法是【 】
A. 放网前球
B. 搓球
C. 挑球
D. 推球
11.《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要求学生需具备的素质有【 】
A. 力量
B. 平衡
C. 对抗
D. 体操
12.在中学弯道跑动作技术教学时,常采用的示范法是【 】
A. 镜面示范
B. 正面示范
C. 侧面示范
D. 背面示范
13.双手接球成“三威胁”姿势时,篮球的位置应该在【 】
A. 胸部
B. 腹部
C. 胯部
D. 胸腹部
14.足球比赛中,【 】既是本队防守的组织者、协调者,又是进攻的始发者。
A. 中锋
B. 边前卫
C. 边后卫
D. 守门员
15.运动员科学选材主要涉及【 】、运动训练学、运动人类学、运动生理学、运动心理学和体育测量学等学科理论。
A. 优育学
B. 项群理论学
C. 人类遗传学
D. 技能形成学
16.实施体育教学最基本的要求,是保持体育教学性质的最基本要素,是判断体育教学质量的基本标准的是【 】
A. 体育教学原则
B. 体育教学目标
C. 体育教学方法
D. 体育教学要素
17.徒手体操中,“蹲”为屈膝站立的姿势,屈膝小于【 】的站立称全蹲。
A. 30°
B. 45°
C. 60°
D. 90°
18.细胞排列紧密,细胞间质少的是【 】
A. 结缔组织
B. 肌组织
C. 神经组织
D. 上皮组织
19.篮球的标准场地,边线长【 】米,底线长【 】米。
A. 28、15
B. 28、16
C. 26、15
D. 18、9
20.武术“四击”技术中有关踢的谚语是【 】
A. 手似两扇门,全凭腿打人
B. 练拳不练腰,终究艺不高
C. 出手不见手,拳打人不知
D. 未习打,先练挨
1.承担生理负荷的极限性是【 】的特点之一。
A. 学校体育
B. 群众体育
C. 运动训练
D. 社会体育
2.排球比赛规则规定,限制后排队员【 】
A. 传球
B. 垫球
C. 拦网
D. 扣球
3.足球比赛中,判断球是否进门,应根据【 】
A. 球的位置
B. 守门员接球时身体所在的位置
C. 队员触球时身体所在位置
D. 裁判判决结果
4.体育教学与其他学科相比,其明显的特点是身体直接参与、体力与智力活动密切配合、【 】
A. 以实践课教学为主
B. 学生身体承受一定的运动负荷
C. 以掌握运动技能为主
D. 师生双边活动为主
5.小学低年级体育课每周共有【 】节。
A. 2节
B. 3节
C. 4节
D. 5节
6.体育与健康课程的主要手段是【 】
A. 身体练习
B. 体能练习
C. 技能发展
D. 技术提升
7.在篮球双手胸前传球教学分组练习中,教师利用学生间“凝聚力特强”这一独特优点进行分组练习的分组形式为【 】
A. 合作型分组
B. 友伴型分组
C. 同质分组
D. 异质分组
8.排球比赛每个回合中,本方最多可以击球【 】次,就要将球击入对方场地(拦网触球也计算在内)。
A. 2
B. 3
C. 4
D. 5
9.体育与健康学习评价标准应为【 】
A. 由单一评价标准向多元评价标准转变
B. 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
C. 终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
D. 绝对性评价与相对评价相结合
10.体育科学研究中,最本质的特征是【 】
A. 准确
B. 知识
C. 创造
D. 读书
11.脚背正面踢球时,完成屈髋的主要肌肉是【 】
A. 股直肌
B. 髂腰肌
C. 股中肌
D. 缝匠肌
12.需要较低唤醒水平的运动项目是【 】
A. 短跑
B. 举重
C. 射箭
D. 拳击
13.发展灵敏素质的练习方法是【 】
A. 长时间的练习
B. 最快动作练习
C. 复杂化的练习
D. 牵拉力的练习
14.为人体提供能量的主要营养素是【 】
A. 糖类、脂肪、维生素
B. 糖类、脂肪、蛋白质
C. 糖类、脂肪、无机盐
D. 糖类、蛋白质、维生素
15.武术的三种基本手型是勾、掌和拳。其中,【 】的动作是四指并拢卷握,拇指紧扣食指的第二指节。
A. 勾
B. 掌
C. 拳
D. 以上都不是
16.在中长跑比赛中,跑到一定距离时,会出现胸部发闷、呼吸节奏被破坏、呼吸困难、四肢无力和难以再跑下去的感受。这种现象被称为“极点”,下面对“极点”理解错误的是【 】
A. 这个过程必须在身体达到一定运动强度时才能反映出来
B. “极点”并不是体力的终点,而是一个身体适应的过程而已
C. 出现“极点”时可用手按住疼痛部位,减速慢跑,多做几次深呼吸
D. “极点”的出现与准备活动的多少没有关系,主要与运动员的训练水平有关
17.下列关于体育课的综合密度,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体育课的综合密度越大越好
B. 体育课的综合密度越小越好
C. 体育课的综合密度越大说明合理利用的时间越多
D. 体育课的综合密度越大说明浪费的时间越少
18.体育教学过程要素由体育教学主体对象、体育教学内容、体育教学目标、【 】、体育教学策略构成,它们是构成现代体育教学设计的五大要素。
A. 体育教学手段
B. 体育教学方法
C. 学生
D. 体育教学评价
19.直观教学法是指在体育教学中【 】
A. 运用各种语言,指导学生掌握学习内容进行练习的一种教学方法
B. 借助视觉、听觉、肌肉本体感觉等感官感知动作的一种教学方法
C. 指从动作开始到结束,不分部分和段落完整进行教学的方法
D. 是指根据教学任务,有目的地反复做某一动作的教学方法
20.做原地前手翻动作时,保护者应该站在练习者的【 】,一手顶其肩,另一手托其腰部。
A. 正前方
B. 正后方
C. 后侧方
D. 前侧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