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课标选择教材内容的基本要求是教育性、科学性、【 】、可读性、发展性、差异性。
A. 实用性
B. 基础性
C. 联系性
D. 持续性
2.资本主义初期,从【 】年到【 】世纪初,进步资产阶级教育家充分肯定了体育在教育中的价值,为近代学校体育的发展和繁荣做了重要的舆论准备。
A. 1643:19
B. 1642;19
C. 1641:18
D. 1640;18
3.在NBA篮球比赛的总决赛中,通常采用【 】制。
A. 五局四胜
B. 五局三胜
C. 七局四胜
D. 六局四胜
4.体操练习中,当落地前人体具有一定的水平速度,落地时双脚应【 】
A. 落在重心的下方
B. 落在重心的左方
C. 落在重心的右方
D. 落在重心的前下方
5.“Z”字形跑有利于提高【 】
A. 队员改变跑动方向的能力
B. 跑动中调整身体姿势的能力
C. 髋关节的灵活性
D. 快速转身起动的能力
6.现代羽毛球运动起始于英国,大约于【 】传入我国。
A. 1910年
B. 1920年
C. 1930年
D. 1940年
7.足球项目球门的宽和高分别是【 】
A. 7.32米、2.44米
B. 7.23米、2.34米
C. 7.22米、2.44米
D. 7.33米、2.44米
8.篮球的运球(以右手运球为例)先向对手左侧快速运球,当对手左移时,右手拍击球的右侧上方,使球落在左脚前方,同时右脚蹬地并侧身跨向防守者的右侧,左手顺势拍按球前行,此为【 】
A. 同侧步运球
B. 体前换手变向运球
C. 突破运球
D. 转身运球过人
9.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男子篮球队首次参加世界男篮锦标赛是在【 】
A. 1950年
B. 1956年
C. 1978年
D. 1980年
10.田径运动中,起跑器的安装方法是【 】
A. 普通式和拉长式
B. 普通式和蹲踞式
C. 拉长式和蹲踞式
D. 蹲踞式和站立式
11.在足球比赛中,裁判员驱逐球员出场的表达方式是【 】
A. 哨声警告
B. 吹哨后出示红牌
C. 口头警告
D. 吹哨后出示黄牌
12.正式跳远比赛中,关于最后名次的确定,如果第一名已经确定,接下来的两名队员的最好成绩恰好相同,那么如何判定这两名队员的名次?【 】
A. 依据六跳中的次好成绩
B. 依据前三跳中的次好成绩
C. 依据后三跳中的次好成绩
D. 两名队员名次并列
13.“训练时肌肉的最大用力可以始终贯穿于动作的始末,肌肉张力时值的总和可以显现出最大值”。上述文字描述的是【 】特点。
A. 离心收缩训练方法
B. 向心收缩训练方法
C. 超等长收缩训练方法
D. 等动收缩训练方法
14.下列关于队列队形的基本术语,说法错误的是【 】
A. 间隔是指个人或成队彼此之间左右相隔的空隙
B. 队形的纵深是指从第一列到最后一列的纵长
C. 队列是指所排队伍的行列
D. 基准学生是指位于纵队之首或横队右翼的学生
15.运动中出现肌肉拉伤时,应采用先【 】,再加压包扎并抬高伤肢的处理方法。
A. 揉搓
B. 冷敷
C. 热敷
D. 抖动
16.肩肘倒立时,保护者应该站在练习者的【 】,抓踝上提,以膝顶背。
A. 前方
B. 后方
C. 侧前方
D. 侧方
17.练习节奏是指完成练习时,动作的各部分所表现出来的力量强弱和【 】
A. 时间间隔的关系
B. 速度之间的关系
C. 力量大小的关系
D. 结构之间的关系
18.足球比赛中,下列哪种情况可能造成越位?【 】
A. 角球
B. 接对方回传球
C. 掷界外球
D. 发直接任意球
19.以下选项中,对于运动技能不断提高原则基本要求描述错误的是【 】
A. 钻研“学理”和“教法”,提高教学质量
B. 适当“蜻蜓点水”或者“低级重复”
C. 正确认识运动技能的重大意义
D. 要有层次的学习运动技能
20.【 】是人们对于体育的现象、事实及其规律的认识,是人们在长期实践中积累起来的经验的概括和总结。
A. 体育知识
B. 体育实践
C. 体育教学
D. 运动技能
1.【 】是羽毛球比赛的最基本的战术。
A. 打四方球
B. 快拉快吊
C. 发球抢攻
D. 守中反攻
2.为及时处理比赛中出现的闭合性软组织损伤,常备的急救物品有【 】
A. 冰袋
B. 创可贴
C. 止血棉
D. 活血止痛膏
3.准备活动的生理意义在于【 】
A. 调整赛前状态
B. 克服内脏器官生理惰性
C. 提高代谢水平
D. 以上都是
4.羽毛球基本站位的目的是随时向【 】
A. 左右两侧移动
B. 前方两侧移动
C. 后方两侧移动
D. 任意两侧移动
5.教师在学期末对学生知识、技能、体能等方面进行测试,然后与学期开始时的成绩进行对照,这样能发现每名学生的进步幅度。这种对学生的评价方式是【 】
A. 绝对评价
B. 形成性评价
C. 相对性评价
D. 定性评价
6.下列适用于逆进分解训练法的是【 】
A. 少年拳
B. 广播操
C. 蹲踞式跳远
D. 侧向滑步推铅球
7.1959年,我国运动员容国团获得了第【 】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单打冠军。
A. 20
B. 22
C. 25
D. 26
8.以下哪项是造成运动伤害的原因?【 】
A. 运动时身体不佳
B. 运动技术不正确
C. 运动时过度紧张
D. 以上都是
9.下列属于慢性闭合性软组织损伤的是【 】
A. 刺伤
B. 擦伤
C. 腰肌劳损
D. 挫伤
10.水平三阶段的学生,在学习跳远时宜采用的空中动作是【 】
A. 蹲踞式
B. 挺身式
C. 走步式
D. 空翻式
11.教学评价是体育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和有机组成部分,在体育教学评价时,必须采用统一的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这体现了体育教学评价的【 】
A. 发展性原则
B. 一致性原则
C. 全面性原则
D. 可行性原则
12.下列不属于实现我国体育目的和体育目标的基本途径的一项是【 】
A. 运动竞赛
B. 体育游戏
C. 体育教学
D. 运动训练
13.骨骼肌纤维的肌膜是由【 】组成的,两者之间有间隙。
A. 红细胞膜和基膜
B. 白细胞膜和基膜
C. 细胞膜和基膜
D. 细胞膜和底膜
14.对于运动中的肌肉痉挛,下列处理方法不合适的是【 】
A. 对痉挛部位的肌肉做牵引
B. 按摩、揉捏、叩打痉挛部位
C. 点压委中、承山、涌泉等穴位
D. 冷敷痉挛部位
15.体育课的基本结构主要是根据【 】来划分。
A. 动作技能形成规律
B. 学生身心发展规律
C. 人体生理机能活动变化规律
D. 超量恢复原理
16.仰卧起坐测试时,受试者全身仰卧于垫上,两腿稍分开,屈膝呈【 】度。
A. 90
B. 45
C. 180
D. 120
17.骨骼肌实现收缩和舒张最基本的功能单位是【 】
A. 肌原纤维
B. 肌纤维
C. 细肌丝
D. 肌小节
18.体能训练包括速度、力量、耐力、柔韧、【 】及协调等素质。
A. 平衡
B. 反应
C. 灵敏
D. 心肺机能
19.“身体偏离垂直面又不失去平衡的一种姿势”描述的是哪个体操动作?【 】
A. 撑
B. 桥
C. 立
D. 倾
20.在包扎前臂、大腿和小腿粗细相差较大的部位时,应采用【 】
A. 环形包扎
B. 螺形包扎
C. “8”字形包扎
D. 转折形包扎
1.排球比赛中,一方连续得分,该方运动员场上位置应【 】
A. 顺时针轮转
B. 逆时针轮转
C. 不轮转
D. 前后排互换
2.身体素质中,协调性快速发展的年龄是【 】
A. 6~8岁
B. 8~10岁
C. 10~12岁
D. 13~15岁
3.八段锦是中国古代传统的健身术和引导术,其全套动作共有【 】
A. 八节
B. 九节
C. 十节
D. 六节
4.能充分体现体育与健康课程本身的性质,有助于课程目标的实现及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是【 】学习领域。
A. 运动参与
B. 运动技能
C. 身体健康
D. 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
5.排球比赛中,队员在处理球时,以头顶球过网,应视为【 】
A. 连击
B. 持球
C. 得分
D. 有效击球
6.武术的本质特征是【 】
A. 娱乐性
B. 技击性
C. 观赏性
D. 适应性
7.体育教学内容是指为实现体育教学任务而选用的【 】和各种身体练习的总称。
A. 体育运动知识
B. 体育保健知识
C. 体育健康知识
D. 体育基本知识
8.在运动技术中,通常把力和速度的乘积称为【 】
A. 耐力
B. 绝对力量
C. 爆发力
D. 相对力量
9.在200米跑比赛中,起跑后运动员从3道跑去2道后完成比赛,并第一个冲过终点,其成绩为【 】
A. 第一名
B. 第二名
C. 取消成绩
D. 以上各项都不是
10.间歇训练法中,不完全休息期间的慢跑方式,对于改善【 】系统的机能具有重要意义。
A. 神经
B. 心血管
C. 呼吸循环
D. 内分泌
11.在男子100米决赛中,凡顺风时平均风速超过【 】米/秒者,所创纪录不予承认。
A. 1
B. 2
C. 3
D. 4
12.衡量学校体育目标完成的最终标准是【 】
A. 条件目标
B. 过程目标
C. 效果目标
D. 教学目标
13.《体育之研究》一文的作者是【 】
A. 周恩来
B. 毛泽东
C. 恽代英
D. 颜元
14.下列不属于年度训练计划类型的是【 】
A. 单周期训练计划
B. 双周期训练计划
C. 多周期训练计划
D. 月周期训练计划
15.后滚翻时,身体依次着垫的部位是【 】
A. 臀部、腰、后背
B. 臀部、腰、后背、头
C. 臀部、后背、头
D. 腰、后背、头
16.在进行武术动作教学时,常采用的示范法是【 】
A. 镜面示范
B. 正面示范
C. 背面示范
D. 侧面示范
17.体育心理学与运动心理学两者在研究对象上都是人类从事身体活动条件下的【 】
A. 心理准备
B. 心理现象
C. 个性心理
D. 上述都不是
18.儿童少年的长骨不断长长的原因是【 】
A. 骨膜内的成骨细胞不断分泌骨质的结果
B. 骺软骨不断增生、骨化的结果
C. 骨细胞不断分裂、增大的结果
D. 骨骺不断增生的结果
19.在羽毛球比赛时,发球方得分为零或偶数时,应站在【 】发球区发球,将球发到对方的【 】发球区。
A. 左;右
B. 左;左
C. 右;右
D. 右;左
20.乒乓球具有悠久的历史,是中国传统的优势体育项目。其中,【 】是乒坛史上第10位大满贯选手,同时也是史上首位超级全满贯男子选手。
A. 马龙
B. 张继科
C. 许昕
D. 樊振东
1.足球脚背正面踢球时,当摆动腿以髋关节为轴,大腿带动小腿由后向前摆时,小腿的加速前摆时间是【 】
A. 膝盖接近球的垂直上方时
B. 摆动腿后摆时膝盖超过球的垂直上方时
C. 膝盖摆到球的内侧垂直上方时
D. 膝盖接近球的斜上方时
2.用短时间重复训练法发展速度素质时,强度应在【 】
A. 60%以上
B. 70%以上
C. 80%以上
D. 90%以上
3.2004年2月4日,国际足联确认了【 】是足球的发源地。
A. 英国
B. 巴西
C. 阿根廷
D. 中国
4.区分跑和走的标准主要是看【 】
A. 速度的快慢
B. 步幅的大小
C. 身体重心起伏的大小
D. 身体是否腾空
5.根据人体运动环节的不同,运动动作可以分为上肢运动、【 】运动、头颈运动、腹背运动、全身运动等。
A. 下肢
B. 左右
C. 前后
D. 上下
6.在篮球比赛中,跳起投篮的特点不包括【 】
A. 不易防守
B. 出手点高
C. 突然性强
D. 易领到进攻犯规
7.田径运动中,运动员应该按【 】方向跑进。
A. 顺风
B. 逆风
C. 顺时针
D. 逆时针
8.乒乓球运动中,正手发下旋加转球与不转球的特点不包括【 】
A. 球速慢
B. 球前冲力大
C. 球旋转变化大
D. 动作隐蔽
9.表现出身体虚弱无力、头晕、动作失调、心悸,有时会出现昏厥,上述文字描述的是运动性疲劳中的【 】
A. 急性疲劳
B. 过度紧张
C. 过度疲劳
D. 过度训练
10.新课程方案规定的初中体育课周课时数是【 】学时。
A. 1
B. 2
C. 3
D. 4
11.篮球宣判违例时的程序是【 】
①鸣哨停表 ②指出新的进攻方向
③用手势表明违例性质 ④指出掷界外球地点,并递交球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②④
C. ②①③④
D. ①③④②
1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骨生长的外因的是【 】
A. 营养
B. 激素
C. 机械力
D. 体育锻炼
13.学校群众性体育活动的组织形式有早操、课间操和【 】
A. 个人体育锻炼
B. 校外体育锻炼
C. 课外体育锻炼
D. 业余体育锻炼
14.在某节徒手操中,臂上举,上体从左向右做圆形运动,该动作称为上体的【 】
A. 全旋
B. 绕环
C. 绕
D. 旋转
15.1995年,国务院颁布的和全国人大通过的体育法都是坚持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协调发展的方针是【 】
A. 《全民健身计划纲要》
B. 《体育健身纲要》
C. 《全民健身法》
D. 《全国健身实施方针》
16.测试身体机能的指标主要有【 】
A. 脉搏、血压、肺活量
B. 力量、速度、耐力
C. 身高、体重、胸围
D. 体形、体格、体态
17.体育教学中,把学生分为若干组,各组练习不同内容,按预定时间相互轮换练习内容,称为【 】
A. 分组教学
B. 分组不轮换
C. 教学分组
D. 分组轮换
18.太极拳的基本动作不包括【 】
A. 云手
B. 仆步砸拳
C. 揽雀尾
D. 野马分鬃
19.跑的支撑是人体获得前进动力的必要条件,运动的效果主要决定于支撑阶段的技术质量,身体重心抛物线轨迹也是由支撑技术决定的。那么,从脚着地起至身体重心处于支撑点的垂直上方为止,此过程为【 】
A. 主动支撑阶段
B. 经济性支撑
C. 后支撑阶段
D. 前支撑阶段
20.下列不属于篮球防守技术基础配合的是【 】
A. 策应配合
B. 交换配合
C. 挤过配合
D. 夹击配合
1.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我国选手刘翔在男子110米栏的决赛中以【 】的成绩夺得了金牌。
A. 12秒96
B. 12秒91
C. 12秒88
D. 12秒90
2.下列有关学习目标的表述,按从大到小的次序排列准确的是【 】
A. 水平目标—学年目标—学期目标—单元目标—课时目标
B. 学年目标—学期目标—水平目标—单元目标—课时目标
C. 学年目标—水平目标—学期目标—单元目标—课时目标
D. 课时目标—单元目标—学期目标—水平目标—学年目标
3.搓球是乒乓球运动中近台还击下旋球的一种基本技术。下列关于搓球的动作方法,说法错误的是【 】
A. 击球时,前臂和手腕向前下方用力
B. 在球上升期击球的中上部
C. 同时配合内旋转腕的动作,拍形后仰
D. 击球后,前臂顺势前送
4.在羽毛球双打比赛中,当对手为对拉两边底线较好的防守型配对时,应【 】
A. 多采用杀吊结合战术,应稳扎稳打,不要盲目乱杀
B. 采用猛抽快打战术,要快、硬、狠
C. 采用攻人战术,并加强网前抢攻
D. 采用防守战术,等待对方主动失误
5.体育教师应具备的特殊能力是指【 】
A. 运动能力
B. 思维能力
C. 记忆能力
D. 观察能力
6.篮球行进间直线运球时,球的落点在同侧脚的【 】
A. 侧前方
B. 前方
C. 侧方
D. 侧后方
7.身体某一部分在一平面(或圆锥形内)活动范围大于180度、小于360度的弧形动作叫【 】,身体某一部分在同一平面内(或圆锥形内)活动范围在360度或360度以上圆形动作叫【 】
①屈②屈体③绕④绕环
A. ①③
B. ①②
C. ①④
D. ③④
8.篮球运动最初是作为一种【 】的。
A. 游戏而存在
B. 竞技而存在
C. 战争而存在
D. 表演而存在
9.羽毛球比赛时,下列情况中,不属于违例的是【 】
A. 发球时,在击球的瞬间,整个球高于发球员的腰部
B. 发球时,球没有落在规定的接发球区内
C. 球触及球场、身体或衣服
D. 发球员在接发球员未做好准备时发球
10.【 】是我国制订的学校体育工作的法律性文件。
A. 《奏定学堂章程》
B. 《新学制课程标准》
C. 《全民健身条例》
D. 《学校体育工作条例》
11.任何动作的完成都要有相应的力量,而起决定作用的是【 】
A. 人体的外力
B. 支撑反作用力
C. 摩擦力
D. 人体的内力
12.在运动过程中,由于损伤导致上臂出血,采用间接指压法止血时,应及时指压【 】
A. 颞浅动脉
B. 颌外动脉
C. 颈外动脉
D. 锁骨下动脉
13.在越过同一高度的横杆,身体重心最低的跳高技术是【 】
A. 跨越式跳高
B. 背越式跳高
C. 剪式跳高
D. 俯卧式跳高
14.确定运动强度的指标不包括【 】
A. 肺活量
B. 心率
C. 梅脱
D. 自感用力度
15.400米跨栏跑中,起跑到第一个栏的距离是【 】
A. 40米
B. 45米
C. 50米
D. 55米
16.影响柔韧素质的主要因素是【 】
A. 力量
B. 年龄
C. 关节的活动范围
D. 性别
17.武术的基本步型中,重心最低的是【 】
A. 弓步
B. 马步
C. 仆步
D. 虚步
18.身体素质中,速度能力发展“敏感期”年龄范围是【 】
A. 3~5岁
B. 6~8岁
C. 10~12岁
D. 15~17岁
19.【 】对促进体育学习具有指向和强化作用。
A. 技能指导
B. 坚持实战
C. 不断优化
D. 体育兴趣
20.人体运动时供能较多,不需要氧气参与并产生乳酸堆积物的供能称为【 】
A. 磷酸原供能
B. 酵解能供能
C. 氧化能供能
D. 食物链供能
1.山羊分腿腾越练习中,学生在第二腾空时上体抬起,伸展不充分,应重点改进【 】
A. 助跑技术
B. 起跑技术
C. 推手技术
D. 落地技术
2.手法是武术中上肢运动的方法,【 】不是武术中的手法。
A. 拳
B. 冲拳
C. 架拳
D. 推拳
3.水是人体内含量最多的组成部分,人体若丢失水分多少以上,生命活动将无法维持?【 】
A. 20%
B. 25%
C. 30%
D. 35%
4.体育教学的主要特点是师生的双边活动,一般在室外运动场上进行,从事各种身体练习,【 】
A. 主导作用和主体作用相结合
B. 主要作用和主体作用相结合
C. 室内外相结合
D. 主要教材和辅助教材相结合
5.体操教学中帮助运用的一般原则是位置要合适、【 】、时机要恰当。
A. 部位要正确
B. 力度要适度
C. 手法要灵活
D. 脱保要及时
6.学校体育学的研究对象是【 】
A. 体育教学现象及规律
B. 体育现象及规律
C. 学校体育现象及规律
D. 体育课现象及规律
7.训练引起血乳酸最大浓度的增加,可反映哪一供能系统能力的提高?【 】
A. 糖酵解系统
B. 有氧氧化系统
C. 磷酸原系统
D. 磷酸原和有氧氧化系统
8.体育教学中,依据学校的物质条件,教师能力及学术实际情况等来选择教学内容,所遵循的原则是【 】
A. 科学性原则
B. 统一性原则
C. 可行性原则
D. 趣味性原则
9.下列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指标中,有助于发展学生心肺耐力的是【 】
A. 50米跑
B. 坐位体前屈
C. 1000米跑
D. 立定跳远
10.人体的中轴骨包括【 】和躯干骨。
A. 上肢骨
B. 颅骨
C. 下肢骨
D. 骨盆
11.在体育教学中的探究学习主要不是局限于资料的收集整理,而是强调对运动技能和一些身体练习手段的【 】、迁移、运用及创新。
A. 辨析
B. 验证
C. 感悟
D. 选择
12.在篮球快速运球中,突然急停时,手按拍球的方位是【 】
A. 正上方
B. 后上方
C. 前上方
D. 前方
13.在帮助练习者练习“肩肘倒立”动作时,保护者双手应握住练习者【 】
A. 膝关节
B. 小腿
C. 大腿
D. 髋关节
14.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对教师的教学评价包括【 】和课堂教学两方面的综合评价。
A. 教师职业道德
B. 教师专业素质
C. 教学能力
D. 教育科研能力
15.由耐力项目的训练(有氧运动)引起的过度训练,运动员会表现出的症状是【 】
A. 兴奋、烦躁
B. 疲乏、淡漠
C. 多梦、易醒
D. 体重下降
16.适宜的锻炼强度应该在50%~80%,对应的脉搏频率应在【 】
A. 90~130次/分
B. 110~150次/分
C. 110~160次/分
D. 120~180次/分
17.传染病流行时有三个基本要素,即【 】
A. 传染源、传染区和传染途径
B. 传染源、传播区和传播方法
C. 传染源、传播途径和传染方法
D. 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
18.在跳高教学过程中,很多学生会出现臀部或大小腿后侧碰落横杆的错误。下列关于这种错误产生的原因,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上体后仰过大
B. 腾起的角度、起跳点的远近、水平速度等动作不合理
C. 过杆时展腹、挺髋动作不充分
D. 过杆后的收腹举腿时机掌握不当
19.奥林匹克运动能够不断地冲破逆境而发展壮大,依靠的不仅仅是竞技比赛,更重要的是人类对于和平、友谊和进步的追求与实践。这充分体现在奥林匹克主义、宗旨、精神和格言之中,其中“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是奥林匹克的【 】
A. 宗旨
B. 格言
C. 精神
D. 主义
20.学校课余活动训练的特点是业余性和【 】
A. 普及性
B. 阶段性
C. 竞赛性
D. 基础性
1.足球比赛中除守门员外,唯一允许运动员用手接触球的特殊技术是【 】
A. 角球
B. 点球
C. 任意球
D. 掷界外球
2.影响运动技能迁移的因素是【 】
A. 个人因素、共同因素
B. 个人因素、客观因素
C. 个人因素、认知因素
D. 客观因素、共同因素
3.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中,仰卧起坐主要测试学生的【 】
A. 腹肌耐力
B. 上肢爆发力
C. 下肢爆发力
D. 背肌耐力
4.腿部肌肉中,快肌纤维占优势的人较适宜从事【 】
A. 800米跑
B. 1500米跑
C. 100米跑
D. 10000米跑
5.为了给学生建立完整的动作概念,宜选用【 】
A. 慢速示范
B. 重点示范
C. 常速示范
D. 静止示范
6.乒乓球基本战术包括接发球战术、对攻战术、拉攻战术和【 】
A. 搓攻战术
B. 接球抢攻战术
C. 对拉进攻战术
D. 攻防反搓战术
7.投掷铅球的预摆阶段,髋关节的运动是绕【 】,在【 】上运动。
A. 矢状轴,冠状面
B. 冠状轴,矢状面
C. 垂直轴,水平面
D. 冠状轴,冠状面
8.不属于同一类型体育课程资源的是【 】
A. 体育教师
B. 体育场馆
C. 体育指导员
D. 体育委员
9.行进间转法,口令“向右转——走!”(齐步),要领:左脚向前半步,脚尖稍向前右,身体向右转90度,同时出【 】,向新的方向前进。
A. 右脚右手
B. 左脚
C. 右脚
D. 左脚右手
10.在运动生理学中,【 】又称合成代谢,是指生物体不断地把体外环境中获取的营养物质转变成自身的组成物质,并且储存的变化过程。
A. 代谢作用
B. 分解作用
C. 异化作用
D. 同化作用
11.人体最基本的心血管中枢与呼吸中枢位于【 】
A. 大脑
B. 延髓
C. 小脑
D. 脊髓
12.学生学会了羽毛球基本技能后再学习网球,不利于网球基本技能的学习,这是属于【 】
A. 正迁移
B. 负迁移
C. 垂直迁移
D. 水平迁移
13.徒手体操属于【 】
A. 基本体操
B. 器械体操
C. 轻器械体操
D. 队列队形
14.足球世界杯决赛的第二阶段——淘汰赛阶段,想要获得冠军的球队必须连赢【 】
A. 3场
B. 4场
C. 5场
D. 6场
15.【 】是一种徒手或借助器械进行各种身体操练的体育项目。
A. 啦啦操
B. 体操
C. 武术
D. 跆拳道
16.12支球队参赛,采用单循环赛制,共进行几场比赛?【 】
A. 66场
B. 68场
C. 132场
D. 11场
17.“要深入细致地研究和了解学生,要正确看待和引导学生客观对待个体上的差异”属于【 】原则的基本要求。
A. 体验乐趣
B. 因材施教
C. 提高认知
D. 关注差异
18.无氧阈主要反映了人体的【 】
A. 有氧能力
B. 无氧能力
C. 力量
D. 柔韧
19.健美操教学组织形式包括【 】
A. 课的结构、授课形式、塑造形体
B. 课的结构、教学过程、塑造形体
C. 授课形式、教学过程、塑造形体
D. 课的结构、授课形式、教学过程
20.学校体育科学研究常用的方法有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和【 】
A. 文献资料研究法
B. 文学艺术研究法
C. 文科格式研究法
D. 体育文化研究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