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三分投篮时,上升球被三分线上的防守队员触及中篮,判罚【 】
A. 进攻方得2分
B. 进攻方得3分
C. 防守队员违例
D. 得分无效
2.田径、篮球、足球等运动中,教师经常采用绳梯练习,其主要目的是【 】
A. 发展学生保持速度的能力
B. 发展学生的加速能力
C. 提高学生协调性、培养动作节奏
D. 提高摆臂动作频率
3.排球中5号位置是指【 】
A. 前排左侧
B. 前排右侧
C. 后排左侧
D. 后排右侧
4.脚内侧踢球的推送踢法,其特点是踢球脚与球接触时间较长,出球易于【 】
A. 平稳
B. 高远
C. 旋转
D. 快速
5.心脏是人体血液循环的动力泵,支配它的神经是【 】
A. 心交感神经和心迷走神经
B. 内脏感觉神经和躯体感觉神经
C. 心交感神经和躯体感觉神经
D. 内脏感觉神经和心迷走神经
6.铅球比赛决赛中运动员最多可试投【 】
A. 2次
B. 3次
C. 4次
D. 5次
7.关于运动中的合理呼吸,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谨慎应用憋气方法
B. 增大呼吸道阻力,避免用嘴呼吸
C. 加大呼吸深度,控制呼吸频率
D. 周期性运动应注意呼吸节奏
8.健康的四大基石不包括下列哪项?【 】
A. 合理膳食
B. 适量运动
C. 心理平衡
D. 良好环境
9.生物运动能力是按着不同的速率提高的,其中柔软度以【 】为单位。
A. 周
B. 天
C. 月
D. 年
10.确定运动强度的指标不包括【 】
A. 肺活量
B. 心率
C. 梅脱
D. 自感用力度
11.用于帮助练习者稳定重心,维持身体平衡的手法为【 】
A. 送
B. 挡
C. 托
D. 扶
12.【 】的摆幅相对较大,摆踢动作顺畅快速,便于发力,但出球路线或性能缺乏变化,适用于远距离的发球和大力射门。
A. 脚内侧踢球
B. 脚背正面踢球
C. 脚背内侧踢球
D. 脚背外侧踢球
1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心肺耐力测试项目的是【 】
A. 12分钟耐力跑测试
B. 仰卧起坐测试
C. 1分钟台阶测试
D. 1英里步行测试
14.【 】是研究体育运动情境中认知、感情和行为的科学。
A. 运动解剖学
B. 体育保健学
C. 体育教育学
D. 体育心理学
15.正常测量脉搏的部位是【 】
A. 位于前臂下段侧面内侧的桡动脉
B. 位于前臂下段侧面内侧的尺动脉
C. 位于前臂下段侧面外侧的桡动脉
D. 以上都不是
16.下列【 】不属于《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评价等级。
A. 及格
B. 中等
C. 良好
D. 优秀
17.在排球垫球教学中,我们一般使用的三字口诀为【 】
A. 插夹提
B. 蹬夹提
C. 插夹蹬
D. 插夹送
18.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的主要途径是【 】
A. 体育与健康课
B. 课外体育锻炼
C. 体育竞赛活动
D. 体育社团活动
19.新课标体育教学时,具体表达方法包括【 】
①行为动词②表现程度③行为主体④情境或条件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20.前臂大拇指所在的一侧为【 】
A. 胫侧
B. 腓侧
C. 尺侧
D. 桡侧
1.运动解剖学规定人体有【 】个互相垂直的基本轴,描述人体或环节运动时一般都以绕这【 】个轴进行转动。
A. 二;二
B. 三;三
C. 四;四
D. 五;五
2.排球比赛中,“心跟进”防守又称为【 】防守。
A. “3号位跟进”
B. “4号位跟进”
C. “5号位跟进”
D. “6号位跟进”
3.足球比赛时,防守者把球踢出球门线外应判【 】
A. 角球
B. 球门球
C. 罚球点球
D. 任意球
4.号称“世界第一运动”的体育项目是【 】
A. 田径
B. 足球
C. 篮球
D. 游泳
5.某学生因溺水被救,两名施救者及时施救,在对其做胸外心脏按压时,每做【 】次胸外心脏按压,做2次口对口人工呼吸。
A. 20
B. 30
C. 15
D. 40
6.【 】是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和提高人体在体格、体能、心理和运动能力等方面的潜力,取得优异的运动成绩而进行的科学、系统的训练和竞赛。
A. 娱乐体育
B. 竞技体育
C. 学校体育
D. 社会体育
7.体育教学与其他学科的主要区别在于【 】
A. 师生的双边活动
B. 教师的主导作用
C. 学生的主体作用
D. 学生身体锻炼
8.田径运动中,起跑器的安装方法是【 】
A. 普通式和拉长式
B. 普通式和蹲踞式
C. 拉长式和蹲踞式
D. 蹲踞式和站立式
9.以下有关目前三级跳远训练的动态,说法错误的是【 】
A. 力量是专项素质的核心
B. 主副项相互促进
C. 由完整技术到分解技术,以全程助跑完整技术为主的训练
D. 培养短跑型的三级跳远运动员
10.在篮球课教学中,教师为了能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原地双手胸前投篮的技术动作,特别对掌握投篮的手型这一要领时,教师反复做了几次示范,让学生判断出投篮出手的拨球手型,所采用的教学法是【 】
A. 举例教学法
B. 示范教学法
C. 分层教学法
D. 分解教学法
11.排球比赛一次进攻中,除拦网外每队最多可击球【 】
A. 5
B. 4
C. 3
D. 2
12.近年来,中国青少年肥胖问题突出,对肥胖者而言,要想达到标准体重,下列做法科学的是【 】
①每天坚持中等强度锻炼至少持续半小时
②可以通过不吃早餐等节食方法减轻体重
③利用药物减轻体重是目前最科学有效的方法
④食物多样,少食高热量、油炸食物,控制膳食总热量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13.高中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 】方面。
A. 两个
B. 三个
C. 四个
D. 五个
14.任何动作的完成都要有相应的力量,而起决定作用的是【 】
A. 人体的外力
B. 支撑反作用力
C. 摩擦力
D. 人体的内力
15.前滚翻和鱼跃前滚翻时,身体触垫的次序为【 】
A. 手、头、颈、背、臀
B. 手、后脑、背、臀
C. 手、后脑、颈、背、臀
D. 头、手、颈、背
16.1968年,美国人福斯贝里首创了【 】跳高技术。
A. 跨越式
B. 俯卧式
C. 背越式
D. 跨步式
17.篮球技术中,反弹传球是近距离面对紧逼防守或身材高大对手时,采用的一种以【 】的有效传球方法。
A. 高制矮
B. 矮制高
C. 高制高
D. 矮制矮
18.班级体育锻炼是由谁负责组织和领导的?【 】
A. 班主任
B. 体育教师
C. 班长
D. 体育委员
19.《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评价指标是【 】
A. 心理、生理、素质
B. 形态、机能、素质
C. 身高、体重、肺活量
D. 体适能、心肺功能、运动能力
20.对于起跑犯规的运动员提出警告或取消比赛资格的是【 】
A. 径赛裁判长
B. 发令员
C. 召回员
D. 助理发令员
1.体育课程规划阶段的重要工作是【 】
A. 体育课程指南
B. 制定体育课程标准
C. 体育课程标准
D. 体育课程
2.决定立定跳远远度的因素有【 】
①身体协调性②爆发力③起跳角度④腰腹肌的力量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3.在下列运动项目组中,都属于球类项目的是【 】
A. 篮球、乒乓球、链球
B. 手球、足球、网球
C. 排球、网球、铅球
D. 手球、链球、篮球
4.在健美操的基本方向术语中,“左前”的反方向为【 】
A. 右后
B. 右前
C. 左后
D. 左上
5.下列不是短距离跑身体素质训练方法的是【 】
A. 中间跑、加速跑、行进间跑及跑的专门性练习
B. 采用强度适中的弹性跑、逐渐体会运动负荷压力
C. 上坡跑和下坡跑
D. 通过讲解短跑的相关知识来养成学生锻炼的习惯
6.投掷练习中,当投掷力量不变时,控制【 】可提高投掷成绩。
A. 初速度
B. 出手角度
C. 出手高度
D. 用力时间
7.在体操平衡觉动作教学中,为了降低动作难度,易于学生完成,教师可采用的方法是【 】
A. 降低重心,增大支撑面
B. 提高重心,减小支撑面
C. 降低重心,减小支撑面
D. 提高重心,增大支撑面
8.实验研究中,一般以【 】作为区分大小样本的界限。
A. 50
B. 40
C. 30
D. 20
9.下列哪项规律是体育教学的特殊规律?【 】
A. 认知规律
B. 社会制约性规律
C. 人体机能适应性规律
D. 学生身心发展规律
10.人体心血管系统对运动训练具有适应性,运动心脏的主要形态特征是心肌增厚,表现为心室、心房均增厚,其中【 】
A. 以左心室增厚为主
B. 以左心房增厚为主
C. 以右心室增厚为主
D. 以右心房增厚为主
11.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征划分学习水平,初中学段学生预期达到的学习目标为【 】
A. 水平三
B. 水平四
C. 水平五
D. 水平六
12.足球发源于中国,称为“蹴鞠”,而现代足球运动于【 】
A. 1860年诞生于美国
B. 1862年诞生于德国
C. 1863年诞生于英国
D. 上述都不是
13.跑的支撑是人体获得前进动力的必要条件,运动的效果主要决定于支撑阶段的技术质量,身体重心抛物线轨迹也是由支撑技术决定的。那么,从脚着地起至身体重心处于支撑点的垂直上方为止,此过程为【 】
A. 主动支撑阶段
B. 经济性支撑
C. 后支撑阶段
D. 前支撑阶段
14.下列有关体育课程标准制定理念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改革课程内容教学方式
B. 努力体现课程的时代性,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
C. 强调教师在课堂上的主导作用,确立教师的主体地位
D. 激发学生运动兴趣,注意学生运动爱好和专长的形成,奠定学生终身体育的基础
15.《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课程的四个学习方面是【 】
A. 运动动机、运动技能、运动成绩、运动评价
B. 体育知识、运动技能、竞赛技巧、锻炼规范
C. 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
D. 体育人文、运动技能、人体科学、民族体育
16.发展足球运动员的力量,要在发展全身力量的基础上,重点发展【 】
A. 腿部和背部
B. 背部和腰部
C. 腰部和头部
D. 腿部和腰部
17.根据肌组织形态和功能的特点,可将肌组织分为骨骼肌、【 】和平滑肌。
A. 轮匝肌
B. 肌纤维
C. 心肌
D. 斜方肌
18.篮球战术分为【 】
A. 进攻战术、传球技术、防守战术
B. 进攻战术、攻守转换、防守战术
C. 防守战术、攻守转换、传球技术
D. 防守战术、进攻战术、配合战术
19.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内在动力是【 】
A. 运动动机
B. 运动习惯
C. 运动项目
D. 运动行为
20.形成与获得运动技能的主要途径是【 】
A. 反复练习
B. 认真观察
C. 记忆动作要领
D. 思考动作表象
1.属于武术功法运动的是【 】
A. 马步
B. 太极拳
C. 推手
D. 轻功
2.毛泽东的《体育之研究》,发表在著名的【 】杂志上。
A. 《新体育》
B. 《新青年》
C. 《学校体育》
D. 《体育科学》
3.小组合作学习中,最常采用的分组形式有【 】
A. 同质分组
B. 异质分组
C. 随机分组
D. 友伴分组
4.在跳远比赛中,下面丈量成绩有效的是【 】
A. 接触地面最近点与起跳点之间的距离
B. 接触地面最近点与起跳线之间的距离
C. 接触地面最近点与起跳点或起跳点的延长线之间的垂直距离
D. 接触地面最近点与起跳线或起跳线的延长线之间的垂直距离
5.关于《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等级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优秀:总分90分以上
B. 良好:总分80~89.9分
C. 一般:总分60~79.9分
D. 不及格:总分59分以下
6.运动技能又称为【 】技能。
A. 动作
B. 技巧
C. 力量
D. 活动
7.【 】、目标、策略、过程、评价是教学设计的五大要素。
A. 设计理念
B. 教学规律
C. 背景分析
D. 教材分析
8.跨越式跳高时,热身时重点的活动部位是【 】
A. 上肢
B. 下肢
C. 腰部
D. 颈部
9.背越式跳高技术,最终决定跳跃成败的环节是【 】
A. 助跑
B. 助跑与起跳
C. 起跳
D. 过杆
10.某小学为了保持每天下午课外活动时间,组织足球比赛,13个班级代表队之间将进行单循环赛,共【 】场比赛。
A. 155
B. 52
C. 78
D. 28
11.搓球是乒乓球运动中近台还击下旋球的一种基本技术。下列关于搓球的动作方法,说法错误的是【 】
A. 击球时,前臂和手腕向前下方用力
B. 在球上升期击球的中上部
C. 同时配合内旋转腕的动作,拍形后仰
D. 击球后,前臂顺势前送
12.2008年在北京举行的是第29届【 】奥运会。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13.下列能源物质中,作为人体运动直接能源物质的是【 】
A. 蛋白质
B. 脂肪
C. 糖
D. ATP
14.在短距离跑的途中跑过程中,若腰腹肌松弛,髋关节柔韧性差,后蹬时髋部的前送不充分,这种错误动作称为【 】
A. 坐着跑
B. 摆臂错误动作
C. 摆动腿前摆太低
D. 踢小腿跑
15.O2和CO2在血液中的运输形式有两种,它们是【 】
A. 物理溶解和化学结合
B. 物理溶解和化学溶解
C. 物理结合和化学溶解
D. 物理结合和化学结合
16.适宜安排在课的后半部分进行的练习是【 】的循环练习形式。
A. 快速力量
B. 技术
C. 耐力
D. 速度
17.各项运动和身体训练的最基本项目是【 】
A. 田径运动
B. 球类运动
C. 垫上运动
D. 水上运动
18.自由下肢骨的组成包括【 】
A. 股骨、髌骨、趾骨、腓骨、足骨
B. 股骨、髌骨、尺骨、腓骨、足骨
C. 股骨、髌骨、胫骨、腓骨、足骨
D. 股骨、髌骨、桡骨、腓骨、足骨
19.“极点”出现的迟早及消除的快慢与【 】因素有关。
①运动强度②训练水平③营养状况④准备活动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20.少年男子排球比赛中,其球网高度是【 】
A. 224~225厘米
B. 200~215厘米
C. 236~243厘米
D. 上述都不是
1.足球比赛场地中,从距每个球门柱内侧5.5米处画两条垂直于球门的线,这些线延向比赛场地5.5米与一条平行于球门线的线相交。由这些线和球门组成的区域叫作【 】
A. 中圈
B. 罚球区
C. 球门
D. 球门区
2.对人体心理因素构成影响的主要因素为消极情绪和【 】的影响。
A. 积极情绪
B. 愉悦情绪
C. 悲哀情绪
D. 愉快情绪
3.下列关于接力跑的关键技术环节,叙述错误的是【 】
A. 接力跑根据传接棒的方式不同分为上挑式和下压式
B. 上挑式的优势是接棒人向后伸手动作比较自然,易掌握
C. 下压式的缺陷为需要调整手握接力棒的位置,影响速度
D. 若为4×100米接力赛,第四棒宜选择短跑成绩最好、冲刺能力最强的队员
4.排球比赛,发球队员在端线后,利用助跑跳起在空中像扣球似的将球击入对方区的一种发球方法,称为【 】
A. 勾手发球
B. 正面下手发球
C. 正面上手发球
D. 跳发球
5.夜盲症是指在黑夜中不能辨别周围事物,主要是由于体内缺乏【 】
A. 维生素A
B. 维生素B
C. 维生素K
D. 维生素D
6.排球正面上手传球过程中运动员触球的瞬间手型是【 】
A. 五指张开,手腕前屈
B. 五指张开,手腕后仰
C. 五指并拢,手腕前屈
D. 五指并拢,手腕后仰
7.武术的【 】以三体式为基本姿势,以劈、崩、钻、炮、横五拳为基本拳法。
A. 太极拳
B. 形意拳
C. 五步拳
D. 通臂拳
8.运动参与是学生发展体能、获得运动技能、提高【 】、形成乐观开朗生活态度的重要途径。
A. 健康水平
B. 运动水平
C. 运动技能
D. 体育能力
9.下列关于田径运动竞赛过程编排原则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全能各单项间休息时间为30分钟
B. 同一时间不要安排两个田赛长投项目
C. 1000米以上各项目不在同一天
D. 撑竿跳高最好安排在中午或下午进行
10.在NBA篮球比赛的总决赛中,通常采用【 】制。
A. 五局四胜
B. 五局三胜
C. 七局四胜
D. 六局四胜
11.径赛运动员的呼吸频率超过【 】,即为无效呼吸。
A. 25次/分
B. 30次/分
C. 45次/分
D. 50次/分
12.体育教学过程的五大规律是运动技能形成规律、运动负荷变化与控制的规律、体育知识学习和运动认知的规律、体育学习集体形成与变化规律、【 】
A. 体验运动乐趣的规律
B. 体验运动健身的规律
C. 体验运动成功的规律
D. 体验运动竞赛的规律
13.乒乓球技术中,【 】的特点是回球下旋,弧线较低,球下沉快,能够减弱对方推压的力量或使对方回接困难。
A. 快推
B. 推下旋
C. 减力挡
D. 反手远削
14.新课程方案规定的初中体育课周课时数是【 】学时。
A. 1
B. 2
C. 3
D. 4
15.篮球的【 】是当防守队员迎面堵截且贴得很近时,摆脱对手的方法。
A. 胯下运球
B. 背后运球
C. 体前变向运球
D. 运球转身
16.单手肩上投篮时,最用力的拨球指应是【 】
A. 拇指、无名指
B. 中指、食指
C. 食指、小指
D. 拇指、食指
17.采用体育问卷调查,对同一群体进行先后两次同样的测试,其结果是为了检验【 】
A. 信度
B. 效度
C. 难度
D. 区分度
18.属于小学生广播体操的一组是【 】
A. 放飞理想与舞动青春
B. 七彩阳光与放飞理想
C. 舞动青春与七彩阳光
D. 七彩阳光与希望风帆
19.以下几个水平目标中,哪一个是水平三的目标?【 】
A. 能注意正确身体姿势
B. 基本保持正确的身体姿势
C. 掌握正确的运动技能
D. 能用正确的身体姿势进行学习、运动和生活
20.最大心率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 】
A. 增加
B. 降低
C. 不变
D. 因人而异
1.体操内容中,跳跃包括一般跳跃和【 】
A. 旋转
B. 腾空
C. 支撑跳跃
D. 连续跳跃
2.根据倒“U”形假说,哪种程度的唤醒水平对运动表现最有利?【 】
A. 低等
B. 高等
C. 中等
D. 中等与高等之间
3.体育教学的三个基本要素是【 】
A. 体育教师、学生、教学方法
B. 教学物质条件、教学手段、学生
C. 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学生
D. 体育教师、学生、体育教材
4.余弦丈量法只要有一个丈量的基准点,就可以计算和向外丈量各条分道上所需要的位置,也称【 】
A. 直接丈量法
B. 经纬仪丈量法
C. 正弦丈量法
D. 放射丈量法
5.课程目标体系三个层次的递进关系为课程目标、【 】、水平目标。
A. 教学目标
B. 领域目标
C. 课时目标
D. 内容目标
6.身体形态的评价指标主要是指【 】
A. 身高、体重、胸围
B. 体形、体格、体态
C. 姿势、姿态、动作
D. 脉搏、血压、肺活量
7.【 】是排球基本技术之一,也是攻击性最强的,最有效的进攻手段和夺取发球权与得分的主要方法。
A. 传球
B. 垫球
C. 扣球
D. 拦网
8.体育教学中,安排趣味性项目有助于培养学生的【 】
A. 直接兴趣
B. 间接兴趣
C. 物质兴趣
D. 精神兴趣
9.下列哪一项既是体育课的教学内容又是教学组织形式?【 】
A. 广播体操
B. 队列队形
C. 大课间操
D. 眼保健操
10.运动时,如憋气时间过长会导致【 】
A. 胸内负压过大
B. 大脑供血不足
C. 血液回流困难
D. 以上都是
11.武术弓步的动作要点是【 】
A. 挺胸
B. 塌腰
C. 沉髋
D. 以上三点
12.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小学、初中、高中不同学习阶段的德育工作有相应的侧重点,其中,小学阶段的德育重点主要是【 】
A. 基本道德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B. 日常行为习惯的培养与指导
C. 道德理想信念的培养与指导
D. 人生观价值观的选择与确立
13.以下情况,瞳孔会扩大的是【 】
A. 看强光时
B. 看近物时
C. 比赛时
D. 睡觉时
14.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坚持“【 】第一”的指导思想。
A. 健康
B. 技能
C. 耐力
D. 金牌
15.篮球裁判员宣判违例的程序是【 】
A. 鸣哨同时做违例手势—做违例类型手势—指出比赛方向—递交或反弹传球
B. 鸣哨同时做违例手势—指出比赛方向—做违例类型手势—递交或反弹传球
C. 做违例类型手势—鸣哨同时做违例手势—指出比赛方向—递交或反弹传球
D. 鸣哨同时做违例手势—做违例类型手势—递交或反弹传球—指出比赛方向
16.能够与周围组织进行营养物质交换的血管是【 】
A. 动脉
B. 小动脉管
C. 静脉
D. 毛细血管
17.起跑后的加速跑的主要任务是【 】
A. 尽快达到最高速度
B. 保持最高速度
C. 摆脱静止状态
D. 为冲过终点做准备
18.体育教师特殊的专业能力是精力充沛、体魄健壮和【 】
A. 教学组织管理能力
B. 课余运动训练能力
C. 课题科研创新能力
D. 教育设计实施能力
19.在田径运动中,跑的一个周期包括【 】个腾空时期和【 】个单脚支撑时期。
A. 1;1
B. 1;2
C. 2;1
D. 2;2
20.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构建了新的课程目标体系,确定了以目标的达成来统领【 】
A. 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
B. 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C. 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
D. 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
1.20世纪初期,【 】出现了“新体育”学说。
A. 美国
B. 英国
C. 德国
D. 法国
2.武术的本质特征是【 】
A. 娱乐性
B. 技击性
C. 观赏性
D. 适应性
3.标准篮球架的篮筐离地高度为【 】米。
A. 2.90
B. 2.95
C. 3.05
D. 3.15
4.在中长跑比赛中,跑到一定距离时,会出现胸部发闷、呼吸节奏被破坏、呼吸困难、四肢无力和难以再跑下去的感受。这种现象被称为“极点”,下面对“极点”理解错误的是【 】
A. 这个过程必须在身体达到一定运动强度时才能反映出来
B. “极点”并不是体力的终点,而是一个身体适应的过程而已
C. 出现“极点”时可用手按住疼痛部位,减速慢跑,多做几次深呼吸
D. “极点”的出现与准备活动的多少没有关系,主要与运动员的训练水平有关
5.在广播体操的教学中,教师多采用【 】示范授课。
A. 正面
B. 侧面
C. 镜面
D. 反面
6.排球比赛中,一方连续得分,该方运动员场上位置应【 】
A. 顺时针轮转
B. 逆时针轮转
C. 不轮转
D. 前后排互换
7.下列关于合理安排体育课运动负荷的注意事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安排运动负荷
B. 根据体育老师对项目的熟悉程度安排运动负荷
C. 根据体育课教材的性质安排运动负荷
D. 根据体育课的类型安排运动负荷
8.影响有氧耐力的因素很多,下列哪项不会对有氧耐力产生影响?【 】
A. 心肺功能
B. 神经系统调节
C. 激素作用
D. 运动场所
9.标准田径场内突沿周长为【 】
A. 400米
B. 398米
C. 396米
D. 394米
10.金鸡独立测验常用于评定人体的【 】
A. 速度能力
B. 平衡能力
C. 灵敏性
D. 协调性
11.脊柱一般至【 】岁才巩固,在整个发育时期均易受外界影响而变形。
A. 18~19
B. 19~20
C. 20~21
D. 21~22
12.在体育单元教学中,将全班同学分成几个异质或同质的学习小组进行学习比赛与展示,教师这种教学安排采用的是【 】
A. 技能掌握教学模式
B. 快乐体育目标教学模式
C. 发现式教学模式
D. 小群体学习型教学模式
13.跳远录取前8人参加后三次决赛,其决赛顺序应【 】
A. 按原顺序进行比赛
B. 成绩差的在先
C. 重新抽签进行比赛
D. 成绩好的在先
14.篮球运动的发展,可分为【 】个时期。
A. 三
B. 四
C. 五
D. 六
15.《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评价指标中,不属于同一类的是【 】
A. 50米跑
B. 800米跑
C. 1000米跑
D. 台阶试验
16.正常血浆的pH值范围是【 】
A. 6.35~6.45
B. 6.65~7.65
C. 7.35~7.45
D. 7.65~7.85
17.开启了学校体育思想多元化发展新局面的学校体育工作会议是在【 】
A. 1978年
B. 1979年
C. 1980年
D. 1980年
18.足球比赛中,裁判员短促有力的哨音代表着【 】
A. 比赛开始
B. 进球
C. 比赛结束
D. 一般犯规
19.足球比赛中,掷界外球违反规则时应【 】
A. 重掷
B. 由对方掷球
C. 坠球
D. 获得任意球
20.挺身式跳远的腾空动作,腹直肌工作的形式是【 】
A. 近固定工作
B. 上固定工作
C. 下固定工作
D. 无固定工作
1.排球比赛中,后排一名队员在对方发球后,迅速跑到前排担任二传,形成前排有三个人进攻的组织形式叫【 】
A. “中一二”进攻
B. “边一二”进攻
C. “联动”进攻
D. “插上”进攻
2.在决定运动成绩的诸因素中,影响运动成绩最根本的和最重要的原因是【 】
A. 对手在比赛中表现的竞技水平
B. 运动员在比赛中表现的竞技水平
C. 比赛结果的评定行为
D. 裁判员的道德及业务水平
3.标准田径场一周为【 】
A. 300米
B. 400米
C. 500米
D. 600米
4.体操侧手翻动作,不仅要求手脚一致,还要求分腿倒立过程中【 】
A. 不分腿
B. 不停顿
C. 不塌腰
D. 不紧张
5.运动员运动时,踝关节扭伤后应【 】
A. 立即热敷按摩
B. 立即冷敷按摩
C. 立即冷敷,24小时后热敷
D. 电疗热敷
6.健美操教学组织形式包括【 】
A. 课的结构、授课形式、塑造形体
B. 课的结构、教学过程、塑造形体
C. 授课形式、教学过程、塑造形体
D. 课的结构、授课形式、教学过程
7.下列关于学校体育和社区体育,说法正确的是【 】
A. 把社区体育文化作为学校体育内容可以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B. 利用课余时间开展社区体育活动可以巩固体育课所学的知识
C. 从体育的目标、内容、手段来看,学校体育是社区体育的基础
D. 以部分社区体育运动作为学校体育内容可以有效的增强学生的体质
8.体操支撑跳跃项目上板起跳时,双脚应踏在踏板的【 】
A. 最前端
B. 后端
C. 弧线最高处
D. 以上说法都不对
9.在足球比赛中,松动盯人一般适用于盯【 】
A. 接近球的进攻队员
B. 离球远的进攻队员
C. 禁区地带的进攻队员
D. 前来接应的进攻队员
10.骨骼肌的肌肉特性包括【 】
A. 物理特性和化学特性
B. 化学特性和生理特性
C. 物理特性和生理特性
D. 物理特性和伸展特性
11.【 】年,随着全民健身计划的广泛推行,体育教师的社会地位也进一步提高。
A. 1993
B. 1994
C. 1995
D. 1996
12.体操术语一般分为【 】
A. 结构术语和审美术语
B. 结构术语和命名术语
C. 结构术语和安全术语
D. 审美术语和命名术语
13.下列哪项能将一路纵队变为四路纵队?【 】
A. 将一纵队分队—并队—分队—并队
B. 将一纵队分队—合队—裂队—并队
C. 将一纵队分队—并队—裂队—合队
D. 将一纵队分队—合队—裂队—合队
14.【 】是跳起在空中将高于球网上沿的球有力地击入对方场区的一种排球击球方法。
A. 发球
B. 垫球
C. 传球
D. 扣球
15.根据公式推算,年龄为14岁的初二学生最大心率为【 】
A. 205次/分
B. 206次/分
C. 215次/分
D. 216次/分
16.排球最基本的传球技术是【 】
A. 背向传球
B. 正向传球
C. 侧向传球
D. 跳起传球
17.下面哪种体育教学计划又可称为教案?【 】
A. 学年体育教学计划
B. 学期体育教学计划
C. 学段体育教学计划
D. 课时体育教学计划
18.决定体育教学设计水平的关键是【 】
A. 教学目标的设计
B. 教学策略的设计
C. 教学内容的设计
D. 教学步骤的设计
19.原地双手低手传、接球适用于在【 】战术配合下运用。
A. 进攻
B. 防守
C. 掩护
D. 突分
20.田径运动中,运动员应该按【 】方向跑进。
A. 顺风
B. 逆风
C. 顺时针
D. 逆时针
1.1984年,【 】获得了奥运金牌,实现了我国在奥运史上金牌“零”的突破。
A. 郎平
B. 李宁
C. 许海峰
D. 黄志红
2.在运动训练理论的形成发展过程中,我国学者的突出贡献是【 】
A. 提出周期训练理论
B. 提出超量恢复理论
C. 建立项群训练理论
D. 建立一般训练学和专项训练学两个理论层次
3.运动技能形成的机制一直是运动科学领域高度关注的重要课题,现在较有影响的解释理论主要有【 】三种理论。
A. 一般性描述理论、主要性理论、控制性理论
B. 一般性描述理论、主要性理论、信息加工理论
C. 一般性描述理论、信息加工理论、控制性理论
D. 主要性理论、控制性理论、信息加工理论
4.羽毛球团体赛最常用的赛制是【 】
A. 三场制
B. 五场制
C. 七场制
D. 九场制
5.篮球的传球,双手持球于腹前或腹侧,传球时两臂前送,手指由下往上翻转,用中指、无名指和小指的指端用力拨球,将球柔和地传出,此传球动作为【 】
A. 双手低手传球
B. 隐蔽传球
C. 双手胸前传球
D. 双手反弹传球
6.肩肘倒立——前滚翻成蹲立动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仰卧开始,向后倒肩,举腿、翻臀
B. 倒肩时,先举腿,再翻臀
C. 倒立时,两手撑腰的两侧
D. 后倒肩时,同时举腿、翻臀
7.有组织、有管理、有专人指导、有经费支持、具有一定的导向性、活动效果好并且受学生欢迎的一种课外体育活动组织形式是【 】
A. 小团体活动
B. 班级活动
C. 小组活动
D. 俱乐部活动
8.下列属于低策略性动作技能的运动项目是【 】
A. 篮球
B. 举重
C. 排球
D. 足球
9.肌糖原在运动中的主要作用是【 】
A. 补充血糖的消耗
B. 供给能量
C. 储存葡萄糖
D. 维持血糖的水平
10.以下哪种竞赛体制适合参赛队不多,而竞赛时间较长时采用?【 】
A. 单循环制
B. 单淘汰制
C. 混合制
D. 双淘汰制
11.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学生体育学习评价常用方法?【 】
A. 情感目标的测量与评价
B. 体育成绩的测量与评定
C. 理论知识的测验与评定
D. 体育态度的测量与评定
12.体育游戏的创编技法多种多样。下列属于体育游戏创编技法之一的是【 】
A. 变化法
B. 想象法
C. 综合法
D. 讨论法
13.下列不属于队形变换的是【 】
A. 分队走
B. 合队走
C. 并队走
D. 交叉走
14.分组教学的形式有分组轮换和【 】
A. 两组一次等时轮换
B. 分组不轮换
C. 三组两次轮换
D. 四组三次轮换
15.能充分体现体育与健康课程本身的性质,有助于课程目标的实现及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是【 】学习领域。
A. 运动参与
B. 运动技能
C. 身体健康
D. 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
16.在1500米以上的比赛中,最后一圈应以信号通知【 】,通常以铃声作为信号。
A. 第一名运动员
B. 前三名运动员
C. 前六名运动员
D. 每一名运动员
17.运动中肌肉会产生酸痛感,这是肌肉产生的【 】导致肌肉疲劳。
A. ATP
B. 氨基酸
C. 丙酮酸
D. 乳酸
18.运动技能形成的第二阶段是【 】
A. 运动技能稳定阶段
B. 运动技能获得阶段
C. 运动技能自动化阶段
D. 运动技能改正阶段
19.体操教学中帮助运用的一般原则是位置要合适、【 】、时机要恰当。
A. 部位要正确
B. 力度要适度
C. 手法要灵活
D. 脱保要及时
20.中国古代华佗创编的保健体操叫【 】
A. 五禽戏
B. 八段锦
C. 艺术体操
D. 易筋经
1.长时间运动后,机体逐渐出现疲劳症状,其中最明显的特征是【 】
A. 血压升高
B. 呼吸急促
C. 反应时间延长
D. 肌肉力量下降
2.实现体育教学过程目标的载体是【 】
A. 教学方法
B. 组织措施
C. 体育教材
D. 场地器材
3.运动兴趣的发生以一定的【 】为基础。
A. 运动需要
B. 运动爱好
C. 运动诱因
D. 技术基础
4.排球比赛中,前排队员的站位从左至右依次是【 】
A. 4号位、3号位、2号位
B. 5号位、6号位、1号位
C. 1号位、2号位、3号位
D. 4号位、5号位、6号位
5.学生在达到【 】学习水平后,能够通过体育活动进行积极性休息,感受多种体育活动和比赛的乐趣。
A. 水平一
B. 水平二
C. 水平三
D. 水平四
6.以下不属于体育学科教学设计基本特征的是【 】
A. 系统性
B. 灵活性
C. 实践性
D. 创新性
7.青少年速度发展的敏感期是【 】
A. 8~9岁
B. 10~13岁
C. 14~15岁
D. 16~17岁
8.消化系统由消化管和【 】两大部分组成。
A. 口腔
B. 食管
C. 小肠
D. 消化腺
9.排球正式比赛采用的是【 】
A. 三局两胜制
B. 五局三胜制
C. 七局四胜制
D. 计时制
10.下列营养素中,既可承担氧气运输,又可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平衡的是【 】
A. 糖
B. 蛋白质
C. 脂肪
D. 维生素
11.关注地区差异和个体差异,保证每一位学生受益,属于《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 】
A. 基本要求
B. 指导思想
C. 课程性质
D. 基本理念
12.饭后立即运动,会使参与胃肠消化的血液又重新分配,流向肌肉和骨骼,从而影响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而且还会因胃肠的震荡及牵扯而出现腹痛、恶心、呕吐等不良症状,一般认为饭后多长时间再进行运动较为适宜?【 】
A. 0.5小时
B. 1小时
C. 1.5小时
D. 2小时
13.三级跳远技术中的第一跳,又叫作【 】
A. 跳跃
B. 单足跳
C. 跨步跳
D. 挺身跳
14.在国际足联、各洲际联合会或各国足球协会的管辖下,所举办的任何正式比赛,每一队最多可替换【 】球员。
A. 3名
B. 4名
C. 5名
D. 6名
15.下列哪个项目所需的能量由磷酸原系统供给?【 】
A. 50米跑
B. 100米游泳
C. 800米跑
D. 1500米跑
16.对于所学过的教材内容进行练习、改进和巩固提高的课是【 】
A. 新授课
B. 复习课
C. 综合课
D. 考核课
17.在田径比赛时,对犯规或者有不正当行为的运动员进行惩罚时,若取消运动员的比赛资格,应请示【 】
A. 径赛裁判长
B. 总裁判长
C. 副总裁判长
D. 技术官员
18.武术各类技术的基础是【 】
A. 手型和手法
B. 步型和步法
C. 腿法
D. 防守方法
19.在跳高比赛中,运动员在某一高度试跳失败2次,请求在这一高度免跳,那么其在下一高度时有【 】次试跳机会。
A. 1
B. 2
C. 3
D. 0
20.人体关节在不同方向上的运动能力以及肌肉、韧带等软组织的伸展能力称为【 】
A. 灵敏素质
B. 协调性
C. 柔韧素质
D. 速度素质